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街机游戏风靡全国。下课后,中学生三三两两钻进游戏厅,用一块钱换几个硬币,玩拳皇、三国志三国志、恐龙快打...画质粗糙,环境差,但是人在流汗,老板赚得盆满钵满。
二十年后,在游戏厅练拳皇绝技的那群人长大了。街机变成了PS5和Switch,拳皇变成了分手厨房和情侣旅行。一块钱几个硬币的街机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每小时有几十上百个游戏店,有穿着女仆服装的助教陪着玩。
每当我看到这些电玩店,我都很好奇。现在,如果我开一家电子游戏店,我会赚钱吗?
当你的朋友约你出去“玩电玩”,那么他说的大概率不是去电玩城扔篮球或者玩疯狂牛仔,而是约你去一个有PS5、Switch和舒适沙发的游戏厅,选择一款主机游戏。
这是目前新新人类最喜欢的消遣方式。
2018年有人在PS4贴吧说要开电玩店,评论区全是“???"“你疯了吗?”,以及“还不如卖情趣用品”。
如今在大众点评上,北京热门榜排名第一的游戏商店里最畅销的团购套餐是双人2小时游戏摊位,可以玩PS5,也可以玩Switch。有几十款游戏可供选择,套餐价格252元,相当于一个小时100多块。
这个价格在北京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大部分游戏店的价格都是70~150元一小时。价格不便宜,但是人气很好。大众点评所有页面都说需要提前预约。有网友在评价中表示,店家还需等待。
一个摊位每小时100元。如果店里有8个摊位,每天营业10个小时,就是8000元。即使上座率50%,收入也能达到4000元。这还不算顾客买饮料喝一杯奶茶的钱。
但是,游戏商店能产生的成本项目很少。进入稳定运营状态后,只剩下店租、人力、水电费等成本,基本上日常的流水,除去店租和人力,剩下的钱都能被老板中饱私囊。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生意,但让人忍不住发出灵魂拷问:谁愿意花100多个小时在外面打游戏?
从大众点评区和老板的反馈来看,去电玩店的大多是爱好者。年轻的情侣只是在一起时间不长,一直逛公园也挺无聊的(况且北京这么冷)。去电玩店打架,和厨房分手,更能考验爱情的韧性。
还有一种就是和朋友闲逛没事干,选择在电玩店里打游戏打发时间。
但是,游戏店提供几乎标准化的产品,顾客无论在哪里玩,玩的都是一样的游戏。所以游戏店只能在游戏和主机之外的其他方向进行差异化,提升客户体验。
比如很多游戏店设计了不同主题的盒子,装饰成动漫或者ins风格;很多店铺专门做了漂亮的背景墙,供顾客拍照打卡;有人把游戏店和私人影院、猫、咖啡混在一起。有些人甚至邀请漂亮的小姐和店员装扮成女仆,在店里扮演助教。
如果游戏店本身没有特色,不注重后续运营,很容易淹没在人海中,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就是卓达开的游戏店的命运。
两年前,卓达发现Xi安开了一家游戏店,他可以在那里玩PS4,并与朋友交换。家里没有PS4的卓达喜欢和朋友在大屏幕上打篮球,从此成了这家店的老顾客。
走得多了,卓达开始想,这个游戏店做得这么好,为什么我不也开一个呢?
