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闯新路的意见》,赋予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战略定位,指明了“统筹国内国际市场资源,统筹开放通道和平台载体建设,深入推进制度性开放,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升级版”的方向路径, 为贵州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贵州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后发赶超的战略支撑,着力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站在新的起点上,贵州将继续把扩大开放作为闯新路的战略突破口,扩大开放深度,促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畅通对内对外开放通道,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加强区域互动合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和便利。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需要大力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最直接的就是加快企业服务,减少环节,降低成本。
贵州将推进与东盟和南亚在交通、水利、能源、大数据、教育、农业、工程承包等领域的合作。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和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改革试点。推行外国人办理工商登记服务、税务服务、签证服务、外国专家服务一站式服务模式,提供法律、海关、涉外金融等专项中介服务。深入实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研究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完善外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和重点外资企业服务机制。
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研究制定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国际数据港建设的工作方案,重点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提供数据服务,推进跨境数据处理应用,把贵阳建设成为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实施外贸、外资、跨境电商倍增行动计划,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海外仓等新业态,实施“沙盒监管”模式。建设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贵阳、遵义),深化遵义、安顺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加快贵阳、遵义、黔南等国家外贸转型基地和贵阳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
探索在特定服务领域放宽自然人流动模式下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的措施。允许海外专业人员根据相关要求获得特定开放领域的国内职业资格和就业机会。加强贵阳盖茂铁路海关监管工作场所与沿海、沿边、沿江口岸的合作,积极推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加快机电产品、绿色低碳化工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出口。
对内对外开放渠道畅通。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需要发挥贵州的区位优势,构建高效、通达、功能完善的开放通道体系。
贵州将争取国家支持,尽快启动渝贵高铁前期工作并组织实施。2022年,启动贵广铁路升级改造工程,启动铜仁至吉首铁路建设。适时开展兴义-永州-郴州-赣州、泸州-遵义、盘州经六盘水-威宁-昭通等铁路前期工作。研究建设遵义至贵阳至柳州至广州港、深圳港、北部湾港的重庆铁路集装箱货运走廊。加快蓝海、沪昆等国道繁忙路段扩能改造,研究推进厦成、杭瑞、荣遵、桂阳环线等国道扩能改造。积极开展与周边省份的公路通道工程建设,加快打通省际瓶颈。推进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航道升级改造,稳步实施乌江林思、沙沱、红水河龙滩枢纽千吨级通航设施工程,推进望谟港、亳州港等港口建设,打通长江以北、珠江以南航道。加快贵阳、遵义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贵阳区域枢纽机场功能。加快威宁、黔北、盘州等支线机场建设。推进通用机场有序建设。“十四五”期间,预计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增速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需要以开放平台为重要突破口,打造引领贵州对外开放的强劲引擎。
贵州将加大贵阳航空空口岸开放力度,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加快遵义新洲机场、铜仁凤凰机场等港口建设。推动广州港、深圳港、北部湾港在贵州设立无水港。不断完善综合保税区、高新区、经开区、临时空经济区等开放创新平台功能,促进平台协同发展,打造对外开放引擎。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展会活动的影响力。高标准、高水平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加快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举办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大会。
加强区域互动与合作。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需要加强区域互动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贵州将深入落实粤桂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探索“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大湾区R&D+贵州制造”等合作模式,推动粤桂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建立协同投资、协同运营、互利共赢的利益共享机制。研究落实相关专项规划和政策,支持黔东南州黎平、从江、榕江建设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强与沿江其他省份在环境污染防治、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与相关省市落实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参与长江上游四省市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和市场一体化体系建设,共建生物医药和生态旅游合作区。加强与长江中游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在能源、旅游、装备制造、新材料、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设锰深加工等新型产业基地。完善与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在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机制。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交通、能源、大数据、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深入实施渝黔省市合作框架协议,支持遵义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先行示范区,推进成渝高铁经济带建设,共建川渝黔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加强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合作,建设渝贵页岩气开发基地,加强煤炭、电力、铁矿石等资源开发合作和产业升级。加快桐梓重庆工业园建设,打造承接川渝产业转移示范区。
全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贵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22年,贵州将牢牢把握国家重大政策机遇,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形成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资料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