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券是什么意思(从优惠券的前世今生到系统设计)

编辑导语:如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商行业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优惠券成为电商的一种营销方式,发放优惠券促进消费者消费和转型;在本文中,笔者分享了优惠券的开发和系统设计。让我们来看看。



优惠券是互联网上最重要、最常用的营销工具之一,玩法也越来越多样,甚至发展出“优惠券”经销商等盈利模式。

它在当今营销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历史悠久。优惠券从上个世纪开始流行,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

本文从优惠券的起源出发,先来看如何设计企业内部的优惠券活动,再从用户端看一些新的优惠券玩法,最后来看如何设计优惠券系统。

一、优惠券的起源

优惠券,作为一种凭证,首先出现在法国,然后在19世纪的美国流行起来。说到它作为营销工具的作用,有一家公司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可口可乐~。

1894年,为了吸引更多顾客的注意,可口可乐发行了一批带有可口可乐标志的免费试用券和小礼品。通过这些手段,可口可乐的广告覆盖率已经远远超过其他产品,知名度迅速提升。由于其显著的效果,优惠券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已经被商家和厂商所认可和采用。

发放优惠券的形式一直到现在都是线下使用。我没有经历过从报纸的夹缝中减少优惠券,但我仍然能记得肯德基优惠券的感觉。现在新开的店往往会发放一些无门槛的优惠券,吸引下次继续吃。

随着社会的变迁,纸质优惠券越来越不常见;目前优惠券的发放和使用基本都是电子化的,营销的目的和手段也进化出了不同的方式。

二、优惠券的流程及作用

公司为什么要用优惠券,有什么作用?企业将如何开展优惠券活动?

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看整体营销活动的决策场景。在做营销活动时,公司会经历以下流程:

1)总而言之,营销活动有两个目标:

  • 对于用户,鼓励更频繁的购买或更大的购买量;
  • 试用未使用的用户,或吸引竞争品牌的转换者。
  • 2)目前有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优惠券就是其中一种。为什么有些场景用优惠券代替促销?

    主要有以下两点:

    ①礼券可以合理实现价格差异化。

    大数据时代,“杀熟”是消费者和消费规律都不允许的应用,但电商平台想做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换一种说法,可以称为“用户分层”。

    用户分层的一个常见应用是,我们可以根据RFM模型中的M值来推荐价格匹配的产品,而“杀熟”的区别在于,同样的产品给出了不同的价格,这也是引起消费者不满的事情。而礼券相对于直接的商品价格波动,可以实现合理的价格分层,而不会引起用户的反感。

    此外,相对于直接降价的优势还包括不会引起用户对虚高原价的质疑,保持消费者对产品的心理价位;

    ②礼券能给用户带来专属心理。

    不同于推广,礼券其实是用户的一种资产,会给用户带来专属心理。为了加深这种心理,开展了很多活动。比如用现金购买优惠券,可以加深这种心理,提高礼券的使用率。比如任务彩票,通过任务获得的优惠券,一方面可以刺激用户做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用户的贡献,把一张普通的优惠券变成你的优惠券,就像小王子的玫瑰一样。

    当然,以上是礼券的一些优点,推广也有其不同于礼券的优点,比如直观、简洁、玩法更多样,此处不再赘述。

    3)营销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4)在执行和控制营销计划时,必须考虑活动的提前期和销售延长期。

  • 准备时间是指在实施计划之前准备计划所需的时间;
  • 延长期从活动开始时开始,到大约95%的促销品已经在消费者手中时结束。注意:不要只考虑正向购买,不要反向退货;
  • 5)评估结果可用于通过销售数据或实验对方案进行评估。

    通过上述过程,活动计划在企业内部制定出来并呈现给用户。但是优惠券如何更精准的触达用户,在当前优惠券被过度使用的情况下,优惠券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

    我们来看看目前一些好的做法。

    三、当今优惠券常用玩法解析

    其实,从线下发放开始,到线上领取,再到今天各种形式的活动,优惠券的本质都没有改变,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用户主动领取、系统触发、平台主动发放。

