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80后、90后已经习惯了社交平台。为了满足人们交友的需求,出现了专门交友的社交软件如soul、米易等。笔者从产品功能和用户两方面对专注于“视频匹配”的米易app进行评价。让我们来看看。
1995年到2000年上半年,是中国互联网推广和网络媒体形成的第一波高潮。也是从2000年左右,社交产品可以算是真正互联网进入大众视野的快车。
2014年,当人们聪明地总结出互联网社交软件的规律时,陌陌CEO唐嫣在微博上宣布,陌陌用户突破1亿。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性,陌生人的社交欲望,迸发出来,撕掉体面的外衣,五颜六色的荷尔蒙涌向城市的角落。这些敏感而不可言说的元素,通过互联网,第一次在光天化日之下赤裸裸地展示出来,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好奇对象。
纵观社交产品的发展历史,每个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改进和创新,是产品洞察用户需求的过程。
在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前,人们的社交主要依赖于现实世界。参加朋友聚会,报名兴趣小组,在工作中认识,是社交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你能接触到的人数决定了社交的广度。所以,“社交圈”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80后、90后来说,很多人都经历过QQ、QQ空、bbs、贴吧、天涯、人人、微博、豆瓣、知乎、微信等社交产品的洗礼。
他们中的一些人悄悄地死去了;有些还活着,充满活力。但是,我不得不说,我是经历了20世纪初中国互联网的启蒙,伴随着这些产品成长起来的,我出生在“最好的时代”。
像贴吧、豆瓣、知乎、微博等平台。,他们拥有大量志趣相投的用户,同时提供发表意见的场所。
社交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交流的地方就有社交。豆瓣群,论坛讨论,贴吧贴吧,都有过成功脱单的案例。
虽然这些平台并没有解决社会问题,但也有用户在平台上成功留单的真实案例。每个人对工具的理解和使用目的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玩法。
这些社交平台的缺点也很明显:目的不同,信息分散,交友效率低。于是,社交软件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玩家纷纷进入社交领域,一批独具特色的社交app开始出现。基于大数据和地理位置,他们提供更高效、更互动的服务,让社交变得相对容易。
无论是以“灵魂交友”为切入点的soul、以“玩游戏”为切入点的Bixin app,还是以“视频匹配”为切入点的米易app,都是如此。
上次在知乎问答社区偶然知道了社交软件“米易”,对这个app产生了好奇。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细节和逻辑很神奇,于是产生了制作思维过程的想法,也有了这个评价。
一、文件概述和分析目的
体验型号:iPhone 8plus
系统版本:iOS14
应用程序版本:3.8.0
体验时间:2022.1.7-1.10
二。米易产品介绍
三、米易产生的背景
1.马斯洛的需求指出,社会需求是比生理需求高两个等级的精神需求。
很多人问,QQ和微信是社交软件吗?
早期确实是这样,但是随着产品的变化,称之为通讯软件更合适。如果非要介入社交生活,就涉及到陌生人和熟人之间的关系。
很明显,QQ和微信已经属于熟人了。就像之前网上流行的一句话:“腾讯的产品不是社交,而是社交工具”
QQ和微信都是基于熟人的,熟人最大的需求是“即时通讯(IM)”——将线下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恢复到线上。
所以本质是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还原一个基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网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微信诞生之初的明星产品是“摇一摇”和“附近的人”,而现在其核心功能却变成了“朋友圈”和“聊天”。
熟人已经不能满足社交需求,陌生人的社交从赤裸裸的谈论性和爱变成了现在的想谈论它。陌陌作为陌生人的社交领袖,曾以“约”为切入点,一时风光无限,在陌生人交友市场独占鳌头。但最终违背了马斯洛的社会需求定律。基于满足生理需求的社交是“低级”需求,所以最终会被淘汰。
陌陌在后期面临用户流失的时候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加强群管理,开陌陌吧,培养名人...甚至为了“洗白”枪牌,推出了《直播TVC》,也在当年的互联网界引起轰动...
