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I财经社李晶
编辑|杨杰
前几天,一个23岁的女孩在马车里搬家时死亡的新闻出来了。据公开报道,23岁的湖南女孩车女士,于2021年2月6日晚9点左右上了一辆货车的车皮,但当晚在途中跳下车,送医后不治身亡。2月21日,货拉拉发布事件说明,称公司已成立专门团队负责此事,平台不会回避此次事件中的责任。
在该微博上,一名用户以车女士弟弟的身份发布了一篇文章,称货拉拉的货车在途中发生了三次偏离,并表示当死者家属询问车内是否有音视频资料时,货拉拉工作人员回复称车内没有音视频设备,货拉拉App没有音视频功能。
今年1月,据媒体报道,货拉拉正在进行15亿美元的F轮融资,估值100亿美元,由红杉资本中国和高瓴资本领投。2020年底,货拉拉刚刚完成E轮5.5亿美元融资。报道还称,cargo Lala正在为今年下半年的IPO做准备。然而,F轮融资一个月后,货代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拉拉平台对司机和车辆监管的缺失也凸显出来。
2020年,同城货运一度成为新的风口。除了货拉拉,滴滴还推出了货运业务,并在今年年初宣布完成15亿美元的A轮融资。平台满帮集团也获得17亿美元融资,进入同城货运市场。但货拉拉事件也给同城货运市场敲响了警钟。
平台和驱动只是“合作关系”
据公开报道,事发后,车女士的家人并未与货运女孩达成协议。2月21日,货拉拉发布声明称,“货拉拉绝不回避平台在此次事件中应承担的责任。”但车女士家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货拉拉的回应闪烁其词,协商未果的原因是其拒绝承担任何责任的态度”。
车女士家属表示,对车女士在拉货过程中“为什么司机多次偏航,开到偏僻路线”感到不解。据了解,货代服务会提前在手机上填写出发地址,收费也会在收费标准中包含里程,司机要按照既定路线行驶。而车女士的货车司机“没有走货运拉拉平台推荐的路线到林峰路,而是走岳麓大道到下望龙路,然后频繁绕道到屈原路”。
据车女士家属介绍,涉事司机“在路上有一定情绪”,因为车女士通过平台支付了39元,平台给司机补贴了12元。“在一个省会城市跑了一圈,车主可能觉得真的没赚到”,涉事司机曾向民警表示,“因为没有帮忙搬东西,所以没有借口要求额外的钱,上车后有一定的情绪。”
与此同时,车女士的家人在微博上表示,货代回应司机端没有相关的录音录像设备和措施,这无疑为解决家人内心的疑惑增加了障碍。
目前,此事件仍在警方调查中,但货拉拉平台对司机和车辆的管理是否到位,引发了外界大量质疑。
那么,它的司机和平台货代是什么关系呢?2月22日,艾财经致电霍拉拉全国服务热线官方客服,客服人员回复,“司机和我们是合作关系。”
货拉拉官网显示,对于司机来说,货拉拉平台的优势是“订单多,收入高,回报少空司机加入平台的流程如下:下载APP,注册账号,接单,审核,培训。告诉客服AI财经社,应聘货运汽车驾驶员需要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从业资格证、道路运输证等五证,只需要去分公司培训“几个小时”,考试合格后就可以上岗。
关于司机的收入体系,上述客服告诉AI财经,“看司机接的单,比如100元起接的单。这100块钱是司机的,但平台会从中收取15%的信息费。”即一个订单的成本只有85%属于司机的收入。客服表示司机可以24小时随时接单,具体取决于自己的时间安排,但否认司机是平台的“正式员工”,并强调:“我们是信息服务平台,我们(和司机)是合作关系,我们给司机提供订单。订单完成后,司机的账户经过电脑程序审核后可以提现。”另外,平台不会给司机提供五险一金。至于和司机签什么样的合同,客服只说“具体以登记(情况)为准”。
【/br/】拉货平台司机收入也不稳定。2019年7月,货拉拉发生“东莞司机群体维权”事件,起因是货拉拉突然调价,被部分司机质疑“没钱赚”。2019年6月,货拉拉泉州公司也因运费下调遭遇司机集体维权。
司机和用户之间的摩擦经常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司机和用户之间的摩擦也经常发生。艾财经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在3265起涉及货运司机的投诉中,内容包括“货运司机携带的产品损坏,拒绝全额赔偿”、“货运司机服务态度差”等。也有很多司机投诉,比如认为平台“随意扣司机行为分”等等。
2020年5月,还曝出有用户利用货运平台叫车搬家,司机索要不到两公里的5400元高额手续费。投诉后客服回应称,用户下单时只支付了里程费,不包括停车费、高速费、手续费和超时等待费。手续费没有统一标准,需要和搬运工协商,称用户“炒作”。事件发酵后,货拉拉平台也发表声明,称向用户道歉,做出赔偿,清退司机,严惩客服。
