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1W步,小目标达成。
每天走2W步,今天做得很好。
……
很多人追求自己的行走脚步。
1W步甚至成了基本量。
那么,走路1W真的对身体好吗?
科学走路,真的能做到吗?
一万步不是金标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
无论是散步还是其他运动,都要量力而行,避免互相攀比。哈佛医学院的预防医学专家做过一个人群研究,结果表明,当人群中的步数很小时,死亡率很高。当人群步数超过4400步时,死亡率明显降低。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吴浩表示,随着步数的增加,死亡率会进一步降低,但超过7500步后,死亡率没有进一步变化。这意味着7500多步并没有获得额外的收益,所以我要提醒你,一万步并不是金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例如,对于很少锻炼的人来说,每天增加2000步可能会带来良好的健康益处。对于中老年朋友,有些人强行达到一万步,可能是一种伤害。
徒步锻炼,避免误解。
那么,普通人应该走多少步才算合适呢?有什么推荐的步骤吗?除此之外,有哪些关于走路的误区需要避免?
01
普通人最多能走8000步。
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干预科主任胡坤指出,一般人的行走步数一般能达到8000步。四五千步是为了满足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步数,避免久坐状态。另外3000步需要持续快走,这样才能提高心肺耐力水平。
步行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速度?就是在走路的过程中,轻微的哮喘,可以说话,但是不能唱歌。当你达到这种状态,说明你的行走速度是合适的。
02
走路姿势:避免用胸低头,不要跨步太久。
长期步行健身可以提高心肺耐力水平,从而促进慢性病的防治,降低死亡风险。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也可以通过适度散步来缓解自己的症状。不过专家也提醒,虽然走路相对于其他运动方式来说比较温和,但是错误的姿势也会造成伤害。
胡坤建议,走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挺胸,抬头收腹,避免用胸低头。
第二,要注意自己的脚,而不是内外。
第三,我们必须注意不要迈得太大。我们应该通过步进频率来提高速度。
03
ⅲ类人不适合长时间行走。
特别指出有三类人群不适合长时间行走。首先,冠心病人,如果长期运动,会造成心脏超负荷,容易诱发心血管事件;其次,肥胖的人,体重过重,会给下肢带来太大的负担,容易造成损伤。第三类是下肢关节有疾病或损伤的人。如果他们走得太久,会造成损伤或加重疾病的程度。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吴浩介绍,在颈椎病患者中,颈椎病往往是由于下肢无力引起的。强行走一万步,可能会增加摔倒的风险,带来额外的伤害。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走超过一定步数,下肢就会感到疼痛和麻木,必须坐下来休息。
04
腿疼一般需要少运动。
然后,如果腿疼,还能继续走路吗?据专家介绍,在行走时,很多人会出现膝关节突然无力或疼痛的情况,这可能是由髌骨关节紊乱、膝骨关节炎或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别人走路时会有小腿肌肉疼痛,停一会儿就会缓解,所以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周围血管疾病。专家建议,这种情况应尽早找医生检查,不要坚持锻炼。
05
避免在水泥地面、沥青路面等坚硬地面上行走。
尽量选择上午或下午气温适宜的时间,到室外,特别是有健身步道的公园散步,避免在水泥地面、柏油路等硬地面和斜坡上行走。
胡坤说,对于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或没有锻炼习惯的人,仍然建议步行。对于年轻人或者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还是推荐跑步。因为与散步相比,跑步对身体的刺激更大,更能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来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资料来源:全国健康生活方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