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网最新消息:即日起,在微信聊天页面中打开电商外链访问功能,将外链复制到微信即可直接打开访问。并表示,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微信将继续推进与其他互联网平台的互通方案,积极落实与其他互联网平台的互通政策。
此消息一出,不禁让人想到今年的双十一。微信直接屏蔽淘宝购物车分享链接。站在腾讯的角度,可能不愿意把自己的流量分享给好友。那为什么现在它愿意打开屏障?
看到这个新闻后,笔者马上体验了一下。用户可以在微信好友或微信群的聊天对话框中直接分享淘宝商品的外部链接,在手机微信端直接打开淘宝商品链接,并返回淘宝首页对比选择其他商品。
选择商品后,用户可以直接在此页面进行商品结算链接。支付方式有花呗、余额宝、银行卡等。。
有专业人士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支付宝的互联互通主要依靠各大互联网的合作。虽然支付宝是一个基础工具,需要微信中的跳转链接来完成支付,但这说明支付宝可以使用微信的流量,已经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了。然而,真正的互联互通还需要一段时间。届时,所有支付机构和支付工具都可以开放其支付接口。
其实互联网的本质本来就是互联互通,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才能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追根溯源,微信与淘宝的“屏蔽战”始于八年前。
2013年,阿里表示这是出于安全考虑,防止微信的用户误进入钓鱼页面,被骗。如果他们想检查产品,他们应该下载淘宝APP。没过多久,腾讯直接封杀了淘宝下载链接的跳转,显示如果需要浏览,复制网址,使用浏览器,这就是第一轮封杀站。
第二轮是2014年2月,支付宝直接关闭微信商户接口,2015年,腾讯停止支付宝与QQ或微信分享新的红包功能。
事实上,今年以来,各大平台互联互通不断推进。淘宝和支付宝分别于8月和10月接入银联云,开始了线上场景的互联互通。阿里的各种应用也加入了微信支付;预计到明年3月,全国所有城市将实现全覆盖。
这说明不仅应用之间存在支付壁垒,其他外部链接的壁垒也会被逐渐打通。
流量变现时代,消费者使用手机只会越来越频繁。类似于“堵站”的操作只会限制自己的发展步伐。只有勇敢地打破“无形的墙”,他们才能带来更广阔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