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万家便利店官网(华润万家落地blt express,抢食便利店还是被社交新零售打垮?)

编者按:无论是BHG还是blt,Blt瞄准CBD客户的“瘦身”之路能否自保?新旧业态的冲击,带来的不仅仅是商业形态的调整,还有对消费者的准确定位和分析。

文/刘桦

编辑/茶

华润便利店加盟




2月底,位于正在装修的国贸商城B1层的blt以blt快递便利店的名义重新出现,店内商品组织也做了相应调整。华润万家方面表示,调整后的门店主要针对周边写字楼白领,“突出商品的便利性和新鲜度”。

值得注意的是,瞄准CBD客群Blt“瘦身”,其实是华润万家在新零售时代不得不走的一条便利店之路。

起初,战略布局相似的华润万家和北京华联高端精品超市中的blt定位于办公圈白领,试图抢夺周边便利店的生意。但是“偷鸡不赚钱”,无论是BHG还是blt,都在纷纷瘦身,取而代之的是做便利店,店面面积缩小,小包装SKU在上面。然而,即便如此,在社区群和前置仓电商被白领认可的情况下,华润万家如何避免败北?

从 高 端 精 品 业 态 向 到 中 端 便 利 店 化 求 生




在客户群和定位的制约下,原本定位高端精品业态的blt,换了一个身份,换了身份的背后,其实是在从便利店的目标客户那里抢生意,说得更直接一点,为了生存。和调整后的blt快递便民超市一样,主要针对周边写字楼的白领,突出了商品的便捷性和新鲜度。

这可以从产品结构的调整上看出来。在blt快递便利店,商品的规格、品类都与便利店一致。有大量的小包装产品,酸奶也展示了很多进口品牌。店内还有两个微波炉,方便顾客加热商品。

blt express虽然把自己定义为便利超市,但在产品丰富度上缺乏便利店的核心优势,虽然比便利店和超市更有层次和深度。相对于便利店水果的配角,blt快递便利店将水果作为重要品类摆在门口,大部分商品都是预包装的,甚至在水果货架旁还专门留出了混水果区,展示准备好的水果杯。据华润万家统计,该店约有4500个品类,其中45%为生鲜。

然而尴尬的是,作为CBD商圈面向高端白领的门店业态,白领真的会光顾吗?以下午茶为例。在外卖等配送服务之前,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或物流部门确实会去便利店或精品超市购买新鲜水果。但是现在各大公司的下午茶都已经通过外卖实现了,下楼等电梯购物也不是一件有效率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华润万家这家店的营业面积在改造前是800平米,改造后是500平米,减少了家庭包装商品的数量,优化了小包装的便利商品,这也进一步表明其在放低姿态,紧跟便利店。

目前blt在北京共有6家门店,分布在国贸商城、财富购物中心、凤凰汇、合生汇等购物中心。虽然只有国茂商城改成了blt快递。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销售遇冷,瘦身仍将是华润万家blt便利店必然的生存之道。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的零售龙头,华润集团是优秀的零售连锁企业集团,也是中国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有华润万家,苏果,Ole ',blt,V+,乐购快递,V >;NGO,欢乐颂,乐都汇,voi_la!e、万家等众多知名品牌,其中超市业务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连锁超市之首。

其中blt属于Ole '事业部,以Ole '双品牌发展。除了blt和Ole ',华润万家在过去几年也做了一些新的业务尝试,比如定位于中高端社区的“V+城市精品超市”,以及上述的“BLT的缩小面积版”——BLT Express,更加灵活。

说到华润万家,就不能不提到北京华联,北京华联还拥有生活超市、精品超市、购物中心、奢侈品百货SKP等多种业态。其中,精品超市是华联集团专为中高端消费者打造的高端购物场所,提供高端商品和优质服务,走高端服务经营路线。北京华联BHG精品超市在装修风格和商品结构上与周边超市完全不同,在购物环境、商品种类、商品陈列、经营理念等方面充分体现了精品的主题和特色。

但无论是blt还是BHG,精品超市的高端定位提高了消费者的进入门槛。平时购物的人比较少,整个店都很安静。即使是周末,客流量也没有普通超市大。众所周知,价格、质量、新鲜度决定着超市的“生死存亡”。近年来,在电商和新零售的冲击下,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传统零售业态,即使是主打高端消费者细分市场的精品超市,也难逃困局。

细数精品超市的业态,过去几年,在各大城市繁华的CBD区域,华联的综合BHG;已经出现;Ole和Blt华润的;布拉沃YH;永辉的;新鸿基的《城市的超级》;;RHLavia在大润发;棒极了,请客等。白家的。

但这些业态虽然明显脱离普通人,虽然客单价高,扁平化效率也高,比如BHG的扁平化效率一度高达22300元,是华联综合的生活超市的一倍多。

但在聚焦高端用户、聚焦进口商品、用英文命名而非大润发的情况下,意味着不仅与作为常客的中老年人“划清界限”,在吸引白领方面也存在较大变数。

2017年7月,华联发布全面公告,将其持有的北京华联精品超市有限公司(BHG)100%股权以2.94亿元转让给凯达博川。华联精品生活超市的廉价出售让业界唏嘘不已,但其实发人深省。一方面,需要重新审视盒马鲜生诞生之前,那些可以称之为新物种的新事物。为什么短短几年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另一方面,线下的实体超市,包括综合超市、精品店、便利店,真的只是被颠覆了吗?

