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廖洋
吴19岁跳《花样年华》。到现在,这部剧还是很新的。时光飞逝。”《花样年华》已经七年没有上演了。我们不能丢了这些戏。”2月22日,在上海芭蕾舞团演出季新闻发布会上,上海芭蕾舞团团长李丽欣说。
上海孕育了海派芭蕾,滋养了海派芭蕾。上海芭蕾舞团自1979年成立以来,积累了170多部上海芭蕾舞团的代表作品。今年,上海芭蕾舞团特别推出了海派芭蕾演出季。首次从剧场库中遴选出11部经典、现代、当代、红色佳作,在全市七大剧场轮番上演。演出总数将超过80场,是往年的近两倍。
上海芭蕾舞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演天鹅湖。本报记者丁孝文摄
上海的演出场次比往年翻了一番
在11部戏剧中,有革命性的海派原创《白毛女》、《闪闪的红星》和《宝塔山》,有海派创新的《花样年华》和《凯尔波罗》,有世界文学经典《茶花女》、《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海派演绎,有芭蕾舞巨作《天鹅湖》、《吉赛尔》、《胡桃夹子》的海派演绎。
自2月起,11部话剧的80多场演出将依次在上海大剧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文化广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保利上海城市剧院、上海保利大剧院、奉贤九叔未来艺术中心上演。
作为第38届上海之春的剧目,《无国界之旅》、《闪闪的红星》和《宝塔山》将于5月分别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保利上海城市剧院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
即将举行的《无国界之旅》首演,灵感来源于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艺术经验,由丽丽欣担任总导演,上坝首席演员、艺术创作部总监吴担任导演。以诗意的结构,融合新古典芭蕾与当代芭蕾的舞蹈语汇,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视觉,将塑造一个充满叛逆与创新个性的青年艺术家形象。
“风格各异的剧那么多,跨度挺大,难度挺高。《花样年华》这样的舞蹈方式和《闪闪的红星》完全不一样。”丽丽欣说,“如果有演出季,有演员跳舞的平台,他们就会进步,我们就能培养出好演员。不跳过主角,就要训练他们跳。如果你跳过了主角,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跳得更好!”
包括17岁少男少女在内的上百名男女演员将披挂上阵,每部剧安排3-4对主演。丽丽欣发现最近吉赛尔的四对主演每天都在争时间和教室,“因为古典芭蕾是有门槛和标准的。”
“这些戏得演得好,跳得好,才有市场。我们今天要下大力气敲响警钟。”丽丽欣说,今年上坝将在上海演出80多场,比往年增加近一倍。目的是让更多的上海本地居民走进剧院,欣赏上海芭蕾舞的美。
此外,上坝还将送部分剧目到长三角地区、革命老区南昌、江西、北京、天津等城市,与各地观众分享上海芭蕾文化。上海等地游戏总数达到130场,创历史新高。
上海芭蕾舞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演《花样年华》。本报记者丁孝文摄
台柱吴领衔9部剧
作为上坝的首席演员,“台柱”吴将在新演出季领衔九部剧。
“幸运,很幸福,一年主演9部剧,不是每个演员都有这样的机会。辛苦是肯定的,但是我觉得更开心。能够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主角,不同的人生,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从19岁主演《花样年华》开始,这些不同年代创作的剧目几乎贯穿了吴的舞蹈生涯。
由中国和法国艺术团队共同创作的现代芭蕾舞剧《花样年华》描述了一个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石库门街头的爱情故事。这部剧的编舞突破了传统芭蕾的审美,更注重男女主角的内心矛盾和老上海风情的演绎。
吴生还记得自己在《花样年华》里的青春模样。“我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导演所有的处理和细节。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明白了导演的高明之处。所以我一直很期待《花样年华》的舞蹈,因为每次都有新鲜感。”
只是他并不总是扮演常欣。这几年,吴每次演《花样年华》,总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很难快速从角色中走出来。这种困境也出现在戏剧舞剧中,如《茶花女》、《哈姆雷特》等。“我真的完全沉浸在角色中,走不出来。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更快的入戏,而不是更快的入戏。”
演了9部大戏,吴也不担心会受伤。“现在我们的安排和训练都很科学,后勤保障也很到位。这么多的戏和表演,绝对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不仅是一名舞蹈演员,吴在新的演出季中还有另一个角色是编舞。即将首映的《无国界之旅》见证了吴从舞蹈演员到导演的转变。然而,他很谦虚。“很多改变是需要积累、沉淀和磨炼的,不是突然的改变,而是一段很长的时间。”
这一年也是吴的本命年。作为一名36岁的舞蹈演员,当吴灿·胡绳跳上舞台时?
“我自己也在问这个问题。到了我这个年纪,还得再跳一次。每天的付出和时间都比年轻时多了很多。我挤出很多生活时间和休息时间来保持我的表现。”吴生告诉记者。
编辑:陈
校对: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