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大战已经结束一周了,相信最近大家的包裹都软了。拿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后,别忘了还有一件事。现在是兑现商家承诺的保价服务的时候了。
我在双十一期间一共花了6000多块钱,大部分是因为投保的保单。没想到这几天继续关注,最后只退了100元。而且,下降的不仅仅是这种商品的价格。仔细研究了保险条款,反复跟客服投诉,发现套路真的太深了...
首先,大部分商品最长可保30天。如果你已经购买了上月底预售期的产品,还有机会“抢救”回来。
说到“30天”,有些商家已经开始玩文字游戏了。一般来说,商家会提供7天/15天/30天/90天等多种保单。不要以为时间长了就可以放心了,陷阱很多。
以JD.COM为例。在PC网页的商品价格保护服务规则页面上,明确了保价单是从消费者下单开始计算的。如果价格发生变化,您可以申请退还差价。
在手机APP中,是以签约时间为准。因此,即使你在JD.COM的同一家商店购买同样的产品,投保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对投保时间比较敏感,下单后只能关注你的订单页面。
此外,在JD.COM/Taobao/Tmall,的平台上,许多商品的标题上都写着“投保双十一”的字样,以吸引消费者购买。但是,很有可能这个产品价格降下来之后,你一分钱都收不到!
这是因为商家只在商品名称中标注了“投保”,并没有参与平台的投保活动。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提前避免的,只是不太容易发现:在淘宝的商品详情页点击“保证”,查看所有的额外服务(JD.COM在送货地址后的服务页面),如果没有相关政策,很可能会出现售后纠纷。
下单成功可以退款吗?不一定
如果你有幸躲过了第一个坑,买到的商品价格降低了,能顺利退款吗?不一定。
在电商平台的保险规则中,明确提到消费者必须发起退款规则才能进行相关操作。也就是说,即使商品符合保价政策,如果消费者不申请,即使有差价也不会退款。
而且,JD。COM的投保入口还是隐藏的比较深的,需要依次输入“我的→客服→价保”才能申请退款。这个界面一般不会主动进入,首页或者订单页面也没有明确的说明。如果不搜“攻略”,就很难找到。
用户可以一个一个申请,或者“一键保价”,然后就可以等结果了。如果商品符合报价规则,价格下降,差价退回原支付渠道。
至于淘宝,从订单列表可以看到参与投保的产品。如果价格发生变化,需要在订单详情页面依次点击“申请售后→退款/退货→保价”,然后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所以,想要享受保价政策,一定要时刻关注价格变化,不然会错过保价政策。比如双十一当天有降价,第二天又打回来,错过了还是不能退款。
不仅如此,在满足了时间、价格等诸多因素后,保价单中还有很多附加条款。
首先,如果购买时使用了满减服务,这个金额会参与总价计算。双十一某商品降价后,直接购买的单品可能会比之前低,但这部分差价仍然不会因为之前参与满减订单而退还。双十一期间,这种概率很大,这也是我花了几千块钱,最后只回了100块钱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各种规格完全相同的商品都可以比较。比如商家卖手机,在双十一期间以2000元的价格卖出,然后额外送一个手机壳,以1900元的价格卖出,可以规避保单,消费者仍然无法申请退款。
此外,任何商品下架、删除、停售等因素都不再支持保价服务,也就是说,最终解释权仍在平台。当然,这些操作一般不会出现在官方自营店。第三方店铺更容易出现。另外它们的价格波动比较大,保价政策很难落实。
一般来说,电商平台的投保服务是面向消费者的,但有很多限制,用户必须时刻关注价格变化,才能手动投保。为什么不能在投保期间自动降价?
保价政策的出发点是让消费者抛开顾虑,勇敢下单,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或者因为各种原因错过提交申请,仍然得不到应有的实惠。在平台修改相关政策前,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关注保价政策。如果产品参加活动,设置闹钟定期关注最新价格,尤其是大尺寸的产品,说不定还能“捡”到一些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