    只是为了提高优惠券的效果,主流玩法变了:

  • 把优惠券放到外部多平台,更好的触达用户。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换券和联盟。
  • 结合任务机制,增加收集难度,提高优惠券利用率;另外,大部分任务都是共享任务,可以通过用户的社交关系接触到更多的用户。比如共享券;
  • 在用户的浏览链接中增加发送优惠券的触发机制,引导用户更快下单;
  • 1)优惠券的外部交付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引流,逐渐发展出依靠推广获取佣金的个人和平台。有些提前分红的宝妈靠一部手机月入10万,这不是传说;对于这些平台和个人的推广效果,一般都是用促销和优惠券来推广。

    以淘宝联盟为例:

    作为淘宝商家,可以为自己的产品设置相应的佣金和联盟专属优惠券,通过联盟推广,获得更多流量。外部平台,可以通过接口获取淘宝联盟内的产品和活动。有些kol可以在自己的私域流量中获取这些信息。当用户看到这些信息时,他们可以通过链接或密码访问优惠券页面,收集优惠券并下单。



    2)兑换凭证

    优惠券的兑换是生成不同的优惠券代码,以一券一码的形式进行分发。用户获得优惠券代码后,可以通过优惠券代码兑换成优惠券,一个优惠券代码只能兑换一次。为了让优惠券的利用率更高,还可以控制用户在优惠券批次中的兑换次数。优惠券代码通常通过短信或外部广告商到达用户。

    现在这种形式逐渐没落。一方面,过程漫长。首先,我们找到页面交换。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对于用户来说可能会有跨平台的交换。另一方面,随着很多私域流量的兴起,很多群主在微信群里分享优惠信息,但是一券一码的形式不方便传播。它的替代形式类似于优惠密码的形式,一个代码可以使用多次,您可以在下单时输入。



    3)分享优惠券

    分享优惠券其实就是一个领取优惠券的活动,只是在领取优惠券之前,增加了一个分享任务。一是可以提高优惠券的使用率;二是可以通过分享获得流量。

    这里以淘宝的分享券为例:

    商家在后台设置活动分享券,用户看到活动分享;被分享者在查看分享者的内容后帮助分享者,并获得子优惠券。当观看链接数达到活动要求时,分享者获得优惠券。

    共享者链接:



    共享链接:



    来源:淘宝裂变优惠券白皮书

    4)通过弹跳屏幕来跳票

    凭屏送券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形式;这是站内碰+礼券的组合。在用户站的各个环节,通过弹幕给用户发送礼券,提示用户下单。



    四、优惠券系统的构成

    作为一种发挥重要作用且非常常用的营销工具,礼券中的制度应该如何设计才能做到“长治久安”?接下来,我将拆解礼券系统。

    首先,以上:



    该系统大致分为四大功能:

  • 优惠券信息:主要用于展示、核销和成本控制,包括创建和流程。
  • 活动的创建和审核:活动所包含的信息主要决定了哪些优惠券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发放给哪些用户,而活动的类型则由活动的目的决定。
  • 核销:优惠券到用户账户后,用户如何使用,什么情况下会返还,这是核销部分要考虑的事情。
  • 效果统计:主要包括数量统计、ROI、优惠券关联用户追踪。
  • 在整个电子商务系统中,优惠券系统属于一个中上游系统,连接用户端收集和绑定用户测试,连接内部系统实现优惠券的创建、控制和通知等功能。

    五、优惠券信息

    优惠券可以根据维度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对象可分为运费券和商品券,按优惠类型可分为全额折扣券、折扣券和商品兑换券。

    这里,先放一页JD.COM给商家:



    JD。COM针对商家的优惠券工具分为店铺优惠券、商品优惠券、裂变优惠券。这里的优惠券对应的活动信息其实就是所有的优惠券领取活动;所以为了方便业务理解,把活动信息和礼券信息组合在一起。

    如果是针对内部用户,我建议把代金券和活动分开,原因如下:

    1)不同类型的活动需要不同的信息,因此将优惠券与活动分开可以更好地模块化。例如,在收集优惠券的事件中,我们需要收集优惠券的时间和限制等信息。如果是抽奖,券系统只提供一张券的基本信息,活动信息控制在抽奖系统中。

