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第一股品沃食品在经历了几年的业绩增长后,出现了疲态。2021年半年报显示,品沃食品上半年净利润下降超三成。除“德亚”乳制品外,啤酒、粮油、综合食品、粮食系列收入全线下滑。
业绩低迷的背后,与品沃食品大力投入新渠道导致的费用增加和毛利率下降有关。过于依赖“德亚”牛奶营收的贡献,也让Pinw难以走出品类“依赖”。与此同时,品沃食品的股价“跌停不休”也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
无法逃避对乳制品的“依赖”
财报显示,品沃食品2021年上半年营收6.89亿元,同比微增0.97%;净利润4425.55万元,同比下降34.22%。除“德亚”乳制品外,其他品类收入全线下滑。
具体来看,上半年,品沃食品乳制品系列营收5.32亿元,同比增长10.86%;系列啤酒收入8988.57万元,同比下降5.01%;粮油系列收入2890.09万元,同比下降16.74%;综合食品系列和粮食系列收入分别下降50.83%和43.63%。
资料显示,品沃食品成立于1997年,主要从事自有品牌食品的开发、进口和销售,以及国外食品的合作代理销售。它独立开发和推广自己的品牌,如德亚乳制品,瓦伦汀啤酒,亨利谷物和其他合作品牌,如李频橄榄油。2020年9月,品沃食品在深交所上市,成为a股“进口食品第一股”。
从早期的招股书来看,品沃食品非常依赖“德亚”乳制品。“德亚”乳制品于2012年上市,占品沃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0.05%至2019年的70.15%。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乳制品系列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2.89%和77.2%。
与“德亚”乳制品相比,品沃其他品类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20年,其综合食品系列、粮油系列、粮食系列主营业务收入已分别下滑20.58%、9.41%、0.32%。
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网上业绩说明会上,品沃食品的非乳业务业绩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有人建议它应该建立一个进口食品全品类的矩阵,用同一个品牌而不是多个品牌各自为战,从而分散主营业务,增加营销成本。有投资者认为,品沃食品业务的核心是牛奶和啤酒,其他品类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如何提升粮油系列业绩,品沃食品回复投资者称,“公司成立李频事业部,未来将继续开发橄榄油以外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新零售博彩将增加费用
在本次半年报中,品沃食品解释称,公司乳制品系列收入保持增长,其他产品收入下降,主要是市场销售渠道变化,线下直营渠道销售额下降19.46%,影响收入增长;公司为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加了品牌费和直播费在渠道的投入,导致毛利率下降,当期销售费用增加;加大了通过新渠道推广新产品的力度,导致毛利减少,销售费用增加。
从这份声明中不难看出,新渠道的成本投入已经成为影响品沃食品上半年业绩的主要因素。财报显示,“紧跟新零售变革,布局全渠道”是品沃食品目前的渠道策略。在线上,其直销渠道覆盖麦德龙、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百佳和苏果超市等约4500家门店。线上电商渠道主要覆盖天猫、JD.COM、Suning.cn、库马鲜生、顺丰、7FRESH等。目前线上渠道销售占比超过50%。尤其是丁当购物、普普超市等新零售渠道发展迅速。
在今年4月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品沃食品指出,品牌是快消品企业最有效的护城河,在新零售、社区团购、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渠道加速扩张。
半年报显示,品沃食品直接在天猫、淘宝、JD.COM等电商平台投放广告或购买品牌推广服务。2021年,其“瓦伦丁”啤酒与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签订了新的体育营销合同。同时影视剧和综艺节目植入。然而,押宝新零售渠道并没有给品沃食品带来预期的“增长点”。2021年上半年,品沃食品线上直营渠道交易额8816.94万元,同比增长约62.45%;订单数123.71万件,同比增长70.19%;客户数为92.25万人,同比增长57.13%。虽然交易数据呈上升趋势,但其线上线下渠道的毛利率整体下降。
上半年,品沃食品统一仓储模式和线上自营渠道的主营业务成本分别增长9.58%和56.23%,毛利率分别下降2.27%和10.68%。其中,统一仓储模式下,JD.COM系统主营业务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9.09%;天猫系统营收下降23.73%至7225.45万元,两个平台营收占比分别为24.48%和10.5%。线上,品沃自营渠道收入1.44亿元,同比下降19.46%,毛利率下降3.32%。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它过去的财报中。2020年,除粮油系列外,品沃食品其他品类的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体毛利率下降4.37%。从渠道来看,其线上营收8.69亿元,同比增长20.23%;线下收入6.33亿元,同比下降3.53%。
股价下跌导致投资者不满[/s2/]
在业绩不保的同时,品沃食品股价的大幅下跌也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
2002年9月24日,品沃食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26.66元/股。2021年1月,品沃食品股价达到87.22元/股的历史峰值,此后多次波动。截至8月19日,收于36.36元/股,较峰值下跌近60%。
有投资者在今年4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提问,“贵公司近期股价下跌,说明市场对公司发展存在疑虑。你是否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振股东的信心?”一些投资者表示,品沃食品的股价持续下跌,并询问董事长王牧是否有增持计划。对于上述问题,品沃食品回应称“股价表现受二级市场整体走势等诸多因素影响。公司会努力做好管理,用更好的效益回报股东。”
在业内看来,品沃食品能否保持“德亚”牛奶的竞争力,弥补其他业务短板,将决定其业绩和股价。
尼尔森报告显示,2019年,德亚纯牛奶市场份额为1%,占进口纯牛奶市场份额的12%;德国酸奶市场份额为0.4%,占进口酸奶市场份额的89.2%;他们在纯牛奶和酸奶的整体市场份额为0.7%,占进口纯牛奶和酸奶市场份额的15.4%。虽然在进口乳制品方面保持着份额优势,但品沃食品提醒,进口食品行业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如果公司不能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强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现有优势。
从竞争环境来看,德亚牛奶目前的同类型竞争对手主要有纽迪希亚、蓝雀、倪萍河,而明治、全伟等外资品牌则以低温乳制品为主。除了加强新零售渠道的投入,品沃食品推出“德雅”法式有机牛奶系列,布局中高端市场,并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出高附加值产品,通过发展更多经销商和终端网点,快速下沉市场。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进口牛奶门槛看似低,其实利润薄。通常毛利在20%左右,净利润不到5%。一旦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物流成本、疫情等因素叠加,很容易产生损失。所以进口奶最大的出路在于数量。在进口高端奶源成本相对较低的背景下,德亚牛奶通过推出高附加值产品来稳定利润是对的。长期来看,新零售渠道的运营成本有望降低。但目前国内食品市场大打价格战,挤占了进口食品的消费,这可能是导致品沃非乳业务收入整体下滑的主要原因。
行业分析师朱认为,全渠道运营对品沃食品的渠道运营能力提出了考验,渠道费用也严重吞噬了其利润。品沃食品的问题在于,它无法像中国本土产品一样,针对不同的渠道推出不同的产品,从而导致不同渠道之间的冲突。以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渠道为例。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贴近消费者,购买频率高,流量大,但劣势在于对供应商的价格打压严重。因此可以判断,拼窝食品渠道高成本的现状还会持续一定时间,“规模效应才会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新京报记者于8月20日联系了品沃食品证券部电话,电话无法接通。截至记者发稿,采访邮件尚未回复。
新京报记者郭铁
编辑李燕校对刘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