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没有办法从俄罗斯进货,目前正在和俄罗斯企业协调。”通州土桥商圈一家“俄罗斯商品体验店”的店主董宏伟告诉东周社区报记者。
几年前,董宏伟在通州准备了这家体验店,因为他想把俄罗斯好的产品带回祖国,分享给更多的人。几年后,董宏伟万万没想到,俄罗斯和乌克兰会发生军事冲突,他的小店也受到了影响。短期内,他无法从俄罗斯进口“俄货”,但好在店内仍有不少新老客户进进出出,目前的库存可以维持半年左右。
通州俄罗斯商品店:进货渠道受阻,库存可维持半年
董宏伟的罗斯商品体验店就在九棵树东路附近。在这家不足50平方米的店里,200多种商品整齐地陈列在四个货架上。“这些货都是年底进口的,存货价值70万左右。”董宏伟说。
每年年底,该店所属单位尼古拉(北京)贸易有限公司都会从合作的俄罗斯企业采购一批春节储备商品,维持该店几个月的运营。然而,上个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军事冲突,随后俄罗斯被踢出SWIFT(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系统,导致企业与俄罗斯企业的交易受阻,短时间内无法从俄罗斯采购商品,影响了店铺的正常运营。
“SWIFT系统是一种传统的结算方式。小店和俄罗斯企业的合作一直都是基于这种结算方式。但目前俄罗斯已被踢出系统,意味着美元对卢布转换的交易平台关闭,而人民币无法直接完成交易,阻碍了结算路径。”店内一名工作人员说。
由于无法进货,店内在售商品均为企业去年年底从俄罗斯采购的库存商品,预计可维持店铺半年的运营。"现在俄罗斯合作企业正积极与我们协调合作."
店铺调整了进货结构和售价,消费者热情不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大多是保质期较长的零食,如俄罗斯罐头、巧克力等。啤酒、巧克力等部分商品贴有折扣标签,而雪糕等商品的冰箱、冰柜则是空空。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俄罗斯进口商品在经过绥芬河、满洲里时,不仅需要通过核酸检测,还需要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空保质期,以保证产品的绝对安全。为了减少浪费,商店减少购买保质期短的商品,同时对现有的保质期短的商品进行打折。
“过了空的保质期,饼干、糖果等保质期短的产品可能会面临临近保质期、过期的情况。所以我们减少了这些产品的购买数量,同时打折,保证空股票在规定期限内卖出,减少资源浪费。”工作人员说。
好在陆续有消费者进店购买,消费者对这些俄罗斯商品热情高涨。当然,不仅仅是董宏伟的店铺,就连俄罗斯在中国的唯一官方授权店,俄罗斯国家馆网上商城的所有商品都被一个空抢购一空,很多预售商品都显示无货。
店家:俄罗斯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想带回好东西
“俄罗斯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那里学习工作了很长时间,确实感受到了俄罗斯商品的优势。希望把那里的好东西带回祖国,分享给更多的人。”俄罗斯商品体验店负责人董宏伟告诉记者,他与俄罗斯有着不解之缘——
董宏伟出生在与俄罗斯仅一江之隔的中俄边境港口城市黑龙江。由于他的母亲早年一直与俄罗斯人交换衣服,他从小就接触到俄罗斯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他初中开始学俄语,有时候工作忙,我就带他去见俄罗斯客户。时间长了,和别人熟悉了,他经常找俄罗斯人帮他纠正俄语发音和语法。”董宏伟的母亲向记者介绍。
大学期间,董宏伟作为交换生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对外经济服务大学留学。“热情、爽朗、直爽,俄罗斯人和我们东北人的性格一样。”这是当地人初到俄罗斯时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渐渐地,随着他在俄罗斯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也逐渐融入了异国的生活,董宏伟已经把那里当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至于为什么要开始俄罗斯商品贸易,董宏伟说:“我在国外留学期间回家探亲,给亲戚朋友选纪念品时,都买了俄罗斯糖果、巧克力等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小吃。又经济又好吃,亲戚特别喜欢!”董宏伟回忆说,当时和俄罗斯巧克力差不多的国产巧克力,价格是俄罗斯巧克力的近3倍。“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好吃又便宜的东西?”看到其中的商机,创业的种子悄悄埋在董宏伟的心里。
大学毕业后,董宏伟来到一家国企从事翻译和大宗贸易进口工作。但在工作过程中,“为什么我们中国没有”的想法多年前就一直萦绕着他,于是几年后董宏伟毅然放弃了年薪几十万的“铁饭碗”,和朋友从“0”开始创业,真正把俄罗斯的好产品“搬”回中国。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做了很多功课,在店铺选址上花了很多时间。最后,考虑到通州区作为副中心的优势和前景,以及北京环球影城的建设,我把我在北京的第一家俄罗斯商品体验店设在土桥,当时是八通线地铁的始发站,不再是终点站。”董宏伟说,六年过去了。作为通州区仅有的两家专营俄罗斯商品的店铺之一,50平米的店内有270多种俄罗斯商品,进口商品总品类达到4300多种,涵盖食品、酒类、副食、日化、工艺品、珠宝等多个品类。产品不仅来自俄罗斯,还延伸到欧洲20多个国家,公司已获得俄罗斯和欧洲制造商的70多个国内产品。
董宏伟说,城里专门经营俄罗斯商品的店铺很少,他自己的俄罗斯商品体验馆就是现在还在经营的店铺之一。“只要有可能,我会坚持干这一行,带回来更多好的进口产品!”
对于近期俄乌冲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董宏伟表示,虽然短期有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其实是积极的一面。“以我们合作的一家俄罗斯糖果公司为例。在此之前,他们每年出口的产品只有20%流向中国,大部分流向欧洲。国内需求总是供不应求。然而,俄乌战争导致制造商积极与我们联系,希望我们能够增加他们的采购量,帮助他们增加对中国的出口比例,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目前,双方正在进一步洽谈合作事宜。
董宏伟的店目前还在营业,暂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他还是期待疫情早点过去,战事早点结束...
北青社区报记者孟思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