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商贸城水晶批发(郭集福:结缘义乌20余年 依托市场“点石成金”)

个人名片

马来西亚商人郭继孚从2004年开始在义乌从事水晶贸易,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经商后积极投身于各项公益活动,先后获得西湖友谊奖、十大诚信外商、义乌助人道德模范、商城友谊奖等多项荣誉。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为“杨雷锋”。



郭继孚颁发了“西湖友谊奖”奖牌和证书

9月13日,受邀参加世界义乌人代会的外商代表之一郭继孚早早来到了欢乐湖国际会议中心。“作为一个新义乌人,很高兴能受邀参会。义乌的发展离不开所有为城市做贡献的人,我们也离不开义乌。这是一种对鱼和水的爱。这些年来,义乌对外商的服务越来越全面。大家可以得到国际上涉外调解组织和商人家里的帮助,也可以得到政府的很多照顾。能在义乌发展真是太好了!”

与义乌结缘20多年

郭继孚来自马来西亚的柔佛州。来中国之前,他在家乡开了一家“十佳书店”,主要销售书籍、文具、运动器材等文体用品,还经营副食、儿童益智玩具、水晶、宝石等。

上世纪90年代,和茶友聊天时,郭继孚第一次听说中国有个城市叫义乌,那里市场很大,各种小商品应有尽有。郭继孚想出了去义乌的主意。1999年,在朋友的带领下,他第一次来到义乌。下了火车,破旧的老火车站让他觉得“义乌应该是个经济不太发达的小城市”。但当他打车来到义乌第四代小商品市场——篁园市场时,他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当时篁园市场总规模达12.8万平方米,14100多个摊位,从业人员3万多人,市场成交额超过100亿元,主要经营日用品、针棉线带、鞋子、眼镜等。

“这么多人,这么多商品,市场上来来往往的人,买的送的,很热闹,很繁荣。”郭继孚回忆说,更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报出了各种买得起的商品。一开始只是在义乌走一走,看看自己的心态。结果,郭继孚不知不觉地购买了一集装箱的小商品。商品在书店上架后,两天内全部售罄。

此后,郭继孚每年都要来义乌多次,每次都要采购价值六七十万元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义乌市场的巨大商机。在义乌与马来西亚频繁往来的几年间,他也见证了义乌城市的快速变化。

全球客户的“城市”集合

在很多人眼里,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一个热门的创业平台。“在义乌,连石头都有机会发光。”郭继孚说,他在义乌的居民的创业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4年,郭继孚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四楼租了一间80平米的商铺,和哥哥郭纪军一起“试水”进出口生意。两兄弟把从广州购买的天然水晶洞放在显眼的位置。一个星期后,一个土耳其顾客看中了店里的水晶洞,一下子就买了下来。

2006年,郭继孚的业务逐渐步入正轨。他开始考虑直接从货源地巴西采购水晶洞,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此,他买了一本葡萄牙语教材,一边做生意一边自学葡萄牙语。一周后,他登上了去巴西的飞机。

在巴西,郭继孚雇了一名当地翻译,给自己进行简单的语言培训。后来,在翻译的帮助下,他成功地找到了水晶洞的起源。郭继孚在当地呆了一个月,一口气购买了25个集装箱的水晶洞穴。从未接触过进口贸易的郭继孚独自办理了海关手续,并成功将25个集装箱运回义乌。这批货很快就能卖出一个空。

同年,郭继孚创办的外商独资企业义乌付军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从事水晶洞的进出口贸易。“这是做生意的最好地方。如果你呆在店里,就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顾客。”郭继孚说,公司依托义乌市场的全球辐射力和完整的生产链,把南美人眼中的一块块绊脚石做成“彩色宝石”,销往全球500多家品牌珠宝商,实现了“点石成金”的跨越。

“企业的不断成长离不开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支持。”郭继孚说,当他决定在义乌出售天然水晶洞穴时,他被朋友们取笑。“浦江是人造水晶的原产地。邻近的义乌能卖水晶吗,能卖给别人吗?”但事实证明,郭继孚不仅成功了,还让这个水晶产业在义乌“生根开花”。

[/s2/]乐当公益“领鹅”[S2/]

在商业领域,郭继孚慷慨豁达;在生活中,他勤俭节约。

创业成功后,郭继孚开始回馈社会。2014年9月被任命为“建设美丽义乌促进会”副会长,向大众传递义乌正能量。2015年6月,义乌世界商人之家成立,他被任命为其旭日公益俱乐部负责人。

义乌水晶饰品批发

“在义乌工作生活,我觉得很开心。”郭继孚深情地说,“义乌这座城市培养了我,给了我创业发展的平台和机会。所以,我会积极偿还,尽我所能。”郭继孚特为公益活动设计精美徽章。在每场活动中,参与者都佩戴有活动内容和时间的徽章,作为传播美好的“种子”。参加的活动越多,获得的徽章就越多。郭继孚说,“我的‘旭日公益俱乐部’CEO任期三年,计划每个月举办一次活动。三年后,每人最多可以获得36枚由我设计的精美徽章。如果你省下设计费,你可以买更多的材料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在郭继孚的带领下,来自马来西亚、约旦、苏丹、叙利亚、新加坡、伊朗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加入了旭日公益俱乐部。截至目前,已经举办了100多场公益活动,直接受益人数超过千余人。从热情的“洋雷锋”到公益的“领头雁”,十几年来,郭继孚在义乌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原标题《义乌故事(51)》《:依托市场“点石成金”》,原作者吴和季。编辑肖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