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假货(唯品会还是“伪品会”?被判赔1700万背后,是电商格局的大变革)






原创|金角财经

唯品会假护肤品名单

作者|胡业元

编辑|宏宇


一个判决震惊了电商行业。

这两天,某广告公司与唯品会的合同纠纷判决书宣布唯品会拖欠两年,需要赔偿的广告费为1700万元。


为什么都是家电企业的巨头?他们为什么在这里?

不仅如此,仅在几天前,唯品会就被罚款1008元。原因是有一件疑似不合格的女式大衣。


对于唯品会来说,1008元并不痛苦,大概只有千分之一毛。


但真正威胁唯品会的不是1000元罚款,而是背后的售假风波。


唯品会,有没有“产品”?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唯品会变成“假博会”?


6月9日晚20点31分,杨佳丽在黑猫投诉网站上发起对唯品会的投诉。


她写道,“在汇品会上买的周生生金手镯褪色生锈,不是黄金制品,也不是假货”,要求唯品会退款、赔偿、道歉、处罚。


也许是巨大的愤怒刺激了心智。她在唯品会上把“微”字打成了“惠”。


她买的金手镯是婴儿手镯。在中国,这是一个传统习俗,人们为新生婴儿戴上金手镯以祈求好运。杨佳丽的手环重4.86克,折后价2189.5元。周生生卖手环的店铺写着“唯品会自营”。






杨佳丽在黑猫投诉中投诉唯品会


6月10日上午8点40分,唯品会客服在黑猫投诉网站回复,已记录,会有专人联系。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15652条投诉是针对唯品会的,其中很多都是被指卖假货。随着一次次售假事件的出现,唯品会的好口碑已经所剩无几。


唯品会官网上的logo旁边,写着“100%正品”的字样。这是唯品会成立以来一直标榜的核心卖点之一。






“100%正品”在唯品会官网


但是假货在唯品会平台上似乎从来没有消失过。


今年4月7日,突然有个热搜,名字叫“唯品会和Get App撕”。


外卖的前身是“毒App”,曾经以“鉴定球鞋”而出名。更名为外卖后,转向潮流电商和潮流生活社区,识别物品范围也从球鞋延伸到更大的品类。


双方之所以撕毁,是因为有消费者在唯品会买了一条古驰腰带,戴在物品上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是假的。唯品会对此坚决否认,但之后,该物体又发出了声音,再次肯定了这条腰带是假货。






来源:卡通创意


一条皮带引起的“罗生门”刚刚出现。


其实对于唯品会的用户来说,腰带是真是假并不重要。


因为一次次卖假货的信誉崩塌,大量消费者早就认定唯品会卖假货。


甚至有人说唯品会变成了“假博览会”。


去年1月2日,北京市消协公布,唯品会销售的“ROYAR黄璐羊”连帽对比色套头毛衣售价689元,明明是53.5%绵羊毛、45%羊绒、1.5%粘胶纤维,实际结果却显示是100%羊毛。


我没见过羊绒。


羊毛和羊绒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市场价格相差很大。


山羊生产羊绒,绵羊生产羊毛。羊绒的手感比羊毛好很多,保暖性是羊毛的8倍。


羊绒是羊毛的“LV”。一只羊一年可以剪几公斤羊毛,但是一只山羊一年只能出几十克羊绒,平均要5根羊绒才能做一件普通的羊绒衫。


花钱买带羊绒的衣服,但只能是羊毛的,不能是羊绒的。难怪用户觉得被骗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唯品会觉得尴尬吗?




特卖模式的本质:品牌方的下水道


2008年,金融危机猛烈来袭,全球多个品牌陷入困境,产品卖不出去,货款收不回来,现金流紧张。


唯品会应运而生。


唯品会从最开始就写名字,是“一个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卖各大品牌卖不出去的尾货。


也就是帮人清库存。本质上和你在街上看到的清仓大甩卖是一样的。


但是,唯品会的特卖模式有一个特点。


寄售模式是主要模式。


所谓寄售,就是品牌会把自己的库存放在唯品会上,但唯品会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并不会购买品牌本身的库存,唯品会也会把没有卖出去的尾货打包退回给品牌。


有人说,唯品会实际上充当了品牌的“下水道”。


但是现在连这个下水道都不好做了。我们可以看到,唯品会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45亿元、929亿元和10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而电商的市场增长率在20%左右。


在拼多多,限时秒杀旁边,有破码清仓,生意和唯品会主赛道差不多。


电商平台之间的内卷化,迫使唯品会不得不花钱做广告。


2019年,《一切都可以》在视频平台播放时,成为了一部小剧场的爆款电视剧。陈瑶在里面推广唯品会,说“天天七折”。接下来的几年,唯品会的广告很多。2020年,无非三十,二十糊涂,姐姐乘风破浪,老婆浪漫旅行等综艺节目都有唯品会的特色。


然而,热闹的发射并没有留下多少声音。一些观众告诉金角财经,他们在观看《一切都好》时,根本不记得有唯品会的广告。





2021年一季报显示,唯品会营销费用为13亿元,去年同期为4.123亿元,增长超过2倍。


广告界有句话,“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很遗憾,我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


浪费的广告费,这可能是唯品会唯一能够追回的了。


再往前追溯几年,唯品会可能没有想到这些事情。




已经落后的唯品会


广州塔往东约3公里,广州珠江新城对面,有几栋近两年刚竖起的高楼。每天晚上,其中一栋楼的外墙上会出现一个粉红色的大V。


这是唯品会的总部大楼。





【/S2/】2015年,唯品会斥资9.67亿元在琶洲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买下两块地,自建总部大楼。


这笔钱对于唯品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2014年财报中,唯品会公布的年度净利润为7.53亿。换句话说,如果把2014年全年的利润发完空,还剩下2亿多买这两块地,更别说在这两块地上盖楼了,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唯品会总部大楼分为两栋,南塔楼高173米,西塔楼高136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41亿元。比隔壁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还贵,总投资33亿左右,比唯品会少8亿。


这可能是唯品会在电商领域唯一能打败阿里巴巴的地方。


好在2015年唯品会很有竞争力,净利润几乎翻倍,达到15.09亿,位列中国电商界第三。但喜悦之外,今年对唯品会来说也是多事之秋。


2015年5月12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研究公司Mithra Forensic Research(MFR)发布了一份关于doing 空的报告,报告的标题极其轰动——“唯品会:我们不买你的财报”,将矛头指向唯品会的财务造假。这一天正好是唯品会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的前一天。


接下来的两天,双方你来我往,一个指责,一个否认。到2015年5月14日,唯品会股票下跌近8.5%,市值缩水十几亿美元,折合成60多亿人民币,可以建1.5个唯品会总部。


2015年,唯品会在琶洲买地时,利润增速也很高,为73.82%。





如果以此为节点,唯品会从电商平台的竞争中逐渐掉队,虽然也在赚钱。


2015年第四季度,唯品会活跃用户数再创新高,达到1980万,几年过去了。2021年第一季度,唯品会活跃用户数为4580人,增长超过一倍。


然而在2015年4月刚刚成立的拼多多,2021年第一季度的月平均活跃用户已经达到7.246亿。[/s2/]


唯品会能抢的人越来越少,赚钱的速度也会变慢。


2015年至2020年,其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23%、40.8%、28.84%、15.93%、10.02%和9.5%。随着唯品会大厦的崛起,营收增速从三位数下降到个位数。


唯品会还是会赚钱的,但是赚钱的故事越来越难讲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