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附新旧对照表(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修订版发布)

本报讯(记者安海燕)2021年12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起草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21)正式发布,本标准将于202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取代现行标准。

本标准为2006年首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本标准是海洋经济领域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标准之一。它规定了中国海洋及相关行业的分类和代码。在海洋经济统计和海洋经济管理中得到了有效实施,为与海洋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对海洋产业进行分类提供了重要依据。

战略新兴产业与国标行业分类

本次标准修订起草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宋维玲介绍介绍了本次标准修订的背景、过程以及新标准的主要特点。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海洋经济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总量不断达到新水平,新的海洋产业和业态不断涌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医药生物制品业、海洋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造船、海洋运输等传统海洋产业内涵不断丰富。科技、环保、智能相结合的新业态,使传统海洋产业有了新的发展,产业范围也发生了变化。标准对照国民经济产业分类该标准已被修订,现行标准已不能保证国家数据的有效共享,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标准修订。

根据反映海洋经济活动同质性、海洋经济特殊性、海洋基本单位同质性和海洋产业所有权主体性的四个原则,修订后的《标准分类》在原有行业分类的基础上,补充了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新兴行业的研究。在标准的研究和编制中,要充分借鉴8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项涉海领域战略规划、6份公开出版物和5项涉海产业分类体系;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共进行了三轮征求意见,共81个单位(次)。征集单位覆盖国务院涉海部门、沿海地方自然资源(海洋)管理机构、涉海科研院所、涉海企业等领域。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实践检验了该标准分类。根据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程序,本标准已通过国家海洋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的评审,专家和成员一致认为本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修订后的标准保持了对海洋经济概念和分类的继承。根据海洋经济活动的性质,修订后的标准将海洋经济分为海洋经济核心层、海洋经济支撑层和海洋经济外围层。在行业分类层面,新标准更加细化,海洋经济分为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海洋公共管理服务和海洋经济上游产业、包括海洋下游产业在内的五大产业门类,分为28个主要产业门类、121个中等产业门类和362个亚产业门类,不仅全面反映了海洋经济活动的分类,同时也凸显了海洋产业链的结构关系。修订后的标准共设计了28个行业类别,数量与现行标准相同;行业共有121个类别,变动87项,占比超过70%;有362个行业类别,有311个变化,占80%以上。

修订后的标准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完全接轨。标准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有19个大类、72个大类、220个中类和472个小类,分别占总数的95%、74%、46%和34%。明显的差异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第4版中有19个类别、64个类别、134个大型组和204个组,分别占总数的90%、72%、56%和48%。

修订后的标准内容更丰富,适用性更强。本标准增加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结构图;补充了《海洋及相关产业新旧结构和类别对比表》;改进版和新版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对照表中,增加了从国民经济行业定义海洋经济活动的简要说明;更新和《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第4版)对照表。

修订后的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为海洋经济调查、统计、核算、评价等工作提供科学全面的技术支持。下一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将加快海洋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文化产业等衍生分类标准的研究与开发《海洋统计调查制度》《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扎实推进标准体系的宣传、实施和培训。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