上班的同事过来问“为什么要微信借钱?”
南先生,34岁,甘肃人,在安凤城路1号工作。5月15日下午1点多,他吃完午饭准备休息,一闭眼就被吵醒了。“同事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借钱有什么用?我当时看着就傻了。”南先生说,当他得知自己是发微信向别人借钱时,心里就凉了。“我赶紧打开手机看,然后微信就上不去了。”
南先生一边打微信支付客服,一边在公司里跑来跑去告诉其他同事。“还是太晚了。已经有20多人给我转钱了,金额近6万元。”南先生表示,客服一直在审核中,暂时没有封号。
看到越来越多的朋友上当受骗,南先生赶紧向附近的公安局经开分局明光路派出所报了案。
明光路派出所接报后,民警及时与腾讯公司联系,并提供了南先生的个人信息及相关法律文书。同时也给南先生出主意,让他联系已经转账的朋友,让他们通过微信转账订单明细报出南先生的账户。
下午5点左右,在警方的帮助下,南先生的微信账号终于被封。
晚上8点多,南先生通过“好友辅助验证”找回了微信。登录后发现零钱里的400元不见了,支付密码和实名认证都被改了。“无法回复消息,无法使用支付功能”。
微信为什么会被盗?南先生怀疑自己之前浏览网页时点击了某注册消防工程师的链接,并在网页上频繁输入手机验证码。
骗子借钱的理由是“意外”或“紧急”
5月16日下午,南先生提起这件事,还是觉得很气愤。被骗的都是亲朋好友,都是出于对他的信任。
记者从南先生的朋友与“他”的聊天记录中了解到,“他”借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出了车祸,住院需要钱;另一种是以有急事为由,先借500元。如果转账很简单,会因为其他原因追加额外的金额。
“有个朋友分四次,一共转了2500元。”南先生说,他妈妈也收到了以住院为由要钱的信息。“他还给我妈妈拍了一段视频。我妈说视频持续了两秒钟。真的是我的脸。她几乎相信了。后来发现是我解绑了她的微信支付亲戚卡,才察觉到异常。”
记者和南先生一起拨打微信支付客服电话,回复仍在审核中。“我昨天给客服打了电话。从下午2点到晚上9点,我至少打了20个电话,总时长6个小时。”南先生说,“如果能及时处理,早点封掉,那么很多朋友就不会被骗了。”
“我要感谢明光路派出所的两位民警。他们一直在帮助我,解决我的问题。没有他们的帮助,账户可能封不了,损失会更严重。”南先生说。
明光路派出所民警米泽明说,南先生之前在网页上频繁输入手机验证码,所以微信号被盗。接下来,派出所将继续与腾讯公司对接,查清账户银行流水和资金去向,追回群众财产损失。
米泽明提醒大家: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陌生人,不要把自己的验证码和银行卡号给陌生人,提高防范意识,防止被骗。
来源:中国商报
来源:大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