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加盟官网加盟费(90后高管入狱,蒸发200亿!中国最会“洗脑”大师,做错了什么?)





文/金错刀频道



2017年2月,3家松鼠苏州店开业刚一个月就被一群人砸了。

带头砸店的不是别人,正是三只松鼠的创始人张燎原。

几锤下来,200万就没了。



店铺倒闭的原因之一是张燎原发现内部员工拿回扣。

然而这些锤子并没有让员工记住,反而越来越有勇气。

这两天,三只松鼠被曝出90后高管受贿530万,另一名受贿188万的90后员工入狱三年。

两年内,这位90后高管拿了百万返点,开了宝马车,住了几百平米的房子。



三只松鼠曾经是网络上的飞天神话。

从一个“朋克”成为安徽首富的张燎原,跟乔布斯学习创新,偶像化马云,甚至放下豪言要把三只松鼠变成中国迪士尼。

巅峰时期,靠卖坚果,三只松鼠市值超过360亿。



但从2020年6月开始,三只松鼠的股价一路下跌,市值蒸发了200亿。

高管偷废纸箱,斜眼事件叫热搜,然后这次高管贪污。...

利润,价值观,企业文化-哪一个带出来都是决定企业生死的致命问题。

三只松鼠,这次你能忍住吗?



首席洗脑师:“我们要把猪变成人,这才是最牛逼的事情!”

三只松鼠创立的时候,张燎原的徽章上写着“首席洗脑师、创始人”。

在公司内部,忽悠、吹牛、洗脑都不是贬义词。员工称张燎原为“老板”,而称其为“父亲”。

这些都是张燎原的江湖风范。



以前,张燎原技校毕业后,摆过地摊,开过冷饮店,卖过VCD,骑过摩托车...并创业27次,但都失败了。

26岁的张燎原依然一事无成,没有背景,没有学历,没有钱。

“倒霉的时候没喝水,塞牙缝,在南方东莞创业,去国企上班,没做电工。我就算开摩托也会被抓的!”

但那又怎样?张燎原是个很有野心的人。



后来,张燎原回到安徽老家,最后在一家坚果公司——詹氏集团结束了自己的“流氓生涯”。从销售做到副总经理只用了两年时间。

2010年,就在淘宝开始流行的时候,张燎原意识到电子商务的时代来了。

在董事会上,他向公司提出了大举进军电子商务的计划,但这种看似激进的做法遭到了公司高层的强烈否认。

失望的张燎原决定辞职,干脆自己动手。

一个月后,张燎原带着三只松鼠回来了。



他用一个PPT,10页,30分钟的演讲,搞定了IDG资本1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

当时张燎原请投资人李峰吃了一顿大锅肉。饭后,李峰问“三只松鼠能做到100亿吗?”

张燎原把手里的白酒全喝了,说:“可以。”



这句话发布的时候,张燎原的团队只有五个人:一个年轻的厨子,一个卖化妆品的业务员,一个从詹公司离职的员工,一个营销网友,还有他自己。

他们对自己说,“团队只是比垃圾好一点点”。

但回过头来看,这三只松鼠玩得很野,野到把老师傅打死,居然辱骂尚超的坚果巨头和连锁店。

第一,完全忽略线下渠道。

纵观中国整个休闲零食市场,除了三只松鼠,你找不到任何一家能赌上网络零售的企业。

从2012年到2015年,三只松鼠没有进入任何分销和线下渠道。“再大的经销商找我,我也不干。”

就算是药草店或者良品铺子,像三只松鼠这样的线上营收几乎不可能超过90%。

2017年,三只松鼠线下收入占比仅为4.5%,线上收入近100%。

第二,对于客户,真的敢放下面子。

三只松鼠加盟官网

接下来,张燎原定下了两个“绝妙”的原则:

1.所有客服人员都要把自己当松鼠,把客户当主人。2.三只松鼠的所有员工都必须以“鼠”开头。



一开始,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觉得怪异、恶心、尴尬。

于是,37岁的张燎原坐在电脑前,对客户说:“师傅,我是老鼠。”

所以,当别人的淘宝店都在喊“亲”的时候,店主只有三只松鼠。

成立5年,三只松鼠的营收已经达到55亿,并成功上市。

上市这一天,敲钟的不是张燎原本人,更不是合伙人和高管,而是三个松鼠娃娃。



接下来的40天,三只松鼠股价暴涨200%,市值一度突破300亿。

不管是佩服还是嫉妒,张燎原都被贴上了被电商“扶持”的首富标签。



线上之王:“三只松鼠,要成为中国的迪士尼”

