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物流怎么样工资待遇怎么样(安能物流上市首日破发,“快运之王”营收落后竞争对手)

11月11日,安能物流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港股快递第一股”。但开盘即破发,盘中最大跌幅超过7%,尾盘走强,跌幅收窄至2.88%,收于13.48港元/股,总市值156.7亿港元。

一度陷入资金短缺危机,靠断臂求生的安能物流实力如何?在快递万亿蓝海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安能物流能否加快规模扩张,提升竞争力?

豪华的股东阵容

公开资料显示,安能物流成立于2010年,成立11年来已获得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信产业基金、大榭资本、CDH投资、华平投资、伊利、红杉资本中国等。

记者注意到,2016年和2019年,红杉资本和华平投资先后转让了安能物流的相关股权,不再是安能的股东。这可能意味着红杉和华平对安能物流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

不过总体来看,安能物流的股东阵容还是比较豪华的。安能物流IPO前,大榭资本持股27.81%,CDH投资持股10.39%,CPE(中信产业基金)持股6.87%,平安集团、高盛、伊利分别持股2.37%、1.06%、0.51%。

同时,安能物流执行董事兼董事长王拥军持股2.46%,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秦兴华持股10.26%,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朱建辉持股0.65%,联合创始人刘海燕(曾任董事)持股0.37%。

日前,安能物流公布了配送结果。公司发行8022万股,10%在香港公开发行,90%在国际发行。目前超额配售权尚未行使。最终要约价格定为每股要约股份13.88港元,为13.88至16.88元的要约价格区间下限。

根据最终发售价每股13.88港元及基石投资协议,基石投资者已按最终发售价认购合共700.5万股发售股份,总认购金额为1250万美元(折合约9723万港元)。

根据计划,安能物流约40%的募资将用于建设、升级和潜在收购5至10个战略区域的核心枢纽,以应对业务的快速增长和完善网络结构,并确保稳定和长期的规划;约30%将用于投资干线运输车队,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20%左右用于技术创新投入;约10%用于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安能物流表示,本次募资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加速中国零担行业整合。

断臂求生,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安能物流CEO兼总裁秦兴华在上市仪式上表示,上市对安能来说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担当。“未来十年,安能将坚定信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自己,与时间做朋友,稳扎稳打做长期有价值的事情,成为优秀的成长型企业。”

安能物流的最后十年是怎么度过的?

安能物流成立于2010年,定位于5公斤及以上零担货运领域,并于2012年推出货运合作伙伴平台模式,凭借该模式可以成为零担货运的领导者。

货代平台模式,也就是快递行业常说的加盟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货代和代理商负责收发货件,安能直接控制重点配送和干线运输环节。



摘自安能物流招股说明书

这样,安能物流既能整合分散的货运合作伙伴和代理商,又能控制运输成本。零担业务中,成本主要来自运输环节,安能一直把握着这个环节。

安能物流怎么样

数据显示,2020年安能物流运营成本为每吨591元,是全国零担快递网络中运营成本最低的企业之一。此外,作为运营成本的关键组成部分,2018年至2020年,安能物流的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下降了22.7%。

借助这种模式,安能物流可以快速扩张版图。截至2021年4月30日,安能已与7000家货代和22400家货代合作,使安能的终端覆盖范围扩展至全国约96%的县镇。

货运量也增加了。招股书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安能物流总货运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2018-2020年,安能总货运量分别为732.6万吨、813.8万吨、1021.1万吨。今年上半年,安能的货运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8%。

然而,安能物流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经历了一段低谷期。

2016年,安能物流在零担快递领域站稳脚跟后,将目光投向快递领域,投入20亿元用于快递业务的拓展。当时,快递行业备受关注,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但是,偿还安能物流是巨大的损失。2018-2019年,安能物流营收分别为53.32亿元和53.38亿元,对应亏损高达21.16亿元和2.15亿元。



摘自安能物流招股说明书

同时,2017年至2019年,安能物流连续三年未获得任何融资。

面对巨额亏损,安能物流只能忍痛割爱。2019年,宣布砍掉快递业务,提出“转型升级,专注快递”的业务结构调整方向。2020年,安能物流摆脱快递业务拖累,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18亿元。

在快递市场失利后,断臂求生后的快递业务“起死回生”,在首次盈利后加速筹划上市。安能物流如此渴望拥抱资本市场,巩固“快递之王”的地位。快递市场的吸引力真的有那么大吗?

争夺零担快运百亿蓝海

安能物流所在的零担快递行业整体上还是高度分散的。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零担市场,约为美国市场的5倍,行业规模1.5万亿元。然而,到2020年,中国零担市场的CR10仅为5.7%。

市场集中度低,意味着行业天花板仍然较高,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万亿的蓝海市场仍然可以容纳更多的竞争者进入市场。

目前,除了德邦快递、嘀嗒、速递易等强劲对手外,百世、顺丰、中通等快递巨头也在不断挑起事端。

今年7月,上海汇森智联快递有限公司宣布与一米滴答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投资合作;9月,汇森环球收购一米滴答。双方将通过深入的资源协调和优势互补,加快现有物流网络的升级。

10月29日,百世集团宣布以68亿元的价格将国内快递业务出售给极兔,未来将专注于快递、供应链、国际物流等业务。不过,百世快递已经在进行上市规划了。4月24日,在百世快递举行的网络发布会上,百世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韶宁透露,百世快递正处于融资阶段,最快将于2022年上市。

当时,百世汇通还透露了2021年的业绩目标:货运量超过1100万吨,同比增长32%,门店数量达到2.2万家,同比增长25%。

随着国内快递业务的逐步剥离,可以预见,百世将更加专注于快递业务,加快追赶行业龙头。

此外,顺丰也在加快发展快递业务。近年来,顺丰加大了“四网融合”的布局,对包括快递、仓储、快递、汪峰在内的网络进行升级。顺丰表示,截至2021年年中,顺丰速运网络大部分大宗快件已与快递网络融合,约1200条干线实现优化整合,约占干线的5%。大部件全寿命缩短到42小时,未来还有进一步集成的空间空。

面对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安能物流虽然有领先优势,但并不代表能拉开不可逾越的差距。

安能物流因其巨大的货运量被市场称为“快递之王”。2020年,安能物流总货运量1021万吨,成为零担货运市场第一名,顺丰、德邦、中通紧随其后。

但尴尬的是,安能物流的营收远远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2020年,安能物流营收70.8亿元,顺丰快递业务实现营收185.2亿元,德邦快递业务实现营收100.5亿元。

虽然已经成功上市,但未来如何拓宽增长区间空是安能物流面临的难题。可以预见,随着众多竞争对手加速布局快递业务,安能物流前进的障碍只会越来越多。

安能物流董事长王拥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都意识到必须走一条稳健高效的道路。”上市只是第一步。安能物流能否讲好资本故事,还需要时间观察。

奥地利记者林思思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