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元宇宙”、“区块链”、“NFT”(非齐次令牌)、“云挖掘”等高科技概念受到市场追捧。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云挖矿”等高科技幌子骗钱的app。不法分子谎称APP科技含量高,赚钱效果好,吸引人,导致众多用户掉入陷阱,遭受损失。
躺着每天赚几万?谁在吹嘘“高科技”奶牛
记者发现,这类诈骗app有一些特点。
第一,都是打着高科技的幌子,蹭着高科技热点。记者发现,《农业X世界》、《X武神》、《殖民X星》、《币安XX》等多款疑似诈骗游戏,都使用了“元宇宙”、“区块链”等概念来包装自己。
记者发现,这类游戏和普通游戏一样,大多是网页版2D游戏。也很容易操作。按照经营者的介绍,意思是“购买相关工具”。点击按钮将游戏放置一段时间,即可获得“福利”。
“挖矿”APP用“云挖矿”的概念包装自己。“X Si矿存”APP宣称可以通过租用显卡的方式“云矿”。另一款“X步挖矿”APP自称“区块链+运动”应用,实现“云挖矿”的方式是用户每天行走一定步数。
二是都涉及非法发行、投机、兑换虚拟货币赚钱。记者了解到,《超宇宙区块链游戏》玩家需要购买“以太坊”、“AXS”、“WAXP”等虚拟货币购买昂贵道具,才能通过游戏赚钱。一些“挖矿”app往往会将某种虚拟货币“挖”成人民币。
记者注意到,在“农业X世界”中,玩家需要购买锯子、斧头、鱼竿等工具。每个工具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他们要把真钱换成虚拟币才能购买。“快挖矿”APP允许用户用“卷轴”换取行走步数获得领取“糖果币”的机会,然后通过将“糖果币”兑换成人民币来“赚钱”。
第三,都极力鼓吹“投资越大,富得越快”。在百度贴吧中,记者发现“元宇宙区块链游戏”的交流帖、教学帖、推广帖,很多都与用户如何通过游戏致富、发家致富有关。在QQ上,这类游戏交流群的用户多达万人。
网上也有很多宣传、教学视频鼓吹玩这种游戏可以暴富,其中“3天就能把钱拿回来”、“每天躺着就能赚7万元”、“客户资产翻倍”、“武力致富新方法”、“连锁游1号,跑不掉了”等内容反复出现。
谁在做最无情的游戏:非法的硬币发行,包装程序,骗人入游戏,收割利益
“我以前玩过一个区块链的游戏,叫‘幸运XX生肖’,上面说投资5000元,6天获得12%的收益。”浙江的张女士告诉记者,玩了4个月,游戏无法登录,输光了所有的钱。江苏的莫先生是“区块链宠物养成游戏”龙凤的玩家。只玩了3天,平台就关停了,他被骗了5000多元。
记者发现,“游戏”“挖矿”APP造假的背后,是一条“非法发币、包装手续、骗人入市、收割牟利”的黑色产业链。
"完成一次硬币发行需要6分钟."一位区块链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发行一种虚拟货币非常简单。在相关的非中心化交换平台,只需轻点几下鼠标即可完成,成本也不过几百元。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游戏“装备”而非虚拟货币行骗。
作为虚拟货币或“装备”的“包装”,“游戏”和“挖矿”程序也可以轻松购买。陕西某科技公司向记者报价:“超宇宙游戏”模板包括修炼、卡牌、合成、农场等,价格从15万元到40万元不等。
“分红鼓励用户拉人头”等手段是不法分子“把人骗进游戏”的重要方式。“X思矿储”APP的“推广奖励”承诺,用户每向好友推广一次APP,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提成。区块链游戏《幸运XX生肖》是指用户每向游戏充值1万元,可以返还300元给推荐人。
记者还发现,网上仍有不少“黄金工作室”声称可以帮客户托管资金,代打游戏。北京联通律师事务所主任丁表示,游戏开发商往往与吸引玩家“投资”的“黄金工作室”合作,以短期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大量玩家购买虚拟币参与游戏。
调查发现,这类app中的虚拟币大多是自制的“空气币”,其涨跌由不法分子控制。当资金盘子达到一定量,他们就会下线,跑路。
截至记者发稿时,交易平台内已有多款打着“元宇宙”、“区块链”、“云矿”旗号发行的虚拟币价格暴跌,“元安XX”游戏发行的BNBH币价格半个月内下跌约99%,几乎为零。
线上清场,线下封杀,一定要断骗子的根
“元宇宙的概念还没有定论。区块链技术本身就是为了多方参与监管,防止篡改规则。目前大部分所谓的区块链游戏只是打着区块链科技的幌子进行营销甚至诈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刘晓雷说。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镇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早就有规定,无论是通过“挖矿”还是其他形式的“挖矿”APP,只要有代币或者积分形式的所谓激励机制,并且通过货币或者金融实现交易的方式,就是非法集资或者金融诈骗,也构成犯罪。
刘晓雷等专家建议,普通民众应警惕这种新型欺诈行为,监管机构应改进监管形式,加大监管密度。
“这些违规游戏大多绕过游戏审核部门,隐藏在社交平台中,点对点推广给用户,很难被及时监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建议,网上执法部门应定期组织各相关网络平台进行自查自纠,封堵非法游戏的渠道,特别是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短视频账号以及涉及“炒钱教学”、“游戏暴富推广”等的社交群。
一些专家认为,由于目前相关部门对“数据或财产”等法律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在调查、取证、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治理效率。
黄镇建议:“加快对假币犯罪的司法解释,防止司法打击力度和标准出现较大差异。一旦发现可能涉嫌重大犯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司法机关要尽快调查介入,“打早打小”;对于跨国诈骗犯罪,要及时通过跨境司法介入和追逃。”
记者:蓝、胡娜云
编辑:Jevi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