但是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的商业模式。

理想是美好的。网上销售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租金,可以节省很多成本。

但别忘了,竞争对手开始网购,就要在网上支付“租金”,也就是平台的成功。

为了维持他们线上销售数据的稳定,三只松鼠的推广费连年上涨,2017年只有2.87亿,2020年已经涨到9.61亿。

短短三年,涨了7亿。

更夸张的是,2021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的销售成本已经达到11.07亿元,史无前例的增长了81%。



这个时候只有一条生路了,我就折返线下行进。

张燎原的想法是把三只松鼠的IP帝国打造成“中国的迪士尼”。

2017年,三只松鼠拿出4000万,投资动画片,还在芜湖拿下一块地,宣布松鼠小镇开业。



松鼠小镇总面积247.5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有松鼠星球馆,有森林幻境,有松鼠欢乐街,有迪士尼花车游行的味道。



同时放下了“一城一店”的原则,也放开了对加盟店的限制。

必须承认,2020年,三只松鼠真的在线下门店的扩张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半年开店500家,线下门店突破1000家。

然而网上王者转一线,却搞得“鸡毛遍地”。

尤其让加盟商苦不堪言。

因为三只松鼠的店如此根深蒂固,每一个到店的消费者都对三只松鼠的价格异常敏感。

有加盟商吐槽,“10家店有1-2个人,用手机打开天猫,直接比价。这对实体店是非常沉重的打击,线上完全压制线下定价。”



曾经对线下店不屑一顾,现在张燎原和三只松鼠都买不起了。

当他们最终决定线下玩的时候,才意识到一个尴尬的事实——已经晚了。

2020年,三只松鼠的毛利率只有27.03%,被他打过的对手都开始反击,伊拉克达到43.64%,洽洽达到33.55%。

迪士尼梦碎,线下店赔钱,但三只松鼠的雷不止这些。



贴牌帝国:“成为第一要快,干死别人更要快”

三只松鼠最好的那几年,有人问张燎原,赢的秘诀是什么?

张燎原回答,快。

在他的逻辑里,“做第一更快,杀别人更快。如果不把时间和速度放在第一位,其他一切都是废话。”



为了速度,他采取了一个冒险的举动:不生产,只卖货,从头到尾做代工生意。

先由多家供应商共同供货,再统一贴上“三只松鼠”品牌对外销售。

这种模式当年被张燎原骄傲地称为“我们不生产零食,只是零食的搬运工”,因为这样可以最大化资金周转率。

到现在还有些人觉得找代工是丑闻,要努力做小品牌。有什么大不了的?富士康丑吗?其实是赚钱的。




三只松鼠想要实现的六件大事。

但代工就像是提前埋下的定时炸弹——放弃生产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目前,三只松鼠的投诉量已达2016年,问题多为发霉变质、虫蛀、虚假发货等。

去年双十一后,很多人在维雅直播间买了三个松鼠坚果,都不同程度的变质发霉,上了微博热搜。

2020年11月,三只松鼠的薯片中也检测出2A类致癌物。



同时因为从头到尾没有供应链,钻空的机会越来越多。

这恐怕就是为什么一个负责辣条供应链的人,三年就能拿到500万的返点。

2021年6月,三只松鼠的成长越来越艰难,打算跨界卖山泉水和泡泡水。

但问题是还是采用贴牌模式,没有水源优势。竞争对手,无论是农夫山泉还是袁琪森林,也都是高级营销专家。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代工都很难与拥有工厂的竞争对手相抗衡。



2020年底,三个新松鼠品牌仍在亏损,净亏损超过4000万。

失去了电商流量红利的三只松鼠,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跌落神坛。

结论:

张燎原曾经是个疯子。

投资人李峰评价他,“张辽源很厉害,就是拉一群平均水平是B的人,做一个A的东西。”

他曾经说过,互联网可以让猪飞上天,但是三只松鼠要把猪变成人,这才是最牛逼的事情!

“我们松鼠洗脑学校就是要洗出一群不正常的人,天天跟打了鸡血一样。当家里所有人都叫他傻子的时候,他就离成功不远了。”



但是资本从疯狂到冷静之后,洗脑文化显然是不够的。

张燎原曾经整夜失眠,需要喝酒才能入睡。他反省了自己。“我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太看重IP,看不起线下店。”

真正的核心原因是,在激烈的竞争下,三只松鼠正在慢慢丧失产品能力。

产品是命脉,也是一切野路子的资本。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作者|张亦弛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