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齐鲁一点记者郭春雨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社区团购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从互联网烧钱的疯狂结束,到现在,他们都走了:十家俱乐部大规模收缩;享受会议,转向零食赛道;橘色是莞城的不二之选;繁荣开始寻找新的方向...互联网巨头不怕试错,但对于追风的普通人来说,风向变了之后,他们的生活就彻底改变了。
密集的团购点
上午10点,各种社区团购平台都来送餐了。
3月6日,在济南高新区康虹路,超市老板王杰正在清点来自各个社区团购平台的菜品。和往常一样,今天依然只有30多单——大部分都是老客户下的单。过完年,客户中很少见到新面孔。
王杰凯的社区超市位于济南高新区的一个大型社区。该社区分为几个区,人口众多,对食物的需求也很大。社区团购最火的时候,离王杰家不到50米就会有一个社区团购点。
以前满满的货架现在空空空如也。
那是社区团购的“黄金时代”。作为社区团购的最小单位,自提点在地图上密布:在济南市区,各个社区的团购小程序被打开,400米内就有10多个自提点。山大南路历山路与山大路之间,沿街约1000米有三个自提点。在狼牙山社区,一个社区可以有20个左右的自提点。不仅便利店、超市成为取货点,改造后的车库、理发店、服装店也可以成为取货点。
与此同时,王杰的店铺开设了十社、盛兴优选、盒马、美团优选等多个团购平台在济南,一家公司同时服务四五家平台是很正常的,也是巨头争当掌门人造成的局面。
王杰觉得2020年年中是各个社区团购平台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各个社区团购平台的城市开发人员活跃在大街小巷,反复扫街,不放过任何一家便利店。基本上一个团购点开了,很快各个平台的人就会找上门来。听各组长门的开发人员都这么说过:“带一个组,多带几个,多赚点钱。”
这是互联网巨头加入赛道的时候了。
资料显示,2020年6月,滴滴的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上线;7月,美团推出“美团优选”业务;8月,拼多多“买多多”业务上线,盒马成立盒马优化事业部;10月,苏宁农场社区团购平台在北京上线。到11月,滴滴对社区团购没有上限,希望拿下市场第一。
除了社区团购赛道上的“新玩家”和“老玩家”,他们也插上了融资的翅膀。钱变成了数字,像滚雪球一样缠绕着社区团购的车轮向前滚动:第十家俱乐部拿到了阿里的融资,繁荣优选拿到了JD.COM和腾讯的投资;在同程人寿的背后,屹立着元和资本、祥和资本。
王杰记得,离他的超市不到一个路口的花坛角落成了取货点。
因为位置和客流,尚超的老板是“最好的领导”
“黄金时代”烧钱
到时候,当团长真的能赚钱。
“最赚钱的不是佣金,而是人头费。”王杰告诉记者,当时各个平台都在疯狂拉人,建群,拉人下单都会拿到“人头费”。王杰动员身边所有能动员的亲戚朋友同事在不同平台下单,一个账号在所有平台重新开,赚取平台的“人头费”。赚多了,光是“人头费”一天就200多块钱。
“我们超市也卖菜,我就把朋友点的菜直接在我超市卖了,相当于淘宝的‘刷单’。”王杰说,据他所知,当时基本上所有的代表团团长都会用这种方法赚钱。那时候各个组都很热闹。“夜里12点,新闻还是通过屏幕发过来的。”
“烧钱扩张”,这是外卖、打车等软件的方式。以前每次都试过,同样的套路又在社区团购平台上演了一次。当单量成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时,很难知道这些暴涨的单量中掺杂了多少水分。
王杰记得当时佣金最高的平台是十社,最热闹的平台是十社。这个2018年起源于湖南的社区团购平台,曾与繁荣优选、同程生活一起被称为社区团购的“第三集团”。平台上一些热门菜品的订单量甚至可以达到一万多单,各代表团团长对拉10会的热情最高。王杰在10俱乐部的月销售额基本都能达到万元以上。
作为整个社区团购的“神经末梢”,团长们口袋里响着冲币,平台背后的互联网公司老板们一路唱着疯狂融资。资料显示,同程人寿自2018年成立以来,八轮融资总金额已达19亿元;优选D轮融资达到30亿美元;2021年第二季度,美团在社区团购新业务部分烧掉了92亿人民币。
