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Tik Tok是国内比较受欢迎的短频平台,Tik Tok IP是指在Tik Tok平台上打造的个人品牌。你想如何让你的Tik Tok IP受欢迎,有很多流量?在Tik Tok创始人如何做个人IP?在本文中,笔者详细分享了一些操作Tik Tok账户的经验。感兴趣的朋友过来看看。
互联网让一些人一夜暴红,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未来的商业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想象一下,你有几十万的精准粉丝,发个视频,很多人赞你,你做个直播,他们直接在你直播间下单。
Tik Tok个人IP可能是今年上半年营销圈最大的风口之一。
有人在Tik Tok教创始人做Tik Tok,一个人收费29.8万。
身边很多老板都在拍视频,写文章,吸引精准客户的关注。
其实这是一篇关于Tik Tok个人IP说服的文章。今年接手公司Tik Tok的运营,发现里面的水太深了。
短短两个月,我踩了不少坑。今天,我希望我能激励你。
一、是风口,就有镰刀如何摧毁自己的自信心?
先把他捧高,让他做一件他没做过的事,然后亲眼看着他跌到谷底。
是的,那个“他”就是我。
写了19年的文章,很多人都说,短视频时代,文章没人看,赶紧拍短视频吧。
但是我所在的城市有一些老板,靠微信官方账号做到了年营收5000万。
个人IP,短视频,文章,直播都是形式。
品叔是个喜欢看书面文字的man show青年,但现实中话不多,低调。
虽然前段时间我也尝试过运营自己的视频号和Tik Tok号,但毕竟是抱着尝鲜的态度,根本没打算进去。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试图帮助公司操作Tik Tok账户,发现真的很难。
当初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月涨粉5000元。结果呢?
视频每天都在更新,但是粉丝和播放量却是原地踏步。目标完成日期越来越近,心里越来越焦虑。
焦虑越来越重,最后变成了沮丧。
嗯,我对短视频的研究还不够,我自己也没有做过爆款短视频。我做不到很正常。就算踩着狗的运气,能做出爆款视频,也不一定能上户口。
后来听了短视频,业内人士说:
Tik Tok号是玄学,有的号发个视频就能起来,有的号发100个视频,就跟没人看一样。
听了之后,我觉得我们更像是后者。
业内人士提供短视频孵化服务,但不保证结果。我们老板没买,因为太贵了。
二、抖音起号的两个逻辑在你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其实是我总结出来的。我的特长是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
之所以没有在短时间内帮公司做,是因为我们没有理解短视频传播的逻辑,没有和视频主持人配合好。
先说第一个。我们选择了知识型口语播报账号的位置。视频号已经有了一定的受众基础,粉丝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我们将视频同步到Tik Tok号,发现没有人观看。
我们发现我们的视频内容还是干货,但是内容文案可能会比较枯燥。
Tik Tok是娱乐软件,微信是社交软件。
如果你想在Tik Tok被推荐,像“人类优质男”一样被娱乐至死是最聪明的选择,而纯干货的视频无法激发用户的情绪,被一些人在微信上观看,在Tik Tok真的很难!
内容怎么娱乐?有两个选择。
1.缩短视频时长
从过去的1-2分钟到30秒的快速问答短视频,提高短视频播放率。
2.选题更加广泛,引人注目。
我们过去做的并不是校长和老师根本看不到我们的视频。
不如先做曝光,去tm的精准粉丝,疯狂关注社会热点,制造吸睛话题。
在选题中,你可以说:“老师年薪1000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一个年收入千万的校长有哪些好习惯?”
重点:短知识视频也需要有趣味性和好奇心!
