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发展历程(2004年电商巨头贝索斯,携6万亿进中国市场,为何最终大败而归?)

“我曾经带着6万亿人民币进入中国市场。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经认为,他可以依靠雄厚的资金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然而,15年后,贝索斯沮丧地宣布“亚马逊将退出中国”。

想称霸中国电商市场的世界首富是什么原因让中国陷入绝望?"

贝佐斯在一个不寻常的家庭

贝佐斯出生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出生的时候,妈妈刚刚17岁,还在上高中,年纪轻轻就当了妈妈。注定了她没有太多的精力和能力去教育好儿子,给儿子足够的爱,婚姻也因为年轻而渐渐变红。



贝佐斯4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很快嫁给了另一名15岁的古巴男子,并搬到了迈阿密。曾经有一个不成熟的母亲,现在有一个比自己大10岁,更加不成熟的继父。年轻的贝索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并迅速成熟的。

因为家庭重组,贝佐斯在家里没有太多的存在感。他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看自己喜欢的书,偶尔一个人摸索一些小实验。

他设计了一个警报系统,并把它变成了一个实验室。

这些实验的成功让贝佐斯更加自信和独立。

从初中开始,贝索斯就开始打工给自己赚零花钱,在麦当劳餐厅当服务员,卖东西等等。他渴望经济独立,所以每天关注和研究的就是如何赚钱。



后来,贝索斯进入大学,努力学习。在此期间,他接触了电脑,并很快爱上了电脑。他曾经说过,他非常看好计算机的发展,期待有革命性的突破。

毕业后进入华尔街一家高科技公司,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

由于贝索斯非常聪明勤奋,他很快成为一家公司的副总裁,当时他只有25岁。

1994年,贝索斯在上网时,偶然看到了互联网用户的统计数据。他突发奇想。

全世界有如此多的人在使用互联网,而且这个数字在未来只会增加。为什么不去想办法在上面赚钱呢?

经过一番思考,贝索斯想到可以把自己闲置的书卖给其他网友。

后来他说做就做,没想到短短一年就大获成功。

到了新世纪初,贝索斯创办的亚马逊已经发展成为美国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而此时的亚马逊不仅卖书,还卖其他东西。

在美国大获成功后,贝佐斯又把亚马逊打了出去。短短几年,亚马逊成功占领了欧洲和大洋洲的市场。

2004年,不断扩张的贝佐斯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

当时因为改革开放,国内虽然经济有了一些发展,但是计算机网络几乎是空白。

因此,在贝佐斯看来,只要投入足够的资金,中国市场就唾手可得。



因为一切似乎都很容易。

经过简单的规划,亚马逊以6万亿人民币进入中国市场,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势并没有贝索斯想象的那样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反而是亚马逊建立销售渠道后,生意极其惨淡。

贝佐斯不知道这是什么,但他也不想知道。他天真地认为,接受新事物需要一段时间。只要亚马逊继续在中国运营,很久以后中国人还是会选择亚马逊。

然而,事实是,在2004年的中国,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虽然大家对网络世界充满好奇和新鲜感,但对网络消费还是很不放心。



所以大多数人根本不关心来自美国的亚马逊。

但亚马逊并没有对中国市场进行细致的研究,推出适合中国人消费观念的政策,而是继续执行美国和欧洲的那套东西。

导致亚马逊错过了占领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

等亚马逊回国的时候,改变已经太晚了。阿里和JD.COM已经不知不觉地占领了中国市场。

2019年,贝索斯沮丧地宣布“亚马逊将退出中国”。



事实上,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失败不仅仅是商业运作的失败,更是贝佐斯个人的失败。

无论亚马逊一开始选择如何下单,如何直接从银行卡扣款,如何提供缓慢的售后服务,中国网民都感受不到任何便利和安全。随着亚马逊十年的不断变化和国内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中国网民最终转向了支付宝担保交易的淘宝和退换货服务齐全的JD.COM。



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就失败了。

此外,亚马逊让中国消费者对很多购物细节不满。比如在支付方式上,贝索斯引以为傲的一键点餐功能,在严谨保守的中国人面前不是优势,而是安全隐患。很多人不小心点了这个按钮,往往会不小心买回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很多时候网站客服是无法长时间保持在线的。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前需要咨询,基本没有导购员帮助顾客。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亚马逊的“免费”购买模式就变成了盲目购买。一旦购买有误,与客服沟通退货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用户使用亚马逊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