在成捆的萝卜和卷心菜上,巨头们设定的目标是雄心勃勃的:繁荣的首选目标是每天2000万订单,美团选择了下一个新年每天1亿订单的目标,购买更多食品的高管们设定了1500亿年的GMV。为了达到这样的单量,互联网重复的桥段再次上演:烧钱,用最快的速度碾压对手,只要能独占赛道,钱就花得值。
“无门槛”嘉年华
所有人都认为这个行业处于最佳状态,并且会继续做得很好。
在“每人一块钱”的疯狂中,路人纷纷跟海,从普通顾客变成了团长。
住在济南市中区的孙夏于2021年上半年加入了代表团。在此之前,她对社区团购的了解仅来自于“秒杀”,即平台每天都会推出一些特色菜,有时运气好还能“一分钱抢6个鸡蛋”。
取货的时候遇到了前来卖货的平台工作人员。出于好奇,她问:“我可以当团长吗?”在对方的热情鼓励和“不需要囤货、不需要投资”的保证下,孙夏成为了领导者。因为她没有自己的门,小区物业不允许她私自开店。孙夏租了一个车库,从二级市场买了一些货架和菜篮子,简单地改造成提货点。
在孙夏“入园”之前,小区里至少有三个小区团购点,她都是从那里买东西的。
孙夏回忆说,她当了团长后,上门发展的工作人员会过来发一些易拉宝之类的资料,吸引路人入群,她也在小区业主群里反复发消息吸引人头,只要入群就会发小礼物。大概花了一周时间,拉起了三组,每组100人以上。
“进群的人多了,订单少了。”孙夏说,“靠人头赚钱的好日子”没过多久,他就发现各个平台悄悄降低佣金,人头费减半,活动奖励变得很少。不仅如此,平台上的单品种类也在减少,从几千种减少到几百种甚至几十种。很多商品一打开就显示“正在采购中”,也就是暂时缺货。
平台上的物品种类也在减少。
采访中,孙夏打开了几个平台的后台,看着这一天的单量。一个平台只有2个订单。
当数量减少时,代表团团长的佣金也减少。以前的清单会显示每个产品的价格和团长对应的提成,现在这些都被隐藏了。孙夏甚至不知道很多平台的佣金应该看哪里。“车库是5月份租的,我准备一直退到5月份。现在一个月挣不到1000块钱,光努力是不够的。”说到这,孙夏有点生气了,她的声音提高了很多。“之前他们(促销员)说要送包,后来连包都不送了。我需要一个塑料袋给自己装一盘菜。”孙夏说,摇晃着她手中的塑料袋。“我用的包都是五丝厚的,批发一个要8毛钱。一个菜要8毛钱。”
社区团购遇冷,账户里的钱是最直接的体现。
“账面上的数字看起来不错。其实很多都是我们头头自己的账单,拼命向身边的人推销客户。“在王杰展示的客户端上,我们可以看到,2021年4月,他在第十俱乐部的月销售额是12213元;5月份销售额降到8600元不开票。9月份没有开票和拉客。单纯依靠客户自主下单,销售额直接跌到了2041元。随后几个月,销量持续走低,到2022年1月,销售额仅为398元。不仅如此,本该给各代表团团长定下的提成也迟迟没有着落。
与订单量锐减密切相关的是第十家俱乐部资金链断裂的消息。2021年夏末,十会爆发大规模裁员,长春、南宁、青岛、漳州、福州、哈尔滨等城市的供应商陆续接到当地电网仓库即将关停业务的通知。
一个小组长的手机显示,十个小组的数量越来越少。
从风口落下
齐鲁晚报·齐鲁一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的团长都是兼职,自己有店铺,团购只是副业。随着社区团购的逐渐没落,对于他们来说,无非是多挣钱还是少挣钱的问题。
但是,对于已经冲刺加入社区团购这个轨道的人来说,坚持下去可能看不到希望,放弃就意味着失去太多。
作为十社的供应商,老冯还记得那段“货物如流水般送来的日子”。那时候的社区团购,热闹得像“花团锦簇,火上浇油”。谁也想象不到,有一天,发不出工资,发不出工资。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十联的业务在国内很多地区发生了变化。广东、福建、上海的业务陆续关停,山东只剩下济南。对于这一点,十联总部的答复是“战略调整”。从10月份开始,他已经停止向第十集团供货,但仍有5万多元欠款。
“我还比较小。我觉得集团里负债超过10万元的很多。”老冯说,之前集团里的供应商已经商量好去第十集团总部收账,但是没有参与。第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欠多少钱,出门的车费和误工费也就几千块钱。然后就觉得“丢人”。“朋友都知道我做这个团购,水多的时候一个月就要10万。现在出去拉横幅都不好意思。”
王杰整理社区团购订单