调 整、关 店、客 流 稀 少 从 新 业 态 变 成 了 老 业 态




答案可能并不乐观。以山东市场为例。继去年华润万家济南旗舰店关闭后,本月25日,位于济南高新区鼎好广场的华润万家开始大规模清仓,大量货架被前来抢购的消费者一扫而空/[k0/]。

同时,也有消息称,位于济南玉环的另一家华润万家也将关闭门店,这意味着华润万家将彻底退出济南市场。尽管华润万家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两家门店正在进行结构调整,但对于华润万家是否会退出济南,他并未给出明确回答。

事实上,早在去年5月,华润万家就主动关闭了2011年10月开业的济南市民广场旗舰店,标志着华润万家进入济南市场。至于关店原因,当时有分析认为是租金上涨、产品选择不准、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原因造成的。

不仅仅是济南市场。近两年,华润万家在青岛、潍坊、济宁、烟台、淄博等城市的多家门店陆续关闭。

华润万家的兄弟企业北京华联也在关店、调整、关门的路上。早在2016年5月,位于济南泉城路中段某购物中心地下一层的BHG超市大门紧锁,空没有人。“尊敬的顾客朋友们,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北京华联超市有限公司济南二店的支持和厚爱。因集团发展战略调整,决定自2016年3月28日起正式关店。持有北京华联会员卡和购物卡的顾客可以在领秀城店继续使用。我为给您带来的不便道歉……”一份公告宣布结束北京华联BHG超市在济南的市场。

“来这个购物中心,非富即贵。没有人会买LV然后去超市买白菜。”知情人推测,超市的关闭可能与长期亏损有关。

泉城路的这家BHG超市早在2013年冬天就开业了,至今已有6年。据说作为老店,已经具备了熟客和高频销售的能力。但事实是,早在2014年10月,BHG超市就因客流量少、长期不盈利而首次关店。去年9月刚恢复营业,半年后又关门了。

同样在2016年,8月29日,北京华联BHG超市重庆江北店宣布关店。一张关店通知上写着:“...因集团发展战略调整,决定于2016年8月29日正式关店停止营业……”

重庆华联江北分公司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华联关店是因为华联战略调整。重庆华联原来在江北只有一家店。关店后,意味着华联彻底退出重庆市场。

虽然BHG的效率是华联综合生活超市的两倍多,但盈利能力不强。公开资料显示,BHG目前在京有15家门店。截至2017年4月30日,BHG总资产为3.5亿元。2017年1-4月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净利润仅442.25万元。

戏剧性的是,上述关店事件大多发生在消费升级的浪潮时代。人们认为,消费升级将为精品超市等业态带来新的红利。但过于强调精品二字,过于注重形式,对与中国整体消费形势的协调发展关注太少,挑战消费者认识到新业态在电商、社群群体、前仓电商等新物种面前,实际上已经成为多器官衰竭的“旧业态”。关店和调整将成为未来的新常态。

盒 马 鲜 生、社 区 拼 团、前 置 仓 电 商 + 外 卖 超 市 购




并不是只有高平均定价才能在白领用户心目中塑造高端形象,从而刺激消费。过去一年,两种新零售业态的流行证明了这一点。

一是以天天优鲜、普普超市、丁咚购物为代表的前仓电商,采取纯线上运营+前仓+自建配送团队的做法,快速跑过模式,获得白领的认可。

第二,社区团购这半年蓬勃发展。由于整合上游供应链实现产地直供,再加上只有团长等几个关键角色,成本的降低带来了高性价比和高新鲜感,这对小区居民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让他们光顾便利店或夫妻店的机会少了很多,更别提前面提到的“老业态”了。

另外像盒马鲜生这样的新新物种,比如美团、饿了么?外卖超市也对传统零售模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当然,“旧格式”没必要,可能会一棍子打死。超市便利化是必然趋势,通过经营面积的减少带来成本的下降。通过店内商品的调整来增加体验,通过陈列来吸引消费者,是必然的调整方向。

然而,优胜劣汰仅仅靠便利店就能实现吗?事实上,无论是大型超市、精品超市还是便利店,都面临着一批新零售物种的冲击,从盒马鲜生到前置仓电商再到社群群体。但如果华润万家人不像永辉一样改变,积极拥抱社会新零售,那就只能关店,关店,关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