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用户进入了微信灰测名单,这意味着他们看到的微信可能有两点和我们不一样。一是视频直播号有独立入口,二是“附近的人”已经从发现页面消失。
前不久,视频直播号播有了独立入口。我们在灰色测试版本中发现,“附近”入口最大的变化是“附近的人”不再拥有这个入口。灰色用户只能通过搜索来使用这项服务,但它已经发现页面上没有固定的条目。
近日,进入微信灰色测试列表的用户告诉感知计划,他们的微信发现页面又出现了附近人的入口。
在“附近的人”这个入口走向线上线下之间,也可以看到微信近年来对LBS社交功能的探索和摇摆。
▲在最初的灰色测试版本中,附近的人已经从发现页面中消失了。点击左边的直播页面,点击右边附近的页面。
微信「附近」,尝试不少,成功很少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
“附近的人”是微信最早的LBS社交功能。外界通常将此视为微信成功的要素之一。它的存在确实帮助早期的微信提高了活跃度,但这其实不是微信1.0的基本功能。
2011年5月10日,微信2.0版本推送。该版本中最值得关注的功能是“查看附近的人”,一个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功能,让微信也开启了一个新的社交时代。现阶段微信也从400万用户增长到2000万用户。
▲微信初步查看了附近人的功能。
对于早期的微信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功能。然而,微信成为“连接一切”的国民应用后,在探索LBS的社交功能方面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可能和街坊消失有关。人类学家向标在《十三邀》中说,当前社会本身存在一种就近消失。互联网的发达和便捷也导致了城市生活的一定封闭性。人们对邻里的需求越来越少,认知急剧下降,探索欲望降低。
▲向标谈附近失踪。图片来自:十三张请柬
在这种环境下,除了目的性最明确、与性密切相关的社交应用,社交应用LBS的探索都不能称之为成功。
除了附近的人,微信其实在摇一摇、看一看、插一插中尝试了各种LBS功能。这些尝试为微信提供LBS服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新的内容呈现形式。
▲抖抖当年的周边。
2015年,微信想用LBS来缓解用户难以找到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和商家难以传播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矛盾。为此,他们推出了“抖周边商业平台”。当然,这种尝试并不成功。在商务平台周围摇一摇,原来的官网已经不存在了。
摇周边是微信线上的新功能,为线下商家提供近距离连接用户的能力,支持线下商家向周边用户提供个性化营销、互动和信息推荐服务。
2017年,小程序正式上线,也承载了对微信LBS功能的更多期待,比如微信小程序页面顶部的“附近的小程序”入口。
2018年,“附近的小程序”也迎来了重大的功能更新,增加了服务分类的快速导航。附近的小程序统一显示在标准业务页面上,用户可以手动修改位置。
但你想想自己对小程序的使用习惯,也能知道“附近的小程序”在LBS探索上是否成功。
▲附近的小程序
看一看。在2018年的改版中,还增加了“附近的人都在看”的专题栏目。我这里上班推荐的是互联网资讯,硬件评测,八卦。到了下班的时候,这些推荐就变成了美食推荐,所在区域的信息宣传,鼓励工作者的鸡汤文章。
现在,“附近的人在看”这个栏目类别已经下线了。
▲附近的人都在看。
2019年,微信开始在广州测试新功能“附近的餐厅”。这更像是美食版的小红书,但有了社交关系链的产品形态,其推荐的餐厅都是围绕着社交圈的。然而,这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一年半后,“附近的餐厅”下线,这次探索失败。
▲附近的餐厅
后来,腾讯智慧零售团队在微信上推出了基于LBS的小程序“转转”。用它连接线上线下,推荐附近的商品品牌,帮助顾客找到合适的店铺度过闲暇时光。
然而,2019年10月,“转转”更名为腾讯智慧零售,原有的LBS探索几乎消失,成为更传统的线上种草平台。
▲散散步。
「附近」的消失,更高效的产品替代LBS是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过渡的最大变量。用户动了,服务、消费、种草也动了。当时大众点评、腾讯、百度、阿里等公司在LBS服务上做了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但那些尝试不能说不成功,但与其他模式相比可能效率不够。
美团点评是中国互联网提到LBS服务不得不提的一家公司。即使和一些依靠附近陌生人匹配的社交应用相比,美团点评依然是最成功的案例。但美团在多年探索中积累的业务资源,很难被其他平台模仿。当LBS服务提供的店铺不全时,这项服务就会打折扣。
▲美团线下布局更多。
店铺不全的影响就是用户少了。这个入口引流少了,商家就缺乏入驻的动力。
我们采访的订餐蛋糕平台CEO沈告诉我们,订餐蛋糕平台从附近的小程序获得的流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他看来,“附近的小程序”更像是一个黄页,而不是美团这样的聚集本地生活服务的平台。
没有搜索,没有好评率,只有距离。这样一个完全按照位置排序的“黄页”产品,对商家和用户都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在流量入口无法承载量的情况下,商家也开始寻求更高效的产品替代方案。社区、搜搜、广告,甚至更传统的短信触达,都取代了商家对微信LBS服务的期待。
LBS餐厅、文章、商家优惠信息等服务也被更符合用户习惯的产品所取代。这些尝试就像微信上的“附近的人”的效果一样。一开始确实帮助平台获得了大量的流量和粘性,但那是一个粗放的产品时代。
当通讯录好友很少时,与陌生人联系对用户来说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微信通讯录几乎包含了我认识的所有朋友后,在微信上寻找附近新朋友的动力几乎消失了。相反,一些打着找新朋友旗号的社交app会更容易,因为那里的人旗帜鲜明,目标和你一样。
即使是成功与LBS关联度高的交友软件,像陌陌这样的应用在获得大量用户后,仍然需要留住用户。让用户的接触不仅与LBS相关,还能在平台上建立长期联系。这些LBS都做不到。它需要更精准的匹配算法和更多的线下接触。
▲陌陌在广告中提到了LBS。
在移动互联网早期,LBS的存在非常重要。甚至签到打卡都可以玩花。脸书和推特必须加入这股浪潮。但随着工具越来越多,游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多,尝试探索LBS服务的平台越来越少。
至少目前国内最成功的LBS平台还是美团点评,其他平台目前看不到任何超越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