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手段有哪些方式(三种职业教育平台型运作模式深度分析——学浪、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

编辑导语:现在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越来越多,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营模式。笔者选择了雪浪、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企业,简要分析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玩法、产品形态、营销手段。让我们看一看。



K12教育经历了近十年的探索,基本贯穿了大班双师直播课的产品模式。很多产品运营都是从k12转行到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赛道上现有“玩家”玩法的研究是进入职业教育的第一步。

本文选择雪浪、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企业,简要分析职业教育的基本玩法、产品形态、营销手段。

不同于其他从用户角度出发的逻辑功能或竞品分析,本文旨在通过现象分析总结几个企业职业教育的玩法、规则、优缺点,希望对初入游戏或正在探索职业教育模式变革的玩家有所启发。

一、职业教育常见的模式与玩法

1。在线职业教育行业常见的三种类型

1)流量为王

比如Tik Tok和腾讯。拥有可观的流量(或者依靠其他大流量平台导流),纯平台产品,基本没有自研内容甚至自营内容。

2)内容制胜的游戏性

比如传统的职业教育领域基本都是内容播放,比如中公、粉笔等。内容纯自研,有庞大的教研团队。教研内容和标准化的内容生成流程是核心竞争力(某种程度上类似于k12的好未来)。

3)中间区域

打法模糊或全涉,代表网易云课堂,毕。内容不是劣势,但在内容上也很难形成竞争力;有一定的流量,但是不能玩流量业务。

下图是第二类企业的详细分布图。越往左,播放流量越多,越往右,播放内容越多。



二、三大平台型职教产品的运作模式分析

基本信息介绍:



1.学习浪潮——基于流量的“纯工具”模式

1)学习浪潮商业模式

雪浪是字节跳动大立教育旗下的综合学习平台,覆盖了Tik Tok、广洲、西瓜视频等多个平台的大量用户。,并为知识传播者提供线上招生、课程交付、用户运营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2020年10月,项目成立,学习浪潮覆盖了包括新职业教育、职场晋升、生活兴趣、资格证等领域在内的上百门课程。

虽然雪浪上市时间不长,背靠Tik Tok这个流量巨大的平台,以及“内容创作者大扶持,免费抽成”的模式,在20-22年间发展迅速,21年底活跃用户数超过腾讯课堂(但据了解,从22年开始,雪浪战略定位调整,导致业务收缩,裁员等。想必很难盈利,内容付费的流量变现效率远低于Tik Tok的广告)。

不管怎么说,雪浪的商业模式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2)learning waves商业模式中四个角色的定位和关系

  • 用户使用Tik Tok和Tik Tok向用户推荐内容(知识和课程)。
  • 该组织在Tik Tok开设了UP main号码,并通过Tik Tok商店经营课程。Tik Tok扶持优质内容创作者,课程收入免抽(这里是题外话,业内只有Tik Tok能做到不抽;腾讯课堂平台抽取10%左右;网易30%-50%左右;喜马拉雅等其他大部分平台的30%-60%左右。平台的泵速率越低,平台支持的内容流就越少)
  • learning wave平台承载了用户在Tik Tok购物后的课程和服务。至少到目前为止,雪浪基本没有形成自己的用户流量和自我转化闭环,但还是一个学习工具(这是导流产品的一个难切,但似乎不是影响生存的大问题)。Tik Tok和雪浪用户的重合度高达96.5%,进一步印证了这个过程和关系链。
  • 3)Tik Tok用户经历的三个阶段

  • 触达阶段:泛知识短视频和泛知识直播,筛选潜在用户。
  • 转化阶段:店主与个人之间的窗口中商品推广、私信达成、粉丝群达成空
  • 阶级阶段:Tik Tok提供轻量级阶级能力,但路径长,体验差。平台鼓励用户在学习浪潮中完成学习过程。


  • 2.腾讯课堂——“纯平台”模式野蛮生长

    1)腾讯课堂商业模式

    腾讯课堂是腾讯推出的综合性在线终身学习平台,聚集了教育机构和教师个人,包括互联网课程、职业培训、考试考证、英语学习等领域。

    腾讯的课堂内容提供商包括教师个人和教育机构,也是纯平台产品/S2B2C模式。腾讯课堂本身不参与内容生产和运营。

    以下是艾瑞腾讯课堂的商业模式图:



    作者简化了一些内容,选取了核心角色和流程,画了下图。

    个人和机构入驻腾讯,主要是利用腾讯提供的课程工具、运营和营销能力(分发等。)和品牌影响力;同时还可以获得一部分腾讯课堂流量。

    腾讯的弱审核,强监管机构/老师。就是门槛低,但是监控严。入门要求低,大部分内容领域都有大专学历证书或其他资格证书(考研等专业领域会要求更严格的资格证书)。

    严格的监控主要体现在腾讯课堂制定了一系列奖惩规则和违规处罚机制。作为监控方(评委),平台会对课程进行多维度评分,如果分数低于某个数值,就会被降级甚至下架。

    腾讯为用户提供找课、买课、听课、客服的平台,但不提供课程运营和售后服务。个人/组织为用户提供销售、配送、信息、服务、运维等服务。用户需要找到自己的组织,而不是通过平台退订。





    2)腾讯课堂与Tik Tok的区别

    都是流量开发的教育平台。雪浪和腾讯课堂有什么区别?

