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创业网(他们为啥选择返乡创业?)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发现、挖掘、培养优秀青年,筛选、审核形成“好苗子”储备,吸纳了一批返乡创业青年,鼓励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图为近日,返乡创业青年于东红在临安区清凉峰镇新农民创客中心的展示柜前整理商品。新华社记者徐宇摄



近年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出台优惠政策,整合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微型工厂建设,吸引当地青年返乡创业。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农村微型工厂79家,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近千人。图为通城县隽水镇上阔村的微型工厂。村民们正在车间里生产日化产品,准备销往市场。刘建平摄(人民视觉)

在贵州正安,80后海归创办的“贝加尔”吉他厂去年营收近亿元;在江西德兴,回乡创业的郑智,正打算建新厂,带动更多人就近就业;在山东菏泽,由老兵李伟华打造的创业孵化基地,孕育了许多年轻人的创业梦想...2020年,中国返乡创业人数达到1010万人,比2019年增加160万人,同比增长19%,是近年来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一年。

是什么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回国创业?日前,国家发改委(NDRC)发布《关于推广支持农民工等返乡创业试点经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景——

返乡创业将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

抛光、绕线、喷漆……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沿着控制台一字排开。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和刺耳的研磨声,一把把挺拔的吉他诞生了。弹琴弦,声音悦耳。声音不断从山里传出来——这是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国际吉他产业园的一幕。

在园区100多家吉他厂中,5岁多的贝加尔比较出名。创办这家吉他厂的“80后”老板赵山,是一位归国创业者。回国前,赵珊在贵阳从事IT行业。回家创业,源于他和朋友的一次对话。

“和朋友聊天时得知老家在发展吉他产业,我就有了创业的想法。”赵山之前从未涉足过这个行业,但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我没做过这个,但我有电子商务领域的经验。我对电商销售有信心!”

2016年6月,“贝加尔湖”吉他工厂正式落地。与大多数吉他厂以吉他代工为主不同,“贝加尔”设立了网店,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销量领先。生意红火,吸引了不少当地年轻人加入“贝加尔湖”电商部门,成为家里的“白领”。

作为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郑志刚提到“乡愁”最多。

初中毕业后,郑志刚离开江西老家,到浙江嘉兴一家无纺布设备机械厂打工。他工作了八年。2010年,在掌握了相关技术后,他决定自己创业。同年,杭州凌志无纺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落户浙江杭州。到2018年,公司年销售额已经达到6000多万元。也是在这一年,郑志刚动了回国创业的念头。

“在‘漂’了这么多年,一起出来的亲朋好友都想家了。”在郑志刚的记忆中,他童年的家乡总是灯火通明。后来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家乡就成了“空心村”。他期待着看到家家户户的灯重新亮起来。

2018年6月,郑志刚将企业迁回江西德兴,创办了江西德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之前的创业经历已经让他在业内小有名气。回到家乡后,不仅自己的企业蓬勃发展,当地很多上下游配套设备厂也落地了。以前一些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也在他的厂里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如今这样的故事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

近年来,返乡创业的人数不断上升。统计显示,一个返乡创业创新项目平均可吸纳稳定就业6.3人,灵活就业17.3人。

“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家乡创业,这对促进乡村振兴有着显著的作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吴帅指出,创业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和当地就业,从而提高居民收入。在改善经济条件的同时,农村文明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例如,在一些地区,以前闲置的土地将用于建设创业园。这有利于倒逼农村环境整治,提高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政策保障为创业种子提供土壤。

如果说对家乡的依恋是返乡的动力,那么好的政策就是返乡创业的催化剂。

回国容易,创业不容易。调查显示,海归创业群体往往面临“朋友圈”“资源圈”等诸多挑战。如果不能在家乡组建稳定的创业团队,解决创业初期所需的人财物等资源约束,很可能会放弃回乡创业的想法。

来自山东菏泽的李伟华对此深有体会。退伍后,李伟华从事物业管理和酒店管理工作。最终,他在江苏常州的一个创业园落户。2016年,在一次招商会上,他得知家乡正在招商引资。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菏泽发展前景的乐观,李伟华决定回到家乡,建立一个创业孵化基地。但与江苏浓厚的创业氛围不同,在菏泽创业显然需要更长的投资回报周期。“我已经在这个领域工作了很多年。刚回来的时候,没有什么人脉。我对我的家乡了解不多。”李伟华坦言,起初,连他的创业伙伴都不看好这项业务。

幸运的是,当地政府伸出了手——2万平方米的空间由政府免费提供;税收优惠、人才补贴等。在法律范围内是最好的;由于李伟华不熟悉当地情况,有关部门主动牵线搭桥...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李伟华的创业孵化基地慢慢有了起色。“以前场地早就不足了!现在已经扩大到3万平方米左右。”李伟华告诉记者。

菏泽家乡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甄俊华告诉记者,目前,菏泽市已建立创业园(基地)73个,其中6个被评为省级示范园区(基地)。在这里,创业者可以享受到最优惠的政策,从而更快地实施商业计划。

78创业网

现在放眼国内很多地方,各种创业平台都在为返乡创业营造更友好的环境。在河南汝州,众创空和创新工场的模式丰富多样,初创期返乡创业者可直接免费入驻;在湖南醴陵,返乡创业孵化“政府、社会、工业企业、学校”联动机制,实现了创业孵化基地共建、资源共享;在四川宜宾,徐州地区建立了孵化实体平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推广平台等。为了帮助seed项目生根发芽...

“前三年免租金,后两年减半。”“水、电、消防、网络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企业注册时可以‘拎包入住’。”…作为家乡政策的受益者,郑志刚最近正在考虑建立一个新的原料工厂。“接下来,我想进一步完善产业链。让更多人足不出户就能在家找到好工作!”

解决痛点,保护回归群体。

吸引了人才之后,如何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

发改委发布的《通知》提出,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保障和激励政策体系,积极吸引和留住人才。比如,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绿色通道”;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培训扶持资金;跟踪培养创业成绩突出的返乡创业人才,及时吸收党员和村“两委”成员。

“返乡创业就像移植一棵树。你需要考虑它能不能存活,能不能开花结果,果实能不能卖出去赚钱。这就需要政府创造更好的发展生态。”吴帅说。另外,资金和资源一直是创业的难点和痛点。返乡创业者尤其是农民工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他们经常害怕借款和债务。当资金短缺时,他们更愿意向亲戚朋友借钱,而不是向金融机构借钱。“要解决资金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开辟融资渠道,为返乡创业群体提供保障。”

目前,各地都在通过创新信贷政策,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融资便利。

河南省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初创返乡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引导区内银行,创新推出“产业升级贷款”、“品牌贷款”等50项金融创新产品,支持返乡创业人员融资;甘肃省高台县引入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弱水三千创业创新基金”,对回种创业项目进行天使投资...

“在正安,我们也有专门针对吉他产业园的金融产品,不用抵押,不用担保就可以贷款。真的很方便!”赵山告诉记者。

软件也要跟上。得益于外出打工的经历,大部分返乡创业群体的生产技术普遍较好,但在市场运营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强知识产权、市场开发等领域的教育和培训。对于归国创业者来说,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成功率。

“要考虑如何‘抄底’抗风险能力弱的创业者。”在吴帅看来,最初回国创业的人成功与否,会影响后来者的决策。然而,根据实践经验,一次创业的成功率往往很低。一旦创业失败,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过渡期对返乡创业者的帮助,或者帮助他们实现二次创业。

“未来还可以通过荣誉奖励的方式,鼓励返乡创业者引导和带动更多人创业,为农村发展做贡献。”吴帅说。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