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本期艾文人物!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将至,但这一次,却是以往存在感最低的快递物流比买家更“兴奋”,更早进入备战状态。
先是一个“快递罢工”的谣言上了微博热搜。虽然这一热搜后来被各大快递公司否认,称“罢工”为虚假新闻,但微博中超600万的话题阅读量还是暴露了人们的担忧:快递物流能否消化这种短期促销带来的巨大配送压力?
(某居民楼电梯里,快递小哥在双十一促销海报上手写:“不买不送”)
紧接着,10月19日,物流行业投下第二颗新闻炸弹——大云快递发布《关于禁止为极兔代理的通告》,正式封杀极兔。
通知中提到,大云快递所属公司(含签约区域)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加入极兔网及签约区域;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任何形式代理兔子的快递业务。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极兔快递第一次被通达系封杀了。
早在今年7月,童渊就发布通知,禁止全国网点以任何形式代理兔子业务;申通快递更是无情。今年9月通知全网禁止代理兔子业务。网点公司未落实封堵要求的,一经查实,罚款5000-20000元,情节严重的予以退回。
(申通快递封杀兔子快递的通知)
“通达系”连发“封杀令”,让一直暗中成长的极兔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极兔快递可谓“一战成名”。甚至很多人都是通过这次封杀事件才知道兔子快递的存在。
入局者——一只来自东南亚的兔子公开资料显示,极兔快递于2015年8月在印尼雅加达成立。它的创始人是oppo印尼分公司的创始人李杰。
李杰的经历颇为励志。1998年大学毕业后,李洁加入了BBK公司。经过十年的磨砺和努力,他一路升到了oppo苏州和安徽的总经理。同时,在李捷的带领下,苏皖团队连年综合得分排名前三,销售贡献保持冠军。
因为李杰的个人表现确实很突出,oppo也给了他特别的荣誉。2015年,总部专门设立了“李杰奖”,表彰在销售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2013年,李杰孤身一人,肩负重任,远赴印尼打造oppo走向海外的第一站。李杰果然不负众望。三年后,oppo成为印尼知名智能手机品牌,占据当地20%的市场份额,跻身手机行业前2。
也正是依托oppo遍布印尼的销售网络,李杰将业务从智能手机拓展到快递物流。2015年8月,李捷在印尼雅加达成立了J&T快递,后来在中国被称为“极兔快递”。
起初,J&T主要负责oppo手机在印尼全境的分销,随后业务版图不断扩大。逐步在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开疆拓土,成为跨境综合物流服务商。
和当年的销售一样,李杰也非常擅长快递物流。短短两年,他坐上了印尼快递业的宝座。据媒体报道,五岁的极兔已经成为东南亚快递行业的领头羊。
(J&T快递官网截图)
然而,这只来自东南亚的兔子并不愿意安于一隅。
毕竟纵观国内快递市场,不仅盘子大,增速也不低。中国快递业务量占全球快递业务量近一半据公开数据显示,未来五年,中国快递业仍将保持20%的行业增速,每年新增约100亿件。
当然,除了不甘心,李杰也有不安。
在公开信中,他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可能被竞争对手围猎的不安:“现在哪个行业竞争不激烈?如果不敢正视自己的竞争对手和竞争,又怎么谈得上长久?即使我们生活在东南亚,我们的对手迟早也会打进来。我们能在哪里生活,怎样才能独立?”