    目前雪浪只是一个班级工具,很难找到和转化班级,无法形成内容平台。Tik Tok搭建的up主生态无法迁移到学习浪潮中,但腾讯课堂已经在QQ之外搭建了相对独立的创作者生态,虽然生态并不稳定(相比Tik Tok和哔哩哔哩的创作者生态,因为没有社群和粉丝效应,还很不稳定)。

    Tik Tok和雪浪的用户重合度高达96%左右;腾讯课堂和QQ的重合度只有64%。



    3.网易云课堂——「自学课程的皮肤其实是课程的核心」是本质还是平台?

    1)网易云课堂商业模式

    网易的模式相对更复杂多样,是自研内容(B2C)和平台内容(S2B2C)并存的模式。网易的爆款课程,客单价较高的核心课程,就是自研内容,也就是B2C模式。

    网易的自研内容分为自有讲师课程和合作老师课程,其中核心是合作讲师课程。比如网易爆款课堂:记忆训练是和卢菲菲老师合作的课程。

    营销手段有哪些

    考研课程还和汤驰、陈奇等名师合作(新东方早年培养的名师,大部分不在网易工作,有其他机构,但会和很多教育机构合作,一般不会独家)。

    网易自己的讲师也会研究自己的课程,比如一些数据分析方面的培训课程。

    网易自研的核心其实是“自营”,即销售运营工作由网易自己完成,而不是由课程创作者完成,避免飞单,有效贯穿从低客单价到高客单价的转化环节,同时做好社区服务,保证课程口碑、续费和推荐。



    把网易考研课程做成自学课程,主要体现在:

  • 核心内容来自外部老师。
  • 网易运营参与课程制作,在直播间的课件、视频、作业等内容上打上网易品牌,实现内容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化,保证竞争优势。
  • 运营、销售、班主任/导师/助教都是网易自己提供,避免飞单,保证服务质量。


  • 2)网易为什么要尝试将部分核心曲目(内容)打包成自营模式?

    猜猜原因:

  • 导师可以限制在其他平台的内容上,打造内容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汤池的课在很多机构,网易以考研课程为核心竞争优势,需要打造内容差异化)。
  • 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内无损耗运营。
  • 自主研发的品牌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
  • 版权无争议归网易所有,支持运营推广行动。
  • 生产和更新更有约束和保障。
  • 节约共享成本
  • 三、总结三种不同的平台运作模式优劣势和挑战



    1。学习冲浪

    1)主要优势

  • 教育领域的三大成本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流量/获客、内容研发、课程服务。
  • 内容覆盖在数量和类别上的自发优势。
  • GMV天花板巨大,这种模式有可能发展成为行业寡头。
  • 2)挑战

  • 真正能够支持和赋能up大师知识的实现,打造雪浪的品牌地位。
  • 用户对Tik Tok娱乐的感知影响付费内容的转化效率,以及与Tik Tok其他商业模式的PK(目前看来这条路已经走丢了)
  • 2。腾讯课堂

    1)主要优势

  • 内容研发和课程服务的成本都解决了。
  • 当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内容数量和品类可以成为优势。
  • GMV的天花板很大。
  • 2)挑战

  • 缺乏内容创作和粉丝运营生态,up主机粘度低。
  • 没有形成内容和用户认知优势,可能会被更大的流量平台取代。
  • 口碑挑战
  • 3。网易云课堂

    1)主要优势

  • 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课程研发的成本。
  • 自研内容有品牌和用户口碑的认知,有利于把各赛道头部大咖圈起来,形成正向循环。
  • 2)挑战

  • 温水煮青蛙容易,获客难,成长难,品类难,发展到一定阶段腹背受敌难。
  • 四、结语

    不同的模式是企业土壤基因、资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没有一定的优劣之分。新玩家要找到差异化玩法,需要找到占优势的赛道/品类(用户有一定认知+内容优势),然后慢慢扩大圈子。

    最后是个人想法。虽然公考等赛道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个人认为可能是下一个k12,国家监管之手也不远了,原因如下:

  • 花钱的教育都会管,考研是迟早的事,但打击力度不应该像k12那样一刀切。
  • 中国缺专业技术人才,不缺普通研究生。考研本质上并不能缓解就业压力。
  • 很多研究生都是适婚育龄人群,本质是人口问题。
  • 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空持保留态度,边走边看~

    附件:泛职业教育和内容付费领域的产品形态和矩阵



    注:[/s2/]橙色表示此功能/产品可用,颜色越深越符合此要求。

    本文由@盒子小迟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