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润分析
从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来看,要想深入了解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一个企业的战略和结果,就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更深入的了解。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从企业的财务报表入手,才能很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财务报表最常见的名称是三种报表,即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我们在看企业的财务业绩和成果的时候,其实关注的是上面的三个表,但其实更全面一点,还有四个表,还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但是,由于最后一个表实际上已经在其他三个表中有所体现,所以我们看到的比较少。
我们将仔细检查财务报表,看看如何研究它们。
利润表评价的是赚钱的数量和效率,而资产负债表评价的是企业的资产负债、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企业的财务资源、投融资活动以及反映企业的债务。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动态变化和汇总。
其实在分析企业利润效率的时候,我会先关注利润表。当然,在分析一个企业的时候,首先看的不是它的利润表。但如果要看赚钱效率如何,行业是否赚钱,那就是企业的利润表及其说明。
今天不想讲如何区分公司的整体质量,就少讲公司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
回到利润,我需要先说明,有些信息是不在利润表里的。例如,当一个企业有多项业务时,损益表不会告诉我们每项业务是否盈利,而只会告诉我们整个企业的盈利水平。所以我在讲利润这个话题的时候,会更多的讲各种相关指标,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利润表上。
言归正传。
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很多,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所得税、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
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营业外收入-营业外费用+其他收入-其他费用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在大部分公司中占比很小,可能过于复杂,这里就不讨论了。
除此之外,其他收入和其他费用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一般都很少,而且过于复杂,这里就不讨论了。
因此,我在这里要谈的问题是前几项。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很简单,计算公式是:营业收入=销售数量*产品单价。
这里的产品单价是不含增值税的单价。企业经营过程中销售给下游客户的产品价格通常是含增值税的价格。但增值税是企业而不是国家向下游客户征收的,是要交给国家的。所以这个税不能计入企业的营业收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的产品非常单一,这个计算就非常简单。但是,如果企业的产品很多,那么我们就需要分别计算每个产品的营业收入,然后把每个产品的营业收入加在一起,就可以得到整个企业的全部营业收入。
但是,作为外人,我们不需要自己去计算企业的营业收入。企业会自己算,我们只要看企业的报表就能知道这个收入。
运营成本
另外这个企业的运营成本在核算的时候也需要单独计算每个产品的运营成本,然后加起来得到整个企业的运营成本。
同样,这一要素也将在企业报告中列出。由于一个企业可能有多种产品类型,在报告中,企业不仅会列出整个企业的经营成本,还会给出各种类别产品的经营成本。
那么,我们在关注运营成本这个概念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1.毛利率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毛利率代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水平。一般毛利率越高,企业的成本压力越低。一个毛利率3%的企业和一个毛利率90%的企业在经营策略和经营状况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般来说,对于毛利率高的企业,其运营成本往往无需过多关注。毕竟微跌对企业影响不大,其运营的战略中心往往不是成本控制。
对于毛利率低的企业,经营成本往往需要企业特别关注。如果毛利率低于3%,那么企业一不小心就可能亏损。所以,这个时候,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往往需要特别注意稳定毛利率。换句话说,企业的经营重点之一必然有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甚至是生死攸关的战略问题。
2.运营成本的构成
营业成本往往是多方面的,但营业成本的构成和各种成本的比重往往与企业所处的行业和业务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常见的经营成本往往由原材料、人工工资和制造成本构成。
对于服务企业来说,常见的经营成本可能有些不同,比如业务和管理费用。
这几项一般比较好理解,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这里的人工工资主要是一线工人的工资,生产经理等部门的工资不在此列。
此外,制造成本通常包括水、电、燃料等。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因为企业使用设备,也会产生折旧费,折旧费也要计入营业成本。有些企业将折旧作为制造费用处理,但有些企业也选择单独列示折旧费用。
这里要注意的是营业成本构成中各种成本的比重,这往往是企业管理和控制的重点。
比如化工企业,环氧丙烷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很高,可以达到80%以上,但氯碱工业企业的制造成本是最高的(因为能耗大),其能耗高达60%。
这就决定了这两类企业在控制成本时会选择完全不同的路线。前者会考虑降低原材料采购单价,后者会尽量降低能耗(比如改进工艺)或者购买价格更低的煤炭。
从成本角度分析企业时,要结合毛利率和营业成本构成,这对经营战略会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当毛利率较低时,企业要特别注意成本控制,稳定毛利率,尽可能提高毛利率。此时关注占企业经营成本比重最大的部分,如在环氧丙烷原料成本过高时,战略选择控股丙烯生产企业或自建丙烯项目,如万华化工、华斌股份;对于高能耗的企业来说,更多的是考虑自己购买或者自建电厂。如果你看看华斌和万华化学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他们都走了同样的路。
成本问题
