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零担快递企业安能物流(09956.HK)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快递第一股”。截至记者发稿时,其股份为13.26港元,市值154.16亿港元。此前,安能物流宣布全球发售8022万股,最终发行价为每股13.88港元。扣除承销费用及佣金及全球发售开支后,估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亿港元。
据报道,安能物流计划将净额的40%(约4.04亿港元)用于建设、升级及潜在收购5至10个战略区域的核心中转枢纽,以适应货运量的高增长;30%(约3.03亿港元)将用于投资干线运输车队,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20%(约2.02亿港元)将用于投资科技创新,包括提升配网科技水平及自动化设施,以及投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自动驾驶技术;10%(约1亿港元)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公开资料显示,安能物流成立于2010年,开创了货运合伙人的平台模式。通过运营高度可扩展的平台,安能物流可以控制全国范围内所有具有规模经济的关键环节的配送和干线运输业务。货运代理和代理商负责提货和交付服务。截至2021年4月30日,安能物流在中国拥有近151个自营分拨中心,超过29400个货运合作伙伴和代理,快递网络覆盖中国约96%的县镇。
成立10多年来,安能物流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大恒资本、凯雷、CDH投资、CPE、新建、平安、高盛、伊利等。股权结构方面,上市前,安能物流董事长兼执行董事王拥军,安能物流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秦兴华分别持股2.46%和10.26%。去年,安能物流以140亿元的估值位列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第169位,估值上升95位。
零担货运收入是安能的主要收入来源。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其总收入分别为53.32亿元、53.38亿元和70.82亿元。同期安能总货运量分别约为730万吨、810万吨和1020万吨,五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1.0%。按总货运量计算,其在快递网络中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2.3%上升至2020年的17.2%。2021年1-4月完成货运量360万吨,日均货运量4.41万吨。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安能物流零担业务毛利分别为6.23亿元、7.66亿元和10.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和37.3%。整体毛利率也从2019年的12.7%提升至2020年的14.8%。盈利能力方面,2018年至2019年录得的净亏损分别约为21.16亿元和2.15亿元,2020年盈利2.18亿元,单位净利润21元/吨。
安能物流表示,零担货运量的增加增加了规模经济,经营杠杆率和干线网络效率的提高导致单位干线运输成本的降低。按照2020年14.8%的毛利率计算,安能物流是中国领先的盈利快递网络之一。2020年,安能物流为了提高运营效率,开始使用自营车队。2019年底至2021年4月,自营车队规模增至2400辆,2018年至2020年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下降22.7%。
安能物流也在2016年12月至2019年初经营快递业务。但由于快递市场集中度高、竞争激烈以及自身运营网络存在问题,2018年录得15.65亿元的运营亏损,运营亏损率为29.4%。官方解释称“快递业务未运营三年,未实现规模效益提高利润率”。2019年,安能战略退出快递业务,专注于核心的零担业务。2019年实现整体营业利润率1.1%,2020年大幅提升至8.2%。
目前安能物流所在的零担快递行业还是一片蓝海。艾瑞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零担市场,约为美国市场的5倍,行业规模1.5万亿元。然而,到2020年,中国零担市场仍然高度分散,CR10仅占5.7%。近年来,全渠道零售改革加速,电子商务需求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从小件逐步向大件渗透,这些都为网络零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快递服务需求。
市场分析认为,安能物流上市能引起市场关注,归功于其高确定性的“新基建”增长预期。随着中国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型,零担快运网络走到了台前,开始满足商业流通带来的高品质需求,成为助力产业互联网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此外,安能物流所在的零担快运赛道也是打开其未来发展想象空间的重要来源空。
正如招股说明书所述,安能物流未来的战略重点是满足快速变化的业务体系带来的综合运输服务需求,并将在未来几年战略性地关注和发展高增长区域、行业和终端客户,大幅增加研发费用,投资关键基础设施,扩大配送中心的规模和产能,加快中国零担行业的整合,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运营效率,保持盈利增长。
采写:南都记者傅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