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加盟店官网(超1000家线下店背后,三只松鼠加盟商有苦难言)



(来源:网络)

博虎点睛:浮躁,短视,渴望收获...三只松鼠的故事要结束了。

在安徽芜湖的总部大楼里,“零食巨头”的三只松鼠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审团楼”。

总部全体员工看着原公司后勤职工总参谋姜因职务侵占罪站在被告人席上。

“三名松鼠前高管因盗窃、贩卖公司废纸箱被判刑”的消息于6月25日在网上传开,很快,就冲上了热搜,阅读量上亿。这件事让逐渐“没落”的三只松鼠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借此机会,博湖财经也想和大家聊聊这个“互联网零食第一品牌”。



资本急于收割,上市是巅峰

2019年7月,三只松鼠迎来了上市的光明时刻,一举成为零食消费领域的标杆企业之一。当时风光无限。

然而好景不长。次年12月,三只松鼠市值从360亿元暴跌至163亿元。其中压倒三只松鼠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大股东的减持。

在三只松鼠上市一年的解禁期满之际,第二大股东NICE GROWTH LIMITED和第五大股东高正资本有限公司宣布,计划在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9%的股份。

一周后,第三大股东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也计划减持不超过总股本9%的股份。

资本不喜欢三只松鼠,三只松鼠真的没有很强的基本面。

自2012年成立以来,三只松鼠虽然在线上渠道发展迅速,但实际上一直难以盈利,2016年以来净利润增速不断下滑。



(来源:Wind)

用雷军的话来说就是“站在风里,猪都能飞”。三只松鼠抢占了互联网,它们得以上市,成为“零食三巨头”之一。

要说它有核心技术的壁垒,那是完全没有的。毕竟产品都是代工厂的,公司只做代工业务。

随着线上流量达到瓶颈,获客成本日益上升,三只松鼠不得不面对“被资本抛弃,上市是巅峰”的现状。



线下疯狂开店,加盟商苦不堪言

“线上压制了线下的定价体系”。

从2018年开始,三只松鼠在线上渠道的增速开始遇到瓶颈。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三只松鼠开始积极进行线下布局,半年开店500家,线下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线下扩张背后,却是加盟商的“苦恼”。

由于深受互联网基因的影响,每一位到店的顾客都对三只松鼠的价格异常敏感。

“我观察过,10家店有1-2个人用手机打开天猫,直接比价。这对实体店是非常沉重的打击,线上完全压制线下定价。”一位三只松鼠加盟商说。

“除了线下提价难,三只松鼠的线上线下价格体系也很混乱。同一商品有好几个活动,每个活动的单价都不一样。线下消费者往往会被线上活动所吸引。

以三只松鼠爆炸的芒果干为例。芒果干进价8.3元1袋,建议零售价12.9元。不过网上价格优惠特别猛。很多人去店里,一打开淘宝都不用数,直接不买就走了。"



(来源:网络)

消费者对线下价格的不买单让加盟商头疼,更让加盟商气愤的是三只松鼠“敷衍收割”的服务态度。

知乎一位网友爆料,“三只松鼠公司每次对加盟商的进价都很敷衍。他们每个月都会给加盟商打分。根据分数,他们会给九折购物券。购机券其实是满券,最低1000减100而不是直接打折;同时,三只松鼠在Tik Tok直播后,价格低得吓人,导致很多实体店干脆关门。”

线下加盟不能损害线上收益。加盟店的存在其实就是为了线上引流,根本谈不上盈利。

为了加快线下门店的扩张,三只松鼠后来给线下松鼠门店的经理介绍了一个供应链金融产品,就是你没钱开店,我给你贷款开店。

贷款,加盟,没有价格控制能力...三只松鼠把线下的风险转移给了加盟商。这种线下布局能持续多久?



质量经常暴露在雷电中,

创始人提倡“洗脑”文化

在“代工”生产模式下,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薄弱,安全隐患大。

自成立以来,三只松鼠多次被媒体曝光产品质量问题:

2016年2月,三只松鼠被曝甜蜜素超标。同年5月,他们因在食品中添加药物而被罚款。

2017年8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3种松鼠开心果被检出霉菌不合格,超标1.8倍。

2020年10月,深圳市消委会抽取国内外知名品牌15款薯片进行比较试验,其中松鼠、盐津铺、董小姐三款薯片致癌物丙烯酰胺检出值超标;

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三只松鼠的开松过氧化值超标,引发舆论,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

产品质量频频曝雷。网上对其创始人张燎原的评价如何?

