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发展思路(探寻中国工业互联网新优势,推动开放开源或是下一个“风口”)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工业互联网”的内容无疑是市场热议的焦点。

互联网创业思路

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至此,工业互联网已经连续五年成为报告中的“热词”,可见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开放开源助力中国工业互联网“弯道超车”[S2/]

作为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已经连续六年关注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从提出“中国智造产业需加强平台建设”到“推动制定工业物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立法”,再到“加快构建基于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系统”、“构建中国特色工业互联网体系”,从呼吁关注工业互联网,到提出其立法,再到提出具体的思路和实践,他一直在探索中国工业互联的更多发展可能。

在这次会议上,周云杰将注意力集中在开源问题上。他认为开源可以帮助中国在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从而加速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新优势的形成。

目前,全球97%的软件开发商和99%的企业使用开源软件,全球70%以上的新软件项目采用开源模式。开源技术已经从软件开发和应用扩展到传统制造、芯片等领域。

但目前我国产业开放和开源技术的发展仍存在产业开放度低导致的供需不匹配、不充分、不准确等突出问题。这使得本土产业的供给能力高度依赖国外,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最终制约了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为了摆脱现阶段的发展瓶颈,周云杰提出要打造中国工业互联网开源社区,让更多的双跨平台乃至垂直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开放势在必行。其次,要借助全球工业互联网资源,形成更好的开源建设新能力。另外,在工业APP、工业软件等方面。,也迫切需要形成既开放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软件和APP,建立高端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适应工业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有了清晰的发展愿景,周云杰还建议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政府可以打造以15个双平台平台为核心成员的中国工业互联网顶级开源社区,同时培育优质的工业互联网开源项目。此外,开源技术和开源培训应融入教育体系,以促进开源人才的培养。



海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s2/]

作为海尔集团的董事长兼CEO,周云杰也将关于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理念和思路融入到海尔的企业发展中。据周云杰介绍,通过实践和探索,海尔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积累了30年的自身实践,在kaos打造了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作为一个开源低代码的开发平台,目前kaos已经拥有近80万家链接企业,7万多家服务企业。在国内建立了7个中心,覆盖12个区域,孕育了化工、汽车、模具等多个行业。经过多年发展,除了赋能中国国内企业,kaos还构建了全球开放的生态模式,并在20个国家复制推广,为海外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众所周知,当前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重要时期。工业、大数据、5G新兴技术、绿色低碳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工业互联网起步较早,起点较高,引领潮流的向涛走在了前面。只有抓住“开放开源”的特点,才能形成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优势,把握难得的时间窗口,从而在全球开放开源的图景中抢占先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