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农村“冷宴”愈来愈盛行,以前人不到礼到,为何现在礼也不到了?
一个星期前,我邻居陈大叔突然带着一大家子从城里回来了。放下行李,一家人就开始分工,打扫的打扫,洗涮的洗涮,粉墙的粉墙,将屋里屋外整理得焕然一新。
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已经有三年没回家的陈大叔这是唱得哪一出?难道他们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把房子也粉涮一新,这是打算回来长住,不出去打工了吗?
没等我去问,陈大叔就亲自登门了,递过来一根烟,自已也点燃一根放嘴里深深地吸,少倾张开口,随着一团浓烟蹦出一句:大侄子,我来跟你商量个事。
这刚一回家就跑来跟我商量什么事?这些年,都不知道你们在哪里发财,我们之间连电话都没有打过呀。我心里犯嘀咕,准备点烟的手也放下,眼睛盯着陈大叔,示意他快点说。
可能被我这么一盯吓着了,陈大叔反而支支吾吾起来,站在堂屋中央一口接一口地抽烟,不知是被烟熏还是不好意思脸竟然红了。
在我的反复追问下,陈大叔还是说了。
原来,陈大叔这么早就回来,并不是在外混不下去了,也不是回家长住,他是回家过六十岁生日的,要在家里大摆酒席,宴请宾客。他说请的客人太多了,他家不太宽敞,客人来了就到我家里休息打牌。同时,还请我帮他收礼金记账,他不敢让儿子儿媳收钱记账,钱进了他们的口袋就一分也别想了。也不能让亲戚来记账,不想让亲戚们知道收了多少礼金。
我们这里的风俗,都很注重过60岁生日的,无论是家穷还是富裕,到了六十花甲,都要摆酒席宴请亲朋大肆庆祝一番。陈大叔说:这些年在城里也挣了一些钱,一双儿女也都结婚成家,没什么负担了,就好好地过个六十大寿,他家的亲戚多,陈大叔有两兄弟六姐妹共八个,陈大婶那边也有六姊妹,加上儿子岳父母和女儿婆家的亲戚,还有村里的乡亲,他准备办20桌酒席。
听了陈大叔的话,我暗暗替他担心,办这么多酒席,到时候没有人来吃怎么办?来的人少,还需要专门的人收礼金记账吗?
陈大叔说:所有的亲戚都提前通知了,如果有人不来参加酒宴,也会把礼金托人带过来的。
陈大叔与我父亲是出了五服的亲戚,又是相邻而居,以前都在家种地的时候,关系处得很不错,有什么事,不用请就会主动帮忙。后来,陈大叔一家进城打工了,这一去就是16年,只有过年和办酒席请客才回来。在我的印象中,这16年,陈大叔回家请了6次客,他父亲是跟着他生活,过70大寿时请一次,然后就是父亲过世又请一次,女儿和儿子上大学各请一次。五年前女儿出嫁请一次,每次办完酒请完客,就携家带口进城到过年才会在村里出现,直到3年前给儿子在家里办完结婚宴,一家人便一去不返,整整3年没有回家了。
他家办的这6次酒宴,我都是亲历者,而且每次都是帮他收礼金记账。我清楚地记得,每办一次,来的客人就比上次少一些,随的礼金也减少,最后那一次,甚至连陈大叔夫妻双方的兄弟姐妹也有一半没来,30桌酒席也浪费了一大半。
酒席好办,现在农村有专业的办酒席团队,他们有包括买菜、做菜、厨师、杂工、桌椅、锅盆碗灶筷等一条龙的大包干服务。办事的东家只需报上酒席的数量和标准,什么也不用管,就等着吃酒席就行了。
陈大叔生日这天,一家人早早地起床,把门口打扫干净,几间屋子包括我这边的房间里都摆好桌椅,每桌都放上麻将和扑克牌。厨师也大清早就开始了卤炸煮烹。
我坐在房间里,面前的桌上摆着陈大叔交给我的红色硬面礼金记账本,等着客人鱼贯而入来“交钱”写账。
等到中午开席的时候,没有见到一个客人的影子,陈大叔坐在屋里黑着脸,握着手机,几次想拨号又停下来。又过了2个小时,还是没有人来。
此时,我感觉情况不妙,今天恐怕是没有客人来了,但又不理解,别人不来还情有可原,亲兄弟姐妹亲侄儿女应该要来吧。
正好陈大叔的侄子与我同龄,他们一家从村里搬到了县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我打电话问他,你叔叔60大寿怎么都不来?侄子回答很干脆:不来,不欠他的,他每次办酒都送了礼金,我们家办事,他一次都不来。
那天,一直到晚上,也没来一个客人,陈大叔一家饭也吃不下,黑着脸给厨师结了账,还好,定的是最低标准,300块钱一桌,20桌共6千。
看着礼金本上一片空白,我这个记账的也感觉不好意思,就掏出500元现金,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把记账本和500元现金交给陈大叔时,他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带着哭腔说:你比亲侄子还好,明天、明天你哪儿也不许去,我要请你吃饭。
当夜,我睡得比较晚,第二天九点多才醒,起床后站在大门口伸了个懒腰,下意识地往陈大叔那边望去,只见四门紧闭,大门上挂了一把大铜锁。早饭后,村里人告诉我,凌晨4点,陈大叔一家就开车走了,那20桌做了没有人吃的酒席也一起带走了。
曾经有人提出现在一些农村“冷宴”愈来愈盛行,以前人不到礼到,为何现在礼也不到了?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说是农村人少了,有的说是现在人都很忙,还有人说这是人情味淡了的原因。我觉得,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家不欠你的。
在农村,人们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你家请客,我去捧场,我家办酒,你必定还礼,如果我欠你的人情,你家办酒请客就算没时间亲自去也一定会把礼金托人带到。如果人不到礼也不到,那必定是人家不欠你的,当然没必要送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