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思雯
“这首诗的诗意本来是讽刺的,结果改成了鼓励,全诗的诗意都扭曲了。”22日,福建尤先生向本报()反映,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儿童诗2》一书收录了其女儿尤若馨的17首原诗,但其中6首被出版社擅自修改,甚至被诗人们曲解。更让他气愤的是,除了修改内容,文集附带的小诗人手稿也被p图修改了。
对此,图书合作出版公司北京汇智博大图书音像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曾荣东表示,目前正在处理该问题,并承诺在“双十一”前召回第一版图书,修改印刷版本,并公开道歉。
手稿的名字被p图修改了。
童诗未经出版社许可被修改
据游老师说,你女儿游若馨从6岁开始写诗,得了很多奖。“2019年,有起草人联系我在《儿童诗选2》上发表我女儿的诗,但我后来没有再跟进。9月28日,我看到这本书出版了,电子版有孩子的名字,就赶紧买了一本看看。”
购买此书后,游先生发现书中收录了游若辛的17首诗,但令他惊讶的是,其中有6首被不同程度地修改过,有些诗甚至被曲解为诗歌。“比如原曲《写作为鬼》批评学生背满分的行为,出版社却把诗的名字改成了《写作为灵》,一字之差就成了鼓励这种行为。“更让尤先生气愤的是,这首诗所附的尤若馨手稿图中的诗名也被p图修改了。
另一首诗白居易的题目也修改了。游先生说,这首诗的精髓在于诗名,诗名以前收录在其他诗集里。入选理由是“这首诗的名字是决定全诗诗意的关键”。然而在这本书里,这首诗的名字被改成了《爸爸的白发》。
此外,其他四首诗也有不同程度的修改。“孩子对此很生气。她虽然年轻,但写诗十几年了,对诗很有主见。”游先生认为,如果出版社认为诗集不适合出版,可以删除,但没有资格擅自修改。
游先生发现问题后,10月2日,图书合作出版公司北京汇智博大图书音像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联系他进行沟通。双方多次交涉后,对方表示可以召回已出版的书籍,在新的印刷版本中按照作者的原文进行修改和印刷,同时对稿件p图和擅自篡改作品进行公开道歉。
然而,游先生告诉该报,解决方案确定后,出版商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内容在市场上传播的时间越长,对孩子的影响就越大。我们希望他们能尽快解决。”
这首诗的名字被改了。
发布者:在“双十一”前解决问题
10月22日,北京汇智博大图书音像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曾荣东回应论文称,目前正在处理问题,但需要一段时间召回初版,修改印刷版本。“我们承诺在‘双十一’前解决问题。”
他表示,该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和北京汇智博大图书音像有限公司联合制作,按照要求,编辑修改原作者内容必须经过原作者同意。但由于该书是诗集,不同的投稿人对内容进行整理后提供给出版社,再由出版社的编辑进行审核,导致了传播过程中的疏漏。“现在应该先解决问题,再调查看看哪个层面有疏漏。”
他告诉该报,目前公司正在联系当当网、JD.COM商城等平台进行召回,转载修改和道歉声明也在协商中。“我们已经把道歉声明发给了作者家长,其他方面也在紧锣密鼓地解决。”
针对上述情况,上海市律师事务所律师窦表示,未经原作者许可修改作品,不仅损害原作者名誉,还涉嫌侵犯作者著作权。
窦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依照本法有关规定使用他人作品,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第36条还规定:"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进行修改或者删节。报刊可以对作品进行书面修改和删节。内容的修改要经过作者同意。”
他认为,诗人尤若馨虽然尚未成年,但其诗作也享有著作权,受著作权法保护。出版社未经诗人许可修改或删除诗歌,诗人有权要求出版社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
编辑:王新
校对: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