成本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
费用主要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R&D费用。
销售费用主要包括运费、佣金、广告费、工资等。
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折旧费和差旅费。
R&D费用主要是与R&D有关的材料费用、工资和其他费用。
财务费用比较简单,主要是一些利息支出、利息收入、外汇和手续费等。
对于企业的费用支出,我们不必过于关注每一类费用有多少种,而应关注每一类费用的总额或四项费用的比例。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倾向于关注广告费用、员工工资、R&D费用和利息费用(扣除利息收入)。
一些消费品公司的毛利率很高,比如伊利、蒙牛,说明产品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销售价格。但如果你看这两家公司的管理费用,你会发现这两家公司历年的广告费用都不少,一般都不低于100亿元。而且广告费用的趋势要么同时增加,要么同时减少,这反映了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扩大销售。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看到的是企业产品的可替代性很强,消费者购买的是同样的产品。那么,企业的战略决策往往需要从广告成本入手,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与对手拉开距离。
没有哪个企业是傻子,愿意每年花那么多钱做广告,除非实在没办法了。
除了这两家公司,这种情况在医药行业非常普遍。大部分公司的销售费用都很大,思考和分析都和这个差不多。
员工工资基本出现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对于企业来说,要关注这些薪酬的产出,也就是说这些薪酬为企业创造了多少营业收入和利润。这个分析维度往往需要从企业整体角度考虑,单独计算所有薪酬的效率意义不大。
R&D费用会消耗企业大量的资金。对于需要制造技术壁垒的企业来说,如果他们需要不断创新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R&D费用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经营活动虽然消耗企业的资金,但这种支出几乎是所有企业都欢迎的。
当然,企业在不同阶段投入的R&D费用比例是不一样的。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生存下来,干掉对手,往往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生存。这时,销售活动和市场营销活动往往是最重要的商业活动,而R&D的投资价值不大。企业如果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不断创新来构筑自己的护城河,通过专利技术来保护自己,而R&D费用的大幅增加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所以R&D费用什么时候增加,增加多少,要看时机,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行业生态的理性选择,不一定高也不一定低。
最后一部分是企业的财务成本,可以对企业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利息支出要特别注意,利息往往是贷款、债券等有息债务产生的。
银行贷款和债券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扩张地盘需要大量资金,而企业又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无息资金,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如果企业可以免费获得大量无息资金,理性的经营者不太可能大量借贷,但现实情况是企业往往别无选择,于是银行贷款和债券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
然后,对于银行贷款等费用,要注意债务是否能及时偿还。这部分取决于其资产负债结构和企业经营水平,超出了纯利润表分析的范围,这里不展开。
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的是债务的利率。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这时候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降低融资成本,比如如何以较低的利率获得债务,或者即使原来的利率较高,也要通过一些交换手段将利息支出降到最低。
税费
税费主要包括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这部分企业往往没有太多选择,因为税率往往受到政府和法律的限制。
所得税
所得税是根据企业的营业利润总额计算的。同类税收需要上缴国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国家往往对某些企业有所得税优惠,比如高科技企业。所以企业要想降低所得税,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想办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员。mainland China普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5%,而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降到15%,认证往往可以持续2-3年,为企业减少了大量的税收支出。
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入手,想办法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净利率
在评价企业利润时,另一个重要的维度是净利率,它是衡量企业最终经营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实际上,净利率的分析往往需要我们同时分析毛利率和净利率,单个分析往往意义不大。
净利率往往小于毛利率。
如果毛利率很高但净利润率很低,中间相差太大,关键在于企业的费用率很高,即四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很大。这时,企业就要考虑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四项费用。
但是,如果毛利率已经很低,试图控制净利润率对企业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因为这种行为只能起到一点作用,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比如减员增效,反而可能有副作用。
当我们回顾一些有关企业利润的重要信息时,我们会对企业的战略决策产生一些思考,甚至会改变我们对企业管理质量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