同样是被社区团购“忽悠”了。老张作为格子仓的运营者,属于团购负责人的上层——平台从供应商处订购的商品,先运到中心仓,再配送到各个区的零散格子仓,再送到各团负责人的自提点,最后交给客户。在小区团购最火的时候,老张几乎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了格子仓的建设上——找到合适的仓库当天,不还价直接签约,然后以每月9000-12000元的高薪雇佣了5名司机。
当时暴涨的单量就像夏天的雷雨,在极短的时间内,催生了格子仓,像蘑菇一样,一层又一层。
“每天收到的推送就是筹到了多少钱。当时大家都觉得上市很快,等公司上市了,还是可以买原始股的。”面对采访,老张不想多说什么,只是反复说,“不光是我,大家都这样。”
各路人马打着淘金的主意加入进来,希望借着巨头们吹起的风口一起赚钱。但是随着一个又一个头部公司的倒闭,这个行业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供应商了,每天四五百单的量已经支撑不了老章的格子仓运营了。只有两个司机被辞退了,老冯一个月前开始在网上转让他的格子仓——转让岗放出来了,还没人接手。
调整和回归
即使在最火的时候,社区团购也早已陷入了“越卖越亏”的怪圈。
“一毛钱买鸡蛋”、“1元钱买一盒牛奶”等“秒杀”活动让社区团购的整个商业逻辑变得紊乱。2021年3月,因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橙心优选、买多多蔬菜、美团优选、十个俱乐部、食享俱乐部等5家社区团购企业进行行政处罚,罚款总额650万元。
2021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对第十集团罚款150万元;6月,美团等平台再次收到整改要求,其中美团“一分钱一分货”产品被要求下架,其他平台则要求继续收紧补贴;9月,市场监管总局再次提出严厉查处社区团购领域低价倾销、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随着监管的进一步收紧,社区团购赛道上的玩家在减少,但作为商家,社区团购“不赚钱”的时间有点太长了。
根据滴滴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滴滴第三季度净投资亏损为人民币208亿元,主要是由于2021年第三季度橙心业务的不利变动,相比去年同期盈利人民币8.3亿元。此前,滴滴在提交招股书时表示要拆分橙心。
此外,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一季度,美团优选新业务亏损达80.4亿元,亏损同比增长489.9%。第二季度亏损达92.4亿元,同比增长532.9%。第三季度亏损达109.1亿元,同比增长437.5%。
一位顾客正在寻找他自己的订单。
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拿到融资的创业公司,不赚钱可以坚持一段时间,但一直不赚钱就足以拖累信心。
另外,社区团购买的商品质量一直为人诟病。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社区团购确实方便,但是质量一直不好。”孙夏说,该集团购买的蔬菜往往营养不良,质量取决于运气。有一次,我买的白菜一半是虫洞,一半袋子是泥。这种高质量的食物我不会自己从市场上买。“团购的半价牛奶,往往快到保质期了。只能说一分钱一分货。”
王杰还抱怨社区团体购买的菜肴质量不好。他还在自己的店里卖蔬菜。通过对比团购的蔬菜和店里的新鲜蔬菜,就能看出是好是坏。“毕竟团里买的菜都经过好几手了,很难保鲜。”
如今,社区团购的大潮已经退去,只有曾经把所有希望都倾注在资本转换轨道上的普通人在裸泳。
格子仓老板老张最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十社可能再获得百万融资”的消息。已经建好的格子仓依然没有转手,他心里还有一丝微弱的希望:也许还能重燃?
然而,与仍在社区坚持团购的“主角”相比,很多“观众”已经离开。曾经沉迷于各种群“秒杀”的小丽,现在基本退出了所有群,原因很简单,疫情控制得当,进出菜市场和超市方便,实体店的商品质量更好。“网购也很方便,比社区团购方便。社区团购还得自己拿,网购可以直接寄回家。”小丽说,“有时候逛菜市场、逛超市也很开心。”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