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想系统整理一下如何看报表,对投资和工作都很有帮助。我们知道,对于成熟的企业来说,买一个公司就是买报表。当然,对于VC公司来说,买的是未来的报表。不过,肖说济南也承认,即使报表解读透彻,估值方法合理,但在某些领域,尤其是想象力不成熟空的人,很多都是拍脑袋,很难给出准确的估值判断。但是,阅读财务报表毕竟是投资活动前最基本的技能之一。阅读财务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现状和企业的质量,帮助我们提前扫雷。
小济南认为分析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逻辑,否则,短期盈利只是运气。所以试着按照一定的逻辑,说说那些语句。
为什么会有报道?报告是怎么产生的?三个表有什么关系?如何解读报告?
第一次和第三次主要报告之间的关系
以经营面包店为例。在开始经营活动之前,要求股东投资、购买或租赁房屋。在面包的制作和销售过程中,自然会发生上下游厂商的应收应付项目。
经过一系列操作,形成利润,利润存在于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率中。换句话说,利润表是资产负债表中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变动的展开和说明。
现金流量表是对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下第一笔货币资金变动的展开和说明。
二。财务报表的解释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三大报表的核心。其实看资产负债表的逻辑和做生意是一样的。第一,了解老板的身价和资产。毕竟资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实力。
1、拿了一张资产负债表,先看它的总资产、总负债、股东权益,知道它的大概规模。
资产按照转换为现金的难易程度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资产按结构可分为投资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其中,投资资产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到期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考虑到计算的简便性,通过计算投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可以快速将公司划分为投资公司、经营公司或投资与经营并重的公司。
3.在从整体上把握了公司的结构之后,下面是具体科目的分析。
①资产账户整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个是:货币基金、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
另一类是: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存货、商誉,最容易挖掘。
计算每个项目在资产中的整体比例,重点看谁占的比例大。
②负债主要看短期和长期借款、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计算负债方各项目的总体比例和资产负债率,分析经营中的偿债风险。
③所有者权益
而资本公积,都是股东交的钱,代表的是股东投入经营企业的资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通过股东的投资实际赚到的钱。
通过计算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比例,可以衡量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以及对股东的报酬率和产出投入比。
(二)损益表
损益表分析是最简单快捷的。营收净利润的过程,其实就是层层列出和剥离相关费用的过程。企业的毛利率可以通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来计算。毛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品的竞争力。然而,这不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有些药企可能销售费用占比很大,但说明其竞争力不强。
当你拿到利润表的时候,先检查有没有盈利,对比对应的营收。
在利润表中,经营企业的常见费用有:
1.生产费用
2.税和附加费
3.销售费用
4.管理费
5.财务费用
在平时的开销中,有一项占的比重过大,就要注意了。
先关注平时的开销,再关注可能的开销。
也许费用主要包括:
1.资产减值损失
2.投资收益
3.汇总收入
4.资产处置收入
因为是可能的支出,所以整体或可能的支出中各科目的超大值得警惕。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恰恰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资产公司虚增资产,损益表虚增利润,但现金流量表最难造假。因此,现金流量表是最干净的表格之一,是衡量财务质量尤其是利润质量的最佳工具。
现金流,顾名思义,是企业经营、投资和融资三类活动的集合。
在这三类活动中,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分别代表什么活动?
1.商务活动
流入:销售货物、退税及其他经营活动。
流出:购买商品、支付工资、税费
2.投资活动
流入:处置资产,获得投资收益。
流出:购建资产,支付投资
3.筹资活动
流入:吸收投资,获得贷款。
流出:偿还债务、利息和股息。
总结如下:
1.首先,着眼于企业最重要的经营活动,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现金净额为正。接下来可以通过对比企业近三年的利润和净利润来判断公司的营收和利润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支持。
2.关注企业的净投融资活动。
3.关注企业净现金流量的正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