这种话题,真也好,假也好,其实都没那么重要。我们不是新闻机构,只是讲一个屌丝喜欢听的故事。
做到以上两点,我们就差不多搞清楚了短视频传播的逻辑。
接下来说第二点:和视频主持人合作创作内容。
如果你是老板,或者你想帮助一个创始人成为Tik Tok,第二点尤为重要。
正规的Tik Tok实景视频至少配备两个人,一个负责摄像,一个负责跟拍,然后和镜头互动,拍完再剪辑。
说实话,我们做得还不够。
我们当时的分工是这样的:老板亲自出镜,我负责选题和剧本,一个人负责剪辑。
老板只是个看稿子的演员。这样有节省时间的好处,但另一方面,内容失去了灵魂。
我写的题目和脚本主要是拿竞品的视频来改。以后我会去知乎等渠道发展稿件。
编辑们,因为他们通常不关注Tik Tok,基本上只是给视频加个字幕和封面。
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做得好的个人IP,他们不看稿子,而是找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即兴创作,有点像真人秀。
这里重点:一个好的创始人IP,风格比内容本身更重要。
有些人看起来不成熟,娃娃脸,你让他们像讲师一样上课,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这时候找一个适合他的风格,比如做成圆桌茶会,或者做成剧情风格,可能更适合他。
很多人在做Tik Tok的过程中,失去了个人风格或者强行模仿别人,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
三、做抖音个人IP的3个误区未来的商业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想象一下,你有几十万的精准粉丝,发个视频,很多人赞你,你做个直播,他们直接在你直播间下单。
我们把这种在网上粉丝多,能赚钱的人,叫做个人IP,或者KOL。
很美好的想法,但是有能力做个人IP的中小企业很少。
我朋友圈里有很多做视频号的中小企业老板,大多不温不火,或者还在探索期,流量还没做起来,更别说变现了。
经过盘点,我在做Tik Tok的过程中遇到过几个坑,但其实不只是Tik Tok,包括我之前做微信官方账号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坑,只是形式不同,但内容的底层逻辑都差不多。
1.渴望成功
急于求成是所有小白进入陌生领域的通病。显然我还没学会跑步,内容也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可,就想着怎么变现。
打磨内容真的很花时间。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很深的积累,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可能很快就会在社交网络上出名。
很多一夜爆的内容都是因为自身积累,而不是刻意为之。
比如《毒舌电影》为什么粉丝众多,无论是微信官方账号写文章,还是Tik Tok解说电影,都是因为其他公司真的有一大批电影巨头,他们对一部电影的认知可以是专业的,而不是看完之后就说:这部电影真的很好很精彩。
于是人们顺其自然的去做这件事,利用平台的影响力放大自己的才华。
很多人也想模仿毒舌电影。风格可以模仿,内涵很难复制。
所以我认为,做IP最好的方法就是顺其自然,知道自己的优势,知道目标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然后去执行。
如果你需要努力,绞尽脑汁去做一件事,那一定是不可持续的。
2.盲目模仿
有一句话你一定听过:世界文章的副本。
模仿是小白发展最快的方法。
但是在Tik Tok做IP,可以模仿其他领域的大佬,不要模仿同行!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假设你们都在做一个领域,但是对手在你做之前就做了。首先,制造粉丝。你直接抄袭别人的风格,别人的题目,别人的剧本。系统会认为你是低质量账号,甚至会给你贴上“抄袭”的标签。
目前,Tik Tok有双重审查机制。初审系统会根据图片和台词判断你的内容是否存在抄袭。如果发现抄袭,将无法通过审核。如有多次违规,该账号将被判定为营销号,此号作废。
Tik Tok的父亲鼓励原创,而不是恶意抄袭。
Tik Tok的个人IP一般分为剧类和单人口播类。目前如果没有新闻主播的摄像表现,最好再加点互动和剧情,这样更容易火。
3.不够小心
好文章都是改正的。
剧本不错,就是改了。
好的视频都是反复拍摄和剪辑出来的。
前段时间,我采访了一个网络名人MCN组织头目,他的公司有8000万Tik Tok矩阵的粉丝,他们的一个短片需要4个小时拍摄,8个小时剪辑。
我们自己的视频,虽然类型不同,时长也短,但是在剪辑和拍摄上空都是可以改进的。
四个字总结:不够重视。
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把自己定位为初学者。我们在视频号取得一些小成绩之后,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在Tik Tok)就沾沾自喜,不知所措。
四、做抖音个人IP的一些建议不要把这个想的太简单。那些火的个人IP基本上都有一定的积累。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一些平台上有大量的粉丝,比如李佳琪,Viya,卖货主播,在某宝很红,后来来了Tik Tok。
比如罗永浩,他在微博有很多粉丝,有些人来Tik Tok拍段子的时候也会看。
很多都是带着粉丝来的,而不是从0到1建立账号。
如果你之前没有粉丝,也没有创作内容的经验,那就多给自己一点时间。
做Tik Tok还是像微信官方账号一样“内容为王”。
内容会不会受欢迎,取决于选题和视频表现力。
有两种主题:
一个是“奶茶”的话题,不需要动脑子,只要好喝就行。它的特点是受众广,但变现难。
再一个就是“红酒”这个话题,特点是有一定的口味,受众不多,但是特别容易让别人买单。
如果要选择“红酒”这个话题,用户的粘性会特别高。建议你做这个类型,尤其是toB企业。
做IP,不要以为什么都是爆款,要注重数据,更要注重内容质量。
虽然爆款背后有逻辑,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从用户角度出发,勤于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才是个人IP的正确思路。
做IP不是几个月从0到几十万粉丝,而是沉淀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内容,集中一段时间的输出,通过输出这种形式来强制自己的输入。
没有一夜爆,都是积累。
作者:品叔,微信微信官方账号:Brand2social
本文由@品牌社交传播原创,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PEPEPEELS,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