    2)为了控制成本,需要控制礼券的预算,所以在创建礼券的时候,需要通过系统或者手工判断“礼券总折扣金额”< =当前可用预算。活动需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双十一,需要100-10张优惠券,预算10万,只能申请1万张优惠券。而且这一万张优惠券可以在1号到11号之间灵活分配。把优惠券和活动分开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个场景。

    裂变是什么意思

    但如果礼券在界面中脱离了活动,也会增加业务理解的成本。如果页面设计不能被商家理解,建议牺牲页面的功能来保证提供的功能被理解。比如目前JD.COM的设计不允许商家创建优惠券购买活动,所以活动和礼券一起创建,更容易让商家理解。

    优惠券包含哪些信息?根据字段的用途,可以分为显示、核销和成本计算。看具体字段,详细解释以下三点:

  • 凭证名称:凭证名称可选,根据凭证核销信息判断,按固定规则显示。JD。比如COM的,是按照作用对象分类的;
  • 跳转链接:跳转链接可以按照固定的规则进入凭证收集页面(此时不需要)或指定页面,如活动页面。但是,凭证的可用列表页面由于具有搜索功能,一般由搜索系统实现。
  • 核销信息:核销信息也是展示流程中的必填字段。
  • 至于优惠券的成本控制,建议在制作时判断预算是否充足,进行预扣,待优惠券到期后收回未使用部分。对于商家等全额承担的优惠券,可以自行承担。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客服补凭证。一般客服的补偿都是无门槛优惠券,但由于不同情况下补偿的优惠券金额千差万别,客服并不申请上述任何一种优惠券,而是申请总额。在补偿用户的过程中,决定补偿券的金额,并从总额中扣除。

    六、活动信息

    优惠券需要通过活动才能到达用户账户。前面说过,活动与优惠券相关,优惠券决定了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向哪些用户发放优惠券,而方式是由活动的目的决定的。

    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信息:

  • 活动时间:主活动时间和优惠券时间的判断不能给用户过期的优惠券。
  • 活动地点:决定活动地点的主要因素有:①活动类型,如果是优惠券领取活动,可以显示在菜单页、优惠券领取中心、购物车页等。,而彩票显示的是彩票中的优惠券;②活动渠道:这个时候也需要关注优惠券的使用渠道。比如淘宝为了给新app引流,在主平台发放特别版优惠券。③如果活动可以在多个地点显示,那么创建活动时也可以显示地点,比如优惠券领取活动;
  • 活动方式:主要由活动类型决定,活动类型主要由活动目的决定。比如为了引流商品,可以做一些收集优惠券的活动来增加用户列表页面的点击量;如果是对外交割,可以申请换证和对外合作。
  • 发放代金券:可以发放单张代金券,也可以发放由多张代金券组成的代金券包;
  • 分发用户:活动中设置了哪些级别的用户,可以收集哪些动作,或者具体分发哪些用户。
  • 活动总量:活动总量应小于等于优惠券数量,或者优惠券可以分多个时间段发放。
  • 用户收集限制:用户在活动中可以收集的总次数的限制等。
  • 优惠券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活动吗?而且一张优惠券可以被多个活动使用吗?

    可以,灵活方便,但要注意优惠券的数量控制;而且有些活动并不是在代金券系统中创建的,所以此时最好不要多种类型的活动一起使用,以免出现用户被告知有代金券却无法被发放代金券的情况。

    优惠券的活动类型可以根据用户动作分为领取优惠券、购买优惠券、兑换优惠券和发送优惠券。很多送券活动并没有在优惠券系统中设置。具体活动类型见蓝图。基本上可以通过名字猜出优惠券活动形式,这里不详细介绍。

    七、优惠券核销

    1)优惠券的使用

    优惠券通过活动发放到用户账户后,下一步要考虑的就是用户的使用情况。

    使用判断主要有三个位置:物品页、购物车页、结算页。(因为现在的营销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售价的计算也越来越复杂。用户投诉后,目前在单品页面和购物车页面会显示相应的售价,这里的计算需要考虑优惠券的结果。)