一句话,李杰在国内快递市场上算是尘埃落定了。
(李兔快线创始人)
搅局者—— 低价 + 蹭网而国内的快递市场并不比印尼的“白纸”,而是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物流企业圈子。
就运营模式而言,国内快递行业已经过了相互竞争的阶段,现有的“顺丰+四通一达”体系已经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换句话说,对于极兔来说,生存和发展的时间空是非常少的。
李杰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从零开始借壳。2019年,J&TExpress收购了老牌上海快递公司龙邦快递。2020年3月,李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要知道,上海龙邦快递有限公司持有全国邮政牌照,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是名副其实的全国快递牌照。
并购龙邦快递可以一举两得。一方面可以获得经营资格,扫除政策障碍;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利用龙邦运通在中国运营多年、积累的网络资源,避免未来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为了快速搭建自己的运输网络,极兔采取了“直销加加盟”的经营模式,即在核心区域建立自营网点,保证服务质量。同时,最大化利用加盟网点,扩大网络覆盖。
但对于后者,在国内快递市场最集中、壁垒最强的时候,选择成为极兔的加盟或代理,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这还是要归功于李杰的老雇主——OPPO和vivo。
跟随李杰到极兔快递的Oppo、vivo渠道商,过去身家都达到了七八位数,但他们期待再创一个“ov”奇迹。即使他们知道进入游戏和开始游戏的难度,仍然有很多人毫不犹豫。甚至有人认为“不让我加入极兔就是看不起我”。他们坚信“跟着oppo走的人,早晚会发财”。
数据显示,极兔快递成立4个月后,已达500万台。截至今年8月,极兔的日均业务量已经超过700万件。
要达到这样的结果,仅仅依靠加盟商对oppo和vivo的向往和信仰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极兔的“低价”和“刮网”策略。
理论上,加盟商与特定快递公司签订加盟合作,属于排他性合作,即不能加盟其他品牌做代理,否则属于违约。不过,虽然快递公司明令禁止其网点同时代理多个品牌,但也有加盟商同时代理多个快递。
“四通一达”是一家专营快递公司,其网点的排他性并不明确,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这就给了极兔快递可乘之机。极限兔可以通过“蹭点”的方式获得通达系的免费乘车服务。
极速快递的“刮网”行为,相当于极速兔用“四通一达”近30年积累的钱来抢生意、争饭碗。没人能忍。
除了“蹭网”,价格战也是兔子抢市场的有力武器。
以上海为例。在派送端,其他快递公司的派送费是1.2元/件,极地兔的派送价格是1.5元/件。在寄件人端,极兔每单的成本总是比通达系低几分钱。如果以跨省快递单价计算,兔子的价格比通达系最低价低2-3元。
有业内专家指出,极兔快递的价格杠杆模式会对同行造成影响,这是其遭到各家公司明确抵制的重要原因。
但是,为了打价格战,烧钱是必不可少的。
据媒体报道,为了达到日订单800万的目标,极兔快递在7、8月份的冲刺期,每天都要烧掉近亿元。
破局者——一人打一群 胜算有多大用巨额亏损换取指数级增长。这波操作让人更加熟悉。
如果还有人记得2019年拼多多以亏损85亿烧出301亿营收,大部分人都要问,极限兔快递是快递界的黑马还是快递界的“拼多多”?
事实上,李杰和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征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从李杰的出生就可以略知一二。
正如oppo Indonesia的创始人李捷所说,oppo是从BBK集团分拆出来的。拼多多创始人黄征也是BBK创始人段永平的弟子。前者还获得了后者的天使投资。
所以,拼多多的黄征和极限兔快递的李杰有着天然的关系。不过暂且不论两个大佬的关系,先说电商和物流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业内常说物流是电商的动脉目前国内电商巨头都在自建物流网络。JD.COM不仅有自建的京东物流,还有另一个新网——中邮速递易;苏宁不仅有苏宁物流,还收购了田甜快递。
此外,今年4月,阿里巴巴首次投资大云,而童渊和申通继续向阿里转让10%以上的股份。截至目前,阿里已分别拥有申通25%、百世33%、童渊22%、中通8.7%、大云2%的股权。通达系的命运永远掌握在阿里手里。
另一方面,在拼多多,物流确实成为了它的软肋。
2018年,拼多多创始人黄征公开表示,拼多多不会碰物流。“我们不会去做挖掘和营销,也不会去碰物流和配送。阿里做得很好。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很多公司做什么都是因为不信任别人。”
但是,和今天相比,当时的拼多多包裹量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根据拼多多财报,2019年,其订单包裹量达197亿,日均包裹量5400万,同比增长77%。此外,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沉重打击了这个电子商务的后起之秀。机构调研显示,疫情期间拼多多超过40%的商品配送时间超过7天。
业务量的增加,与阿里竞争的加剧,疫情期间的教训...【/S2/】都让黄征意识到了物流的重要性,与极兔的合作也在这个时候变得更加顺理成章。[/s2/]而极兔正在依托拼多多的基础市场,快速占领二三线城市市场。
但对于极兔来说,虽然增长势头迅猛,但按照其现有的日均业务量来看,还不足以撼动通达系的行业地位,更别说现在被封杀了。
“爱问人”(iask-media.com)认为价格战是极兔快递快速争夺地盘的有效手段,但现在是否能笑到最后恐怕是个问号。
兔子快递现在凭借强大的资本进入了这个行业,但它最终会成为游戏的破坏者还是扰乱行业生态的阻碍者,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知道答案。
结束
作者:夏天
编辑:杨
照片:万山红
艾问人,致力于向世界讲述一个关于中国的好故事,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