电子商务发展



除了亚马逊的经营方式,亚马逊的失败还在于贝佐斯的固执。

虽然贝佐斯推动亚马逊进入中国市场,但他非常傲慢。他没有进行市场调查,也不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

在亚马逊早期发展不利的时候,亚马逊在中国的管理者及时发现,并向总公司提出建议,但这些建议最后都不了了之,无法实施。

贝索斯不仅拒绝接受中国人的建议,还频繁更换中国公司的领导人。短短15年,他换了四任CEO,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频频受到影响。



因为对中国管理层的完全不信任,一线高管在美国总部成了傀儡,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逐渐变成了只有老板指示他们做事的工作态度。

难怪的创始人刘一再为他的竞争对手亚马逊表示遗憾,说他们的身体在中国,但他们的大脑在美国。如果中国的负责人连一件事都决定不了,还能谈什么?

用最通俗的话说,贝索斯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因地制宜。他想赚中国的钱,却没有为中国服务的意识。他想用中国的管理者,但他把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难怪亚马逊在中国挣扎了15年。



贝索斯之所以如此嚣张,不信任中国人,主要是因为他得了那个时代最常见的“美国病”。

因为创业成功,他成了美国人眼中的“超级英雄”,也是很多创业者的精神领袖。股神巴菲特也以他为榜样。他曾说,贝索斯是他自己心目中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贝索斯本人也为亚马逊先进的管理方法感到骄傲。

在即将进入中国的时候,虽然亚马逊的管理层认为中国市场巨大,应该进行市场调研以满足中国人的需求,但在实际发展中,贝佐斯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执行美国和欧洲的发展政策,中国市场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会被成功占领。



随后,在竞争对手和国产品牌的多重围剿下,亚马逊被迫一次次弃甲而逃。在这种形势下,贝索斯依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

因为他只想改变中国人,而不想被中国人和亚马逊改变。

贝索斯有这个想法,也是因为一个人。

此人看似与此事无关,但实际上他一直在背后影响着贝索斯,对他的人生、事业、性格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个人就是跟了贝佐斯25年的麦肯齐。



1994年,贝佐斯创办亚马逊时,他和麦肯齐刚刚结婚。麦肯齐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曾在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工作,不仅支持和鼓励丈夫的事业,还成为亚马逊最早的元老之一。

在亚马逊快速扩张的25年里,麦肯齐一直和丈夫一起工作,指导和纠正他的每一个决定。据悉,亚马逊最初决定进入中国市场,也是在麦肯齐的影响下完成的。

美丽懂事的麦肯齐不仅在工作上成为了丈夫的好帮手,在生活上也积极影响着丈夫。

然而,这一切在贝索斯遇到桑切斯后发生了改变。



桑切斯是一名女主播,她喜欢所有的宣传场合。她是贝佐斯朋友的妻子,和麦肯齐关系很好,但大家都没想到,她和贝佐斯结婚了。

有了这位网络名人般的女伴,贝佐斯的画风顿时大变,他开始挥霍,购买豪华飞机和游轮,甚至斥资6亿美元说服荷兰拆掉一座有百年历史的大桥。

贝丝的行为已经严重伤害了麦肯齐。

麦肯齐在拥有亚马逊约1434亿美元股份的4%时,放弃了1000亿美元,选择了与贝佐斯离婚。

在麦肯齐眼里,贝索斯不再是陌生人。她选择了改嫁一个普通的老师,继续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没有麦肯齐的约束和引导,贝索斯变得挥霍无度,肆无忌惮,在职业发展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的得失,不关心长远的发展。

所以,2019年,贝索斯和麦肯齐刚刚离婚,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停止在亚马逊中国网站为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同时,他们也宣布,白手起家的世界首富在中国彻底摔了个大跟头。

时至今日,亚马逊虽然在中国跌跌撞撞,但依然是世界知名的企业,贝佐斯也悄然退居幕后,继续享受他最初的放荡生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