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使编辑|乔倩
在整体消费疲软的第三季度,JD.COM依然交出了一份不错的财政答卷。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JD.COM实现净收入2187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营业利润2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4亿元下滑40.9%,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营业利润46亿元,同比下滑13.2%,但高于市场预期的32.64亿元。
在社会实体零售整体低迷,互联网巨头新投资期之后,京东。COM的利润表现不需要太苛刻。以JD.COM零售为例,其本季度营业利润率为4%,仅比去年同期低0.2%。
在集团层面,JD。COM本季度调整后的利润率下降了1%,至2.7%。相比之下,阿里本季度调整后的净利润率已降至17%,较去年的31%下降了近一半。
但还是能看到大环境对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影响。由于中概股和港股集体低迷,京东。COM第三季度投资亏损达50亿元,直接导致其第三季度净亏损28亿元。同样的情况也在百度、腾讯、阿里发生。
但在强大的监管压力下,JD.COM依然保持着相当的弹性:一方面抓住“有利可图”(二选一放)的空档,发展壮大自身生态;另一方面,坚决保持与政策的统一战线,在灵活就业保障、员工激励等方面做一个比较。
财报的另一大惊喜来自于活跃用户数的增长。本季度JD.COM新增用户单季突破2030万,连续四个季度新增用户增速超过20%。截至11月19日早盘收盘,美国JD.COM股市报价88.1美元,上涨5.95%。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JD.COM集团总裁徐磊对分析师提出的敏感问题也很诚恳,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房地产政策”,以及“京东。COM帮助实体经济”被多次提及。在特殊时期,这可能比业务本身的增长更重要。
利润降幅大是怎么回事?
财报发布前,市场对JD.COM三季报的普遍预期是盈利16.7亿元,但JD.COM最终交出了亏损28亿元的答卷。
从财报来看,本季度JD.COM重回“亏损模式”的原因主要有三:新业务亏损依然严重;物流投资前增加空;投资收益的巨大损失。
先看新业务。本季度京东。COM新业务收入达57.32亿元,同比增长33.3%,但亏损达20.73亿,亏损率72.75%,较第二季度有所收窄。按照收入规模,京东。COM的新业务收入主要包括社区团购、JD.COM生产开发、海外业务、技术创新等。显然,亏损的大头还是在社区团购。
但在6、7月份,京西密集关闭福建、甘肃、贵州、吉林、宁夏、青海、山西6个省份,减少补贴金额。第三季度,JD.COM新业务的收入实际上出现了环比下降。第二季度,JD.COM新业务收入接近70亿元。
据中信证券估计,Q3京西季度亏损很可能超过15亿元。不过京西拼品内部人士也对36Kr表示,目前(京西拼品)在UE的考核中优先级高于GMV,部分品类已经明确开始要求毛利为正。
JD.COM收入细目来源:JD.COM财务报告
物流业务的“掉头亏损”也颇令人意外。京东物流在去年第二季度短暂的营业利润21亿后,今年第三季度直接逆转为亏损7.2亿,亏损率2.8%,环比猛增1.3%,毛利率不到3%。虽然营收达到257.5亿,同比增长43.4%,但显然目前的“利润”并不在京东物流的优先考虑范围内。
徐磊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东物流总仓储面积超过2300万平方米。自去年第三季度末以来,京东物流在中国新增了13个“亚洲第一”。一年时间,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增加了500个左右,相当于JD.COM 2007年到2017年增加的仓库总数。
但在过去的Q2中,JD.COM在自营商品达到900万SKU的基础上,仍然进一步将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0.1天,性能成本率与上年保持在同一水平。持续的物流投资效果正在显现。
JD的罪魁祸首。COM本季度的亏损仍来自投资损益。财报显示,京东。COM按照权益法计算的投资损益和上市公司股权投资股价下跌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合计50亿元,而去年这两项为JD.COM贡献了42亿的营业外利润。
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都受此拖累。以百度为例。百度第三季度录得的215亿元巨亏中,有189亿来自投资市值变动。数据显示,恒生科技指数和中国证券交易所在第三季度的跌幅均超过25%。
基本盘还是稳定的。
在互联网巨头中,最具“实体”基因的JD.COM,在不景气的宏观环境下,成了最“耐打”的一个。
第三季度,JD.COM零售收入达到1980.8亿,同比增长22.9%。从拆解来看,电子产品和家电收入1108.8亿,同比增长18.8%。此前市场普遍担心“降温”的房地产市场和限电限产会强力打压家电销售,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家电表现还不错;此外,日用品收入751.3亿,同比增长29.4%;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167.74亿,同比增长35.2%。两项数据(商品和服务收入)都远超阿里巴巴,全社会网络零售额增速翻倍。
JD.COM收入细目来源:JD.COM财务报告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8月中国实物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81227亿元,同比增长19.7%。商品网购普及率为23.6%,同比下降1.1%。
今年第二季度,JD.COM自营业务同比增长23.3%,POP业务同比增长49.2%。到第三季度,3P业务的增长率继续超过45%。JD.COM首席财务官冉旭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也表示,“POP业务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1P业务收入增长的下滑趋势”。
相比之下,阿里第三季度核心电商收入同比增速为19%,淘电商佣金+广告收入增速降至历史冰点的3%。更依赖广告和佣金收入的阿里,显然对宏观经济环境更敏感。
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可能会加剧这种影响。在第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徐磊表示,“新的监管政策对京东影响不大。COM的广告业务。相比之下,依靠千人千面,以广告为主要营收模式的平台会更加受挫。”
星巴克和雅诗兰黛等以前“二选一”的品牌,今年都回到了JD.COM。但据36Kr了解,在“二选一”最为严重的服装领域,部分平台在今年双11期间仍存在变相“二选一”的现象,给出的方法是“要求商家在其他平台店铺设置0库存优先考虑自己平台的用户体验,否则将被“降级”。
但从长远来看,JD.COM对企业越来越有吸引力。36Kr获得的多份会议纪要显示,JD.COM的商家利润率是所有线上平台中最高的,因为JD.COM的客户单价相对较高,而JD.COM提取的佣金等费率较低。
同样,在这个电商淡季,JD.COM的用户增长还算不错:相比第二季度的3200万,虽然本季度新增用户只有2030万,但也不容易。在今年的投资者大会上,JD.COM已经制定了“[S2/]直播买家新增量将与去年持平-1亿元”[S2/]的目标。从前三季度8200万的进度来看,很可能会超额完成。
展望第四季度,继双十一GMV 28.6%增速后,京东大概率。COM的收入表现依然坚挺。但当本季度盈利形势企稳,新业务投资战略性收缩时,市场有望改变悲观预期,开始“想象”第四季度的盈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