    三地的计算逻辑是一致的,大致如下:



    注意:

  • 目前大多采用水货优惠,具体解释也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不知道的可以查“水货优惠”。
  • 并且一般可以叠加促销券。但为了控制成本,在大额优惠券的推广中,一般不叠加推广,而是使用单独的页面。具体操作方式可参考拉面99元6盒促销。
  • 2)优惠券分配

    用户下单后,需要将优惠券的使用金额分配到其对应的商品上。

    分配金额=商品金额/(参与本次优惠券分配的商品总额)*优惠券折扣金额

    按照这个公式,可能会有不能完全分割的方式,分割后的所有数字都会被剔除(注意不要四舍五入,可能会有总分配>:优惠金额)这里保留积分后,需要计算优惠券与(所有商品分摊金额之和)的差额,将商品金额从小到大排序,按照商品降序分配差额的1分钱,直到分配完毕。

    举个栗子:

    答:10元;B: 3元,C: 1元,优惠券优惠金额3元;

    a初步分配数:10/(10+3+1)*3=2.14

    b初次分配:3/(10+3+1)*3=0.64

    c初始分配:1/(10+3+1)*3=0.21

    A >这次总分配金额2.99,优惠券金额3元,差额0.01,因为商品金额A >:B& gt;c,分配0.01给A,分配完成。此时,最终分配金额为

    答:2.15元;乙:0.64元,丙:0.21元

    3)优惠券的返还

    如果用户取消或退回优惠券,应考虑退回优惠券。一般来说,返券需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 凭证是否已过期;
  • 共享同一优惠券的所有商品是否已被退回/取消;
  • 优惠券的特殊设置。比如新券一般不退,比如商家优惠券有的平台不退;
  • 取消和退货的处理方式不同。
  • 4)风险控制

    目前在一般平台下单,都需要经过风控。风险控制之一就是控制券的风险,这一般是风控系统的功能。

    但如果风控系统不完善,在配置凭证时需要增加一些基本的信息配置,需要将信息同步到风控;比如标记一些需要风控的重要券,而不重要的券可以免除风控,避免误杀。

    水货报价后,价格关口需要特别监控,避免商家错误设置低于成本的促销和优惠券引起客户投诉,以及因损失过大导致无法发货。

    5)与其他系统交互

    优惠券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并且可以大致分为块内容:

  • 优惠券的创建,主要用于商家系统;
  • 优惠券信息查询,主要用于内部系统和用户。
  • 优惠券收取、验证、返还、优惠券使用量计算,主要用于客户端;
  • 优惠券信息推送主要用于搜索系统建立可用的优惠券列表页面。
  • 使用企业内部其他系统的接口服务;
  • 这里不描述具体的系统交互。见图:



    八、数据统计

    统计有三个主要方面:

  • 监控链接的数量用于帮助判断可以优化和改进的链接。主要是:发放张数、接收张数、使用张数等。;
  • 金额监控用于判断优惠券ROI,主要根据优惠金额和交易金额计算;
  • 用户监控用于指导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策略。比如对于收到未使用优惠券的用户,可以增加优惠券的到期提醒,或者提供引导等。,鼓励用户使用优惠券。
  • 九、结语

    除了以上描述,代金券的制度设计需要注意时效性。在实施过程中,要梳理好与外部系统的交互和链接,避免设置和显示不一致;例如,一般业务详细信息页面将被缓存。如果缓存机制设计有问题,可能会出现已经生效但没有显示的优惠券。或者信息改变但不能立即生效。

    凭证是一个基本的常用制度,可供参考的案例很多,但需要根据各个公司内部情况的不同进行调整。另外,优惠券由来已久,但用户的感知度在逐渐下降。如何提高优惠券的有效性,是运营和产品的重要课题,也是系统在基础功能上需要拓展的方向。

    但是,我们需要确保基本功能的可用性,然后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开发系统。

    以上,希望多和大家交流~

    本文由@举个栗子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