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合伙人机制的5种模式(今天面试了一位工程界的励志人士,年薪20w起步)

今天面试的人中有一个是工程界的励志人士。什么情况?他于1995年毕业于三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那时候能考上专科就不错了。有人说他相当于现在的本科水平,然后在国企做了三年造价工程师。后来的1998年,他大概觉得一直做造价工程师没意思,于是努力成为一名职业中学的老师,教造价课程,教了五年。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可能每年都会反复教那些书。2003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我成为了一家造价公司的造价经理,一直干到2017年,那年我44岁。然后,我开始自己承包造价业务,成为造价公司的合伙人。作为地区领导,我手下有20-30个人。我开始自营成本业务,自负盈亏。期间做了几个造价项目,造价成果文件在当地住建局组织的评审中被评为第一,也赚了不少钱。毕业以来,我一直在学习,研究,再折腾。先后考取土木工程、水利、公路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高级工程造价工程师。本人已经是某地区造价专家评标库成员,价格鉴定专家。

我想说,从经历来说,如果你深耕一个行业,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折腾,最终大概率会成功,或者至少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用电影《一代宗师》里的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给这样的人设定一个什么样的定位?我初步的想法是让他做我们造价部的领导,负责我们现有咨询业务项目的投资控制管理,带领一部分人做起造价业务,养活他们的小班应该没问题。你好奇他过得好吗?为什么要换环境?他的回答也反映了咨询行业的现状,就是私企越来越难就业。现在,各个城市、各个城市的城投商社正在联手,组成强强联合,对咨询业务市场进行细分。所以,以后国企可以慢慢成长。现在国家又在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未来的咨询业务将是全过程工程咨询,这是大势所趋。为此,在努力的同时,也要适当抬头看看方向。方向对了,概率就不会偏离方向,就有生存。

合伙人机制的5种模式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