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哪些行业(专精特新 | 重点发展领域有哪些?)

01国家级

聚焦十大重点突破“四基”发展瓶颈

专业和新的,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20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提出“专业化、新颖化”的概念,随后在《“十二五”中小企业规划》也在把“专业化创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国家一级,根据《工业“四基”发展目录(2016年版)》,专业化与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努力突破工业“四基地”发展的瓶颈,“短板”、“锻造长板”和“填补空白”产品。(“四大基地”: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技术和产业技术)

图1:专业化和新开发的关键领域

十大关键领域

关键产品

新一代信息技术

集成电路特种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高档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设备、机器人

航空航天设备领域

飞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和系统、航空航天设备

海洋工程设备和高科技船舶

海洋工程设备和高科技船舶

先进的轨道交通设备领域

先进的轨道交通设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络车辆

电力设备领域

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

农业装备场

农业设备

新材料领域

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

生物医学和高性能医疗设备

生物医学、高性能医疗设备

02省市级

适当增加地方主导/支柱/优势产业

全国各省市在明确国家重点领域的基础上,与当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相结合,各省市都形成了信息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重点。

图2:全国31个省市“专业化与创新”重点领域汇总

省市

“专业化和创新”的关键领域

浙江

重点产业链:集成电路、5g、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络化汽车、农业机械和工业机床

山东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疗卫生、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等

安徽

主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

江苏省

集成电路与专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云计算大数据与物联网、智能制造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设备、海洋工程设备与高端船舶、新型动力设备、航空航天设备、,工程与农业机械、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行业

上海

优先支持“3+6”重点产业体系(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设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

江西

主导产业(2+6+n):有色金属、电子+装备制造、石化、建材、纺织、食品、汽车+航空、中医药、移动物联网、半导体照明、虚拟现实、节能环保等

辽宁

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级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数控机床、机器人、生物医学、医疗设备、化工等)

黑龙江省

“433”新产业体系领域(4:绿色食品、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3: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3:化工、汽车、传统能源)

吉林

汽车工业、食品工业、石化工业、装备工业、医药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轻纺工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

河北省

省鼓励重点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即钢铁、高端装备制造、石化、食品四大优势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应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冰雪装备、康复四大高潜力产业)n艾滋病,以及量子通信、区块链和太赫兹三大未来产业)

北京

或者与北京重点鼓励的高精度和尖端产业保持一致(国际领先的支柱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卫生;特色优势产业:集成电路、智能网络车辆、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未来前沿产业:光电NIC、尖端新材料、量子信息等)

河南

战略新兴产业与国标行业分类

“556”先进制造体系中的重点产业(5: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新材料;5: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和轻纺;6: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互联网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和h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

湖北省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新基础设施”、生态特色食品等

湖南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新基础设施”等

广东省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

海南

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即“3+1”产业)为重点,引导我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创新化”之路

重庆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及相关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汽车和摩托车、设备、材料、生物医药、消费品、农副产品加工、及时服务等。我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产业

山西

聚焦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创、半导体、大数据碳基新材料;广播电视、特种金属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设备、煤机智能制造设备、节能环保;生物基新材料、光伏、智能互联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现代医学和大健康

四川

重点培育“5+1”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餐饮、先进材料、能源),“4+6”现代服务业体系(新零售、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商务会展、人力资源、川派餐饮、医疗康养、家庭社区)“10+3”现代农业体系(现代农业种子产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工业技术)冷链物流)特色优势产业

贵州

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生态特色食品、基础材料、现代化工、新型建材、特色轻工业、民族手工业

云南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绿色环保数字经济、旅游业、有色金属等

陕西省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化工、农产品加工、轻工、纺织等

甘肃省

节能环保、新能源循环农业、中医药、文化旅游、渠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先进制造业等

青海省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

天津、福建、内蒙古、广西、西藏、新疆、宁夏

属于《工业“四基”发展目录》列出制造业强国战略的关键领域或十大关键产业领域(符合国家发展优先事项)

总体而言,根据省市提到的上述重点领域,它们主要分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先进制造业等待提到的前五大产业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设备、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网络汽车。

资料来源:罗宾创新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