卓达和他的朋友聊起他的想法,他越聊越觉得可行。第二天,他从网上订购了5台PS4,然后又买了十几张热门的PS4游戏卡。
匆忙之中,装备买完了,卓达开始寻找商店。
他常去的那家店位于Xi市中心,人流量很大。然而,为了避免竞争,卓达特意选择了大学城边上的商店,那里附近有三所大学。他觉得大学城年轻人多,就指定了这家店。
店铺20多平米,租金2000元,六人一间。卓达重新刷了墙,换了门,加了吧台,重新装修,少花了一万块钱。
从淘宝上买了5个loveseat沙发,每个500块,给每个主机配了显示器,每个2000块,总共花了不到5万块,游戏店开了不到一个月。
游戏店是副业。卓达没有时间看店,所以他雇了一名店员,每月2000元。他一般都是坐着看店,帮客人调试游戏机。工作内容非常简单。
卓达的想法很美。一共五台机器,按照Xi安市场价30元一小时计算,一小时可以收150元。如果一天随便来几个客人,流水可以超过1000元,店面租金加上人力、水电等成本最高可达5000元。运营稳定的话,一个月能有两三万的净收入。
而且是不努力的被动收入。
理想满满,但客从何处来?商店开张后,卓达想到了考虑这件事。
原本以为,这里位于大学城边缘,地理位置极佳,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流。然而开业之后,其实每天进店的人都很少。大部分情况下日流量只有一两百。有时候一天下来,一个客人都没有,很凄凉。
沉思之后,卓达认为这是因为新店人气不高,需要宣传。
他在大众点评上挂了团购套餐,团购价25元一小时。他还贴了几篇当地大学生的微信官方账号软文,每篇几百块钱。我又印了一叠传单,没事就上街发。
手术像老虎一样凶猛。完工后,卓达等待顾客来店里。
然而除了大众点评带来的微薄客流,依然没有动静。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年后,每月收入勉强够维持开销。结果赶上了疫情,生意比开业之初还要惨淡。半年租期结束,卓达没有续租,倒闭了。
游戏店倒闭后,卓达把游戏机和游戏卡挂在闲鱼上,一共卖了一万多元。本来他想两个月回本,三个月赚钱,现在半年亏了四万。
卓达只能默默安慰自己:四万块半年还不错,创业的经历无价。
商店关闭后,卓达开始恢复交易。哪里出了问题?应该不是项目错了,因为他曾经和朋友去过的游戏店,别人的生意还是很好的,甚至还开了分店。
他想了想,认为最大的问题是选址。
其他大部分游戏店都在Xi安的闹市区小寨,相当于北京的三里屯,很热闹。很多人朋友出去玩,没事干,就玩一两个小时的游戏。店内有自然流动。
为了避免竞争,卓达把店开在了大学城。后来他发现,大学生并不是游戏店的主要消费群体。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30块钱可以在食堂吃三顿饭,打一个小时游戏,有些奢侈。
除此之外,除了少数独占游戏外,商店里的大部分游戏都可以在个人电脑上玩。大学生会觉得没必要去店里玩,去宿舍或者网吧玩就好了,一晚上才20块钱,混战没完没了。
此外,卓达还错过了一个重要的客户群体:情侣。
在别人的游戏店里,小情侣在懒人的沙发上玩腻了分手的厨房;在卓达的游戏店,几个大老爷们聚在一起互相打架。画风不同也导致结局不同。
卓达后来想,如果他当时多买几个开关,他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情侣,商店也可以活得更久。
游戏店定位有问题,导致进店客人少。后来,在经营方面,卓达没有太注意它。他觉得店员管管就够了,不用管用户操作。
后来卓达尝试转型做电子游戏+桌游,做熟客业务,但是熟客太少,没有做。
卓达游戏店倒闭后的一年,Xi安游戏店的市场越来越拥挤,又新开了几家。每家店的装修都比另一家好,价格还是30元一小时。店里还配了女佣助理,一小时收费100元。
相比之下,卓达花5万块钱开的一些游戏店真的不够看。就算店铺不倒闭,也很难在众多游戏店铺中脱颖而出。
卓达发现现在的游戏店已经脱离了游戏的本质,更多的是营造一个舒适的社交空室。所以配套设施要跟上,比如沙发的软硬程度,店铺的装修风格,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
光有游戏机是不够的。
卓达想了想,终于想通了。问题还是在于他太直了。他觉得游戏店,对游戏当然重要,就像20年前的街机店,谁管你装修什么,老板热情不热情。
但显然,时代变了,所以卓达努力工作了半年,还赔了钱。
然而,也有一件幸运的事。最后处理那批ps4的时候,卓达很自然地以“不好卖”为由给自己留了一台,妻子也是半信半疑,但还是接受了这个说法。
卓达合法合理拥有一台PS4。[/s2/]
设计/视觉:壮壮老师
↓X矩阵2022春招↓
↓我是怎么带着感情创业亏了十几万的?↓
我花75万在县城开一家儿童乐园,一个月收入3万,但是劝你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