通过搜索,我们看到网上有很多关于张燎原的营销故事。



(来源:微信搜索截图)

就连为三只松鼠提供A轮融资的IDG资本合伙人李峰也来找他,因为张燎原善于利用社交媒体推广个人品牌,在圈内小有名气。(来源:新经济100人:三只松鼠的秘密)

19岁打入社会,36岁离职创业打造三只松鼠。张燎原高度赞扬刘邦、朱元璋和毛泽东。他把员工培训称为洗脑,并自称“首席洗脑者和创始人”

他说洗脑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因为他接受你的思想,所以你不需要控制他。他已经被你控制了。”

在员工的信仰方面,公司提倡“相信爸爸的信仰”(爸爸是张燎原),而张燎原本人非常相信马云。“我相信马云,他是能让我的事业实现的偶像。我也觉得他做错了也是对的,但我的团队不需要相信马云,他离他们太远了。”

“忽悠、吹牛、洗脑”这几个词,在三只松鼠张燎原创造的乌托邦里,并不是贬义词。

然而,有意思的是,自以为“通过洗脑控制了员工”的张燎原甚至没有想到,他所器重的区域总监会偷着卖公司的废纸箱。

其实张燎原更擅长营销,而不是管理员工。



试试水自救吧。三只松鼠的实力如何?

投资人李峰说,“张燎原很厉害,就是拉一群平均水平是B的人,做一个A的东西。”

但是上市以来,那些用松鼠创业的老兵,未必能帮助三只松鼠走得更远。

从业绩来看,2020年三只松鼠营收下滑3.72%。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销售额下降影响很大,说明企业空的成长已经趋于饱和。

而且,三只松鼠的线上销售早就靠推广拉动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只松鼠需要新的动力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为了获得更大的增长空空间和利润来源,2020年,三只松鼠陆续推出了铁公记、小蓝蓝、养个小家伙、Xi小雀四个品牌,分别瞄准速食、婴儿食品、宠物食品和定制结婚礼物。

但截至2020年底,松鼠三大新品牌仍处于亏损状态,贡献收入7611.17万元,净亏损4042.79万元。

最近,三只“有困难”的松鼠将目光瞄准了“一元六毛利”的饮水市场。

据三只松鼠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正在推进饮用水产品的相关规划。计划产品为山泉水和泡泡水,预计6月底上市;此次推出的山泉水、泡泡水采用贴牌模式,只是对线下消费场景的补充,并不做主要布局。”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梦看来,三只松鼠通过饮水产品来解除零食赛道的困扰,实属不易。一方面,三只松鼠本身在水源和品牌营销上没有优势。另一方面,饮水行业竞争激烈,巨头林立。农夫山泉、怡宝、百岁山、康师傅、陆兵、娃哈哈六大品牌占据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三只松鼠很难分一杯羹。

此外,在产品类型上,三只松鼠推出的山泉水与农夫山泉产品有些类似,而泡泡水则是市场上袁琪森林等品牌推出的,产品创新很难有突破。

没有护城河的三只松鼠其实应该提高后端。先建立好根据地,守住现有的“江山”,再派专人开河扩土。如果它们在战斗中迷路,松鼠将处于危险之中。

另外,希望三只松鼠保管好自己的“废纸箱”,提高产品质量,控制供应链。只有好的产品才是王道,然后慢慢补上线下渠道,真正带加盟商赚钱,这样才能形成正向循环。


参考消息:

1.知乎牛佬牛佬:加盟商——三只松鼠,你敢做吗?

2.一点财经:市值减半,三只松鼠有前途吗?

3.新浪财经:三只松鼠的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代工模式下的产品质量有隐忧。

4.企业家:“洗脑大师”张燎原

三只松鼠加盟官网

5.知乎牛麦:很多老板在时代红利中发展起来之后,就把自己当成了天才。

6.快消品精英俱乐部:羡慕高毛利的三只松鼠“补水”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