【/br/】货拉拉在声明中还表示,将完善系统,在楼层手续费之外,设定平手续费的平台标准。但仍有用户表示,这种没有标准的私自收费行为依然存在。
一直使用货代搬家服务的庄女士告诉AI财经社,她是去年10月份使用货代的平台搬家的。她提前告知平台和司机既定路线和行李数量,并在手机上支付了187元费用。但在搬家中途,司机说要多交钱,理由是车过不了一些路段,需要绕道加钱。无奈之下,按照司机的要求,庄女士在司机的个人微信上再次支付了几十元。
庄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一位百度贴吧用户曾在2020年6月11日发帖称,自己在深圳搬家时第一次使用货代,叫了一辆小货车。按照5公里路程,平台收费30元。他的行李不多,只有一个行李箱,一个电风扇和一些杂物,但到达目的地后,司机却毫无理由地要求额外收费220元。也有网友发帖称,已搬家找卖家,事先约定好费用,但“东西卸了一半就要钱”。
【/br/】对此,货拉拉客服表示,平台不允许司机违规。只有当客户在手机上填写订单出错时,比如实际上是六楼却移动到了四楼,才会对用户多收费;只要用户提前填表,双方都同意平台“不会在线额外收费”。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尤其是司机用个人微信二维码收费,用户可以拨打客服反映。
货拉拉急需抓漏
货拉拉天使轮的投资方资本的多次强调,货拉拉的创始人兼CEO周“非常聪明”。《中国企业家》曾经报道过,周在贝恩咨询公司做了三年的顾问。从这家咨询公司辞职后,他成为澳门赌场的职业德州扑克玩家,做了七年的“职业赌徒”。这也成为他成功创办货拉拉的基础。2013年,周从打牌赢来的钱中拿出1000万港币,创办了货拉拉,次年开始进军内地市场。
AI财经社查询天眼查APP了解到,2015年3月,货拉拉获得10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清洁资本、极客邦创投、零壹创投、概念资本等。同年9月,又获得概念资本、清洁资本等1000万美元Pre-A轮融资。
货拉拉最新融资为F轮15亿美元,投资方为红杉资本中国、高瓴资本、于波资本等至此,货拉拉已完成八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24亿美元。
据货拉拉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9月,货拉拉已覆盖中国大陆352个城市,月司机48万,月用户720万。
2020年2月,周曾表示,公司“没有IPO计划”。他的理由是想做一件长期的事情,“我们希望十年内不要上市”。但随着货拉拉的密集融资,关于货拉拉IPO的猜测一直不断传出,但货拉拉并未对此做出回应。
北京律师事务所贾娜律师对艾财经表示,为了自己以后更好的发展,货拉拉还应该对在货拉拉签单、接单的司机提出“更多要求”,但至少目前货拉拉还没有这样做。究其原因,Jana认为是因为平台“门槛越高,客户数量越少,利润越低”,所以平台往往会选择降低门槛,降低准入机制来增加司机的数量和数量。
【/br/】作为一个信息匹配平台,货代和搭便车的商业模式是相似的。平台虽然收取信息服务费,但对乘客的安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Jana表示,当热点事件爆发时,舆论监督会让平台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软件,比如设置“一键报警”按钮。不过,关于货代未来是否会升级的问题,Jana表示,这与货代平台和司机的关系有关。从劳动法的角度来看,货拉平台不是司机的雇主,司机也不是平台的员工,货拉平台对司机没有管理权。因此,在这一事件中,“最大的责任是道德,其次是管理责任而不是法律责任”。
但是,平台的监管责任不能丢。对于货代来说,加强对司机和车辆的管理,既能保障司机和乘客的权益,也是货代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货运拉拉并不是唯一一个被资本青睐的同城货运平台。曼邦集团是一家被称为中国“货运优步”的智能交通平台,成立于2016年10月,于2020年11月获得软银愿景基金、红杉资本中国、高瓴资本、Sumi资本和腾讯投资的约17亿美元融资。曼邦也被传将于今年下半年IPO,但该公司对此消息未予置评。
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也将影响同城货运行业的未来发展。如果行业的每一次更新和进步都需要“出血”来督促,那代价就太高了。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