现在的陌陌正在向商业变现和直播方向发展。早就失去了当年陌生人领衔好友的风格,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后起之秀,比如soul,伊一等等。
2.女性市场
社交应用总是有一个金字塔法则:
在米易,底层用户画像是经过真人认证,有头像和相册,有基本交友资料和交友标签的“普通用户”,这类用户也构成了平台上最大的用户群体。
中层用户依靠【女神】认证,再加上一些亮点(有趣的灵魂、好的颜值、丰富的才华)就能进入中层,享受底层用户的关注、好评和追捧。
最后,底层用户和中层用户共同筛选出kol,成为金字塔顶端的尖端用户。
当金字塔结构稳定时,其内部生态是平衡的。当女性用户流失后,顶端的一小部分高科技用户无法满足普通用户的大量需求,金字塔开始失去平衡甚至分崩离析。
所以上面的讨论也体现在另一个社会规律上:“一个优质的女性用户可以带来很多男性用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女方得市场”。
所以米易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无论从名称、logo、色调的使用,还是推广、推荐算法,包括平台规则到产品设计,都充满了对女性的关注,对女性用户的重视。
比如在语言使用方面,米易设置了很多敏感词。如果男生输入“关于”“关于大炮”之类的词,平台会屏蔽这些词,减少对女性用户的骚扰。
如遇其他违规信息,女性用户也可随时点击举报,官方在线7*24小时快速处理。不得不说,在安全层面,米易已经控制的很好了。
四。产品分析
1.基本产品结构
米易是一款基于内容+聊天的社交app,主要分为交友、直播、广场、新闻、个人设定五项。
2.产品核心功能分析
(1)一对一视频
一对一视频聊天有很强的私密性。Yi自带的滤镜美颜功能,让用户面对镜头时更加自信。
艾媒咨询相关数据显示,在受访移动社交用户的沟通方式中,文字聊天约占70%,仍是主流沟通方式。但在沟通偏好调查中,12.5%的被调查用户表示更倾向于使用视频,偏好比例超过实际使用比例,用户明显愿意增加视频沟通比例。
因为相比文字聊天,他们认为语音聊天和视频聊天可以传递更丰富、更生动、更快捷的信息。况且,相比匿名社会,视频交友可以更清楚地知道镜头的哪一方是“人”还是“鬼”。让交友更真实,让用户少一些欺骗和套路。
(2)缘分匹配
社交软件基于一个维度进行用户匹配:
Mie基于用户画像、兴趣爱好、交友标签、交友资料等信息,帮助符合调性的相似用户快速匹配,以一对一视频的形式建立情感互动。
这种缘分匹配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打破社交坚冰,搭建与异性沟通的桥梁。
(3)同城附近的人一键搭讪
根据用户的交友标签、地点、年龄、星座、职业等。,就能精准的筛选出适合自己的Ta。通过一键对话获得快速响应。
(4)动态方块
看用户在米易上发布的趋势,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也就是用户之间的分享和互动往往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或者感性的瞬间。比如拍宠物的照片,突发的意外,生活中的琐事,偶尔文艺细胞的扩散,或者自我展示的美照等等。
2021年7月,据相关统计,米易月活用户中有30%会创作内容,即发布趋势,每个创作内容的人每月会发3.9篇新帖。
在社交领域,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内容创造比例,意味着大量用户表达热情,也意味着无论是大众内容还是小众文化都可以在这里聚集和交流,让粉丝有一个美好的栖身之地。
相比我们最熟悉的朋友圈,米易的动感广场给了我们一个“肆无忌惮”的放松空的空间。发布日常生活和感受,及时接收品质共鸣”,这恰好完美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社会形态和时代变迁的真实需求。
如果我们在熟人社交中分享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很有可能我们的情绪会被放大。如果有1000个朋友,可能有500种误读。
但在米易,这些根本不存在,因为他们只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属于同一类人。
3.产品细节亮点
(1)注册流程
其实这也涉及到社会交往的本质。有人把社交本质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共情社交”,一种是“功利社交”。
共情社会化是指为了获得情感联系和体验,摆脱无聊,或者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产生的社会行为。
功利社会化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从对方那里获得利益而产生的社会行为。
显然,无论是社会共情还是社会效用,米易都是满足的。现实生活中头像的使用已经被真人认证。除了人脸识别认证和人工审核,米易还首次采用了“活体检测”。目前已经有超过90%的用户通过了真人认证。
(2)聊天界面
用户可以根据话题助手建议的话题进行开场白或延伸话题,这样交流就不会戛然而止,话题也不会短暂结束。
除了入门推荐,米易还设计了已读和未读功能。当消息被阅读后,发送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他发送的信息是否收到了反馈。当消息未读时,发送者会清楚地知道对方可能因为忙而没有看到他的消息,所以不会有等待的焦虑。
语音聊天、私人消息、语音消息和语音通话。这两点是交互模式的创新,让倾向于声音的用户多了一个选择。语音,有长按翻译功能,在不方便听语音的时候,可以长按转换成文字。
当用户聊天时,顶部会出现一个爱的亲密显示。随着聊天信息的增多,恋爱亲密的次数也会增多。这个细节的设计可以增加用户在陌生人社交app的停留时间,增加用户聊天的频率。
动词 (verb的缩写)用户分析
(1)用户需求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或已经工作的年轻人来说,“社会人”的孤独感是因为社交圈小、生活压力大、难以结识新朋友和异性而形成的,从而产生了扩大社交圈、消除孤独感的需求。
(2)用户画像
米易的主要用户位于贝尚广深韩成等一二线城市,覆盖了大量年轻单身的90后群体和社会“工作者”。充分满足米易产品的目标用户——需要摆脱孤独、不受社会约束分享生活的年轻人。
根据网上公开报道,三四线城市下沉,采取三四线城市包围一二线城市的策略,开拓三四线城市市场。
平台用户年龄以26-30岁为主;31~35岁,其中前者占30.46%。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社交意向高,愿意结识异性来解决自己的孤独。
根据下面的年龄分布图,也有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用户。00后,主人是独生子女,对交友也有很高的要求。40岁以上的中年人也经历过各种文化的粉丝,所以这部分用户不容小觑。
在使用米易的单个用户中,超过40%的用户表示他们为增值服务付费。通过付费,用户可以提高信息审核和对象筛选的门槛,或者潜在地增加与对象互动的机会。用户付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一个真实可靠的交友环境,接触到更多高质量的朋友。
不及物动词摘要
作为一款基于位置的陌生人交友APP,米易在很多方面都考虑到了女性用户的体验。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小游戏可以增强互动。
目前互联网流量的增长红利已经逐渐消失,转入存量时代。如何留住用户?这是平台未来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方向。
随着近几个版本的更新迭代,米易一直在努力提升用户体验。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对平台内容的把控和监管,对于米易来说还是任重道远!
本文由@产品运营王耔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