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银行螺丝(转载请获得我的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微信官方账号:十年赚十倍。
同名微博:@银行螺丝
前两天,螺丝钉去他家门前的水果店买西瓜。
门口有一个切了一半的西瓜,但是切好的面不是很新鲜。担心瓜坏了,想让店家切一个新的。
毕竟买西瓜还是要遵循“物美价廉”的理念。
既然单价一样,大家都想要好西瓜。
可是店家不愿意切新的,指着不新鲜的西瓜反复跟我说是好瓜。其实按照语气来说,他自己也有点心虚。
最后螺丝钉没出来回家了~
屁股决定脑袋不过在家想了想,这个决策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
▼买家
螺丝钉是买家。用自己的钱买西瓜,就要同时对自己的钱和胃负责。你肯定想买又好又便宜的瓜。
▼卖家
店家作为卖家,要对自己的生意负责,卖不出去的瓜会有损失,需要自己承担损失。所以店家为了利益,也要坚持瓜好。
买卖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都会从自己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有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在投资领域同样适用。
基金投资者追涨买入我们以股票基金投资为例。
如果股票型基金没有好的投资机会,Screw宁愿耐心等待。
这可能会让我们错过一些机会,但我们不会冒太大的风险。如果有好的投资机会,就像2020年3-4月,全球股市大跌,投资机会很好,螺丝钉就敢重金,买几十万的低估品种。
在7月份大涨之后,我们停止了购买股票型基金。因为股票型基金整体不算太便宜,所以不急着卖。
长期投资不缺机会。
螺丝钉之前也写过,在过去的40年里,平均每2年就会有一次好机会。然而,每个机会都可能落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上。
可以点击查看这篇文章:《绿色低估会有机会吗?》
然而,大多数基金投资者,与我们的操作是相反的。
所以,大部分基金投资者的操作就是越涨越买。
其实今年到目前为止,股票型基金整体收益还可以。如果还是被套的话,基本都是在7-8月份大涨之后买的。
基金销售机构推波助澜当然,基金投资者的追高买入也与基金销售机构的贡献有关。
很多基金销售机构喜欢在股票型基金上涨后宣传某个基金或某个基金经理的短期收益有多高,投资者看到收益高后更愿意购买。
因此,投资者的大部分资金都是在市场高位买入的。
其实从机构的角度来说,他们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如果不让投资者自己买基金,他们怎么赚钱,怎么运营?
因此,大多数基金公司和基金销售平台会继续鼓励投资者在股票型基金大幅上涨后追涨。
这也是决定脑袋的屁股。
这也让螺丝钉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新闻。
今年特别火的一只某某成长基金,被热搜骂了一顿。这只基金今年收益也增长了30%+
但是因为亏损的散户太多,基金被热搜骂了一顿。
原因在于基金公司的宣传策略。
基金大涨后,基金公司和销售平台积极宣传基金的短期表现。基金去年才3.8亿,今年一口气达到170亿。
这意味着,90%以上的投资者是在基金大幅上涨后买入的。
所以后来这只基金短期回调20%,被套的投资者比例很高。
如果只看这只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整体收益堪比主动优选组合中的部分品种。只是因为大部分投资者在大涨后买了被套,才被投资者骂。
投资者追涨杀跌的结果就是基金赚钱,投资者赔钱。
这背后的原因是:
好的品种+便宜的购买可以保证我们有不错的收入。
如果螺丝钉也鼓励人们在短期大涨后追涨买入,那么积极选择组合也会遇到“基金赚钱,基金投资者不赚钱”的情况。
估计螺丝钉也会被热搜骂。
总结买西瓜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要选好西瓜,要和卖家讨价还价。
投资也是如此。
先选基金,需要在基金便宜的时候买。因为我们无法讨价还价基金的价格,只能耐心等待好价格的出现。
做投资也需要心中有杆秤,不能只听基金公司或者基金销售机构怎么说。
品种好+价格好=收益好。
两者缺一不可。
作者:银行螺丝(转载请获得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视频,搜索银行螺丝。每天8点,给大家带来投资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