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后,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才能过上幸福的晚年,养活自己。而“抱腿”,最方便易操作,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显然就是走路。老话说:天天散步,活到九十九。
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都可以走路。但是想要科学健身,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还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比如:每个老人都适合散步健身吗?长时间行走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运动鞋?每天走多少路最合适?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老年人这样走路更健康!
1。散步健身真的能延年益寿吗?
散步对健康有明显的影响,主要有五大好处:
(1)优化身体整体状态
《美国医学会杂志》观察了18000名70岁的老人,测量了他们每天的步数和健康状况。人们发现每天散步可以在许多方面改善你的健康。如下肢肌肉细胞和脑神经细胞、骨质疏松症和老年痴呆症等。
(2)辅助调理三高
很多人老了都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散步可以锻炼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平衡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
(3)降低相关癌症的风险
如果老年人经常走路,结肠癌的发病率比普通人低很多。老年女性每天步行半小时,乳腺癌的发病率至少会降低30%。
(4)有助于关节肌肉健康
适度步行可以提高腿部、膝盖和臀部周围肌肉的力量。为了老年人的健康,它可以防止关节疼痛。膝盖或髋关节轻度不适的老年人,可以缓解关节疼痛。
(5)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如果老年人每周至少能步行三次,中风和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就能显著降低。特别是午饭和晚饭后,适度散步,吸入新鲜空气体,也能促进消化,提高心肺功能。
2。如果你想长寿,你应该在走路和锻炼时注意这三点
凡事都要适度,不然就太过了。科学走路要注意三个要点:
(1)有些情况下,不适合为了健身而走路
如果老年人有O型腿,就不适合散步健身。怎么分辨是不是O型腿?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自我检查:你能自然地站立并保持双膝并拢吗?如果不能靠近,而且距离超过三指,就是O型腿。
为什么O型腿患者不适合散步健身?O型腿的术语是“膝内翻畸形”。腿外侧的肌肉发力更大,而内侧的肌肉不发力。这种用力不均会导致膝关节内侧软骨严重磨损,加速膝关节损伤。不仅会出现膝盖疼痛,更容易出现跌倒和骨折。如果已经出现O型腿,建议减少走路等运动频率,咨询专业医生决定是否需要特殊按摩或手术治疗。
如果颈椎病严重,不建议散步健身。颈椎病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会影响下肢的活动能力,如下肢麻木、行走不稳等。感觉就像喝醉了踩棉花一样,增加了摔倒的风险。这种情况下,建议通过颈椎练习在头上画“米”字,加强颈部的肌肉力量。
(2)选择合适的运动器材
选鞋、穿鞋要慎重。根据老年人旅行与足部健康调查,89%的老年人有足部疾病。每年检查脚和鞋的情况。因为如果鞋子不合适,不仅会让走路不舒服,还容易导致摔倒。在中国,65岁左右的人有30%左右会摔倒,甚至每年会有30万人死亡!足以看出老年人选择合适的鞋子是非常重要的。
选鞋第一点:一定要合脚
让网购更加便捷,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物品。但是老年人买鞋就不一样了,一定要试一试确定。系好鞋带,拉上拉链,看看是不是夹脚,或者是不是太大了。另外,试鞋的时候不要坐下,穿上走几步,不要怕麻烦。
选鞋第二点:防滑是必须的
作为老年人的运动鞋,首要因素是防止打滑。主要看鞋底,线条要多一些,宽一些,表面要足够粗糙,不容易被小石子等卡住。,而且在积水路面也不容易打滑。
选鞋第三点:减震是必须的
太平或太薄的鞋底都不合适。可以轻轻按压鞋底。如果鞋底稍微变形就更好了,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另外,鞋子要柔软,透气性好,可以减少脚臭,避免滋生细菌。相比扣件,鞋带也更方便,避免鞋带意外松脱。另外,老人可以在玄关准备一个换鞋的凳子,避免大幅度弯腰。
慎重选择运动服。冬天在户外行走,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服。不仅要宽松轻便,还要防风,穿脱方便。可以考虑两件套的羽绒服,更透气保暖,防风防雨。如果运动时出汗很热,也可以脱下一件。
(3)选择适合自己的步行健身方式
位置。路边不适合健身。可以去公园等环境好的地方走走。走路更有乐趣,也更容易坚持。如果能边走边晒太阳,还能促进钙的吸收,一举两得。但如遇下雨、雾霾等天气,应取消户外运动,可改为室内站立。
姿势。双手自然下垂,轻轻自然摆动,尽量抬头挺胸,前脚着地,匀速行走。如果你走得稳,你就能保持平衡,避免摔倒。
步数。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老年人每天多走1000步,死亡率降低15%。700步是效力的最高值,所以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天走6000到8000步。不要贪多,否则可能导致关节磨损,甚至足部疲劳性骨折、足底肌腱炎等疾病。
拉伸。每次行走前,让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可以通过开合跳、扩胸抬腿等方式进行拉伸。大约需要20分钟。行走后建议原地拉伸20分钟左右,如腿部拉伸、腰部拉伸等。能有效缓解走路引起的肌肉肿胀和膝关节疼痛。
速度。走路快慢没有具体要求,看每个人每次运动时的身体状况。
3。如果你想长寿,除了走路,你还应该做这三件事
(1)均衡的饮食
开篇提到,长寿需要“管住嘴,迈开腿”。一日三餐要规律,每天要吃12种左右的食物,每餐只有7成饱。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特别注意少吃剩菜,多吃水果蔬菜。
(2)缓解心情
老了以后,不要过度劳累,相信“儿孙自有儿孙之福”,保持平和积极的精神状态。如果经常生气,很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
(3)睡个好觉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睡眠较少,但每天仍要睡6-8小时。如果卧床2周甚至更长时间都难以正常睡眠,那就是失眠。失眠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和高血压。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活习惯的改变,可能是抑郁,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如果长期失眠,无法自我调节,一定要及时就医。
老年人经常出去走走,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为什么不呢?但是,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为了健身而行走,选择运动鞋等器材,才能真正做到行走前后的拉伸,做出科学的姿势,迈出适当的步伐。同时保证饮食均衡,缓解心情,睡好觉,“养生”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