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儿家长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个子小”、“长得慢、一年后没觉得长多了”、“比同龄孩子矮多了”.........................................................................................................................
下面说说门诊常见的与家长身材矮小相关的问题。
父母觉得孩子矮,但真的矮吗?
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身高问题,希望孩子快点长高,总担心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但是在各个年龄段,一个孩子的正常身高是多少,医学上怎么能算矮小症呢?这个要看孩子的标准成长曲线。
下图是中国2-18岁男女生的成长曲线。家长可以在曲线上寻找孩子身高在同龄孩子中的位置。如果还在第25百分位及以上,就是正常身高,10-25百分位矮,3-10百分位明显矮,3百分位以下就是我们常说的矮小症。
多大才算正常?
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的成长速度是不一样的。2岁以下的孩子每年长高7cm,4岁到青春期每年长高5cm,青春期每年长高6cm。如果家长监测到孩子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就需要来医院了。
孩子个子矮,长得晚吗?
判断孩子是否“迟到”,需要做骨龄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骨龄明显落后于孩子的实际年龄(落后年龄1岁以上),还应警惕是否存在内分泌相关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父母个子矮,会影响孩子吗?
有研究表明,孩子成年后的身高约70%取决于父母的遗传,30%受后天因素(环境、饮食、运动等)的影响。),所以父母身高矮确实影响孩子身高。对于父亲身高低于160cm,母亲身高低于150cm的家庭,需要注意孩子可能患有家族性侏儒症的可能性,可以去门诊就诊。
孩子个子矮,家长该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以下三点,帮助孩子快乐成长。
营养: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营养对身高的影响越大。要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但实际上,肥胖的孩子会受到内分泌系统紊乱或运动量减少的影响。
运动:运动可以增加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孩子长高,阳光下的户外活动也可以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钙吸收。跳绳、打篮球等纵向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睡眠: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儿童身高的增长。你应该每天10点睡觉。学龄前儿童每天应睡10-13小时,学龄儿童9-11小时,青春期儿童8-10小时。
来源|达蒙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达更多信息。如有出处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