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颜瑜
03:12
本报记者张鑫炎颜瑜邹乔实习生吴琦(03:12)
[编者注]
《鲍晓评价》是由上海市消保委和本报(www.thepaper.cn)共同打造的专业评价栏目。关注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官方账号,可以观看更多产品测评内容。
同时,鲍晓测评还将推出互动环节。消费者通过报名将有机会参与体验评价,也可以为自己想要评价的产品投票。
夏天来了,一个人不想在家做饭的时候,一个方便的自热锅就成了很多小伙伴的选择。
川味麻辣火锅自热火锅,自热煲仔饭,自热酸辣粉...听起来令人垂涎三尺!
但是,自热锅安全吗?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从天猫、JD.COM等网络平台购买了20款自热式即食火锅产品,并进行了对比实验。这些产品的价格从9.9元到48.5元不等。实验项目包括加热包装遇水放出的气体、锅体表面温度、锅体材料和热变形、外观鉴定和包装检验等。
加热袋里有粉末。
这是继2019年之后,上海市消保委开展的第二次自热锅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与2019年相比,自热式锅内加热袋遇水放出可燃气体的风险和反应过程中锅体过热的风险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在包装材料和锅体结构空方面仍有一定的改进。
上海市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使用前应检查加热包是否损坏,如果损坏,一定不能使用。使用时不可大意,使用后妥善处理。
自热锅加热过程中释放气体的燃烧试验。
发热包遇水放出可燃气体的危险性明显提高
在2019年自热式火锅测试中,上海市消保委表示,自热式即食火锅主要由配料、配料锅、锅盖、外锅和加热袋组成。加热原理是加热袋中的物质与水接触放出热量,使上食物锅内的食物吸热后温度上升。
本次比较评价的20个自热锅样品,均含有加热包,为“遇水放出可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
当加热袋与水反应时,会释放出氢气。根据GB 30000.13-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3部分:遇水放出可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准,遇水放出可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可按最大放出可燃气体速率分为三类。
自热锅温度测试。
第一类是指在环境温度下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且产生的气体通常表现出自燃倾向,或在环境温度下易与水发生反应,在任何1 min内释放可燃气体的速率等于或大于10l/kg物质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
2类是指在环境温度下易与水反应,以每小时每千克物质等于或大于20 L的最大速度释放可燃气体,不符合L类标准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
第三类是指在环境温度下易与水反应,以每小时每千克物质等于或大于1升的最大速度释放可燃气体,不符合第一类和第二类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
这次评估的结果表明,从数量上看,归类为第1类(即它们在环境温度下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常表现出自燃趋势)的加热包数量从14个减少到4个,降幅显著。标称样本分别为仙鹤庄、舒姑娘、真心、田园(其中2021年首次测试了名为仙鹤庄、真心、田园的三个样本)。
自热锅中的加热袋。
有16个加热包被划分为第2类(即在环境温度下遇水容易发生反应),其中有7个样品从2019年的第1类提高到2021年的第2类。在气体释放速率方面,20个样品的加热袋遇水释放可燃气体的“每分钟最大气体释放速率”和“每小时最大气体释放速率”均有所下降,较2019年有明显改善。
在本次比较试验中,我们还测试了自热锅注水后的表面温度是否对消费者有烫伤风险。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对外锅底面中心、外锅外侧面以下水位、外锅外侧面以上水位、锅盖外中心、内锅外底面中心五个点进行了温度测试,发现消费者容易接触到的部位最高温度较2019年有所下降。
其中,外锅外侧水面以上最高温度由94.5℃降至84.2℃,锅盖外中心最高温度由94.8℃降至83.4℃,外锅外侧水面以下最高温度由92.6℃降至85.8℃,表明产品对消费者的烫伤风险降低。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使用前应检查加热包是否损坏。如果损坏,一定不能使用。其中铝粉等成分会直接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容易造成烫伤危险;而且加热包损坏会使蒸汽冷凝水中铝含量大大增加,食用后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自热锅加热时包装盒的变形测试。
产品警告更详细
本次对20款自热锅的测评中,对产品外包装和加热袋包装进行了检查,发现生产厂家对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标注,标注和包装情况较2019年更加规范。
测评结果显示,本次20个样品的外包装上都有相关说明和警示。总的来说,说明和警告更加详细,字体也更容易识别。
至于警告内容,常见的有“可能触发烟雾报警”、“不要在密闭空的房间里吃东西”、“小心烫伤”、“不要热水”。字体高度方面,8个样品的说明或警告字体高度大于3mm,易于识别,其余12个样品的说明或警告字体高度小于3mm。
本次检测的20个样品的加热包装均为独立包装,外包装为聚丙烯薄膜(BOPP/CPP)袋或铝箔袋,均印有产品名称和醒目的“不可食用”字样或警示图标。与2019年相比,加热包的生产信息标识更加详细。
4个样品在使用时在食品盘中显示出明显的变形
在实验中,对20个样品的外锅和锅盖进行了测试,其中17个样品使用了PP5塑料菜锅,另外3个样品“德庄”、“自嗨锅”、“饿了么”使用了耐热性更好的金属菜锅。
发现20个样品中有16个样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食物锅底变形,其中名为卡卡沙摩小仙、舒姑娘、真心、木格的4个样品出现了明显的食物锅底变形。
还发现注水量会影响锅体的变形、加热包的反应、蒸汽的产生等。对此,很多厂家通过在外锅内壁标注注水线来引导消费者更安全地使用产品。
本实验还收集了反应后食物锅内(无食物)的冷凝水蒸气,检测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20个样本均检出微量铝,但鉴于通过火锅食品摄入含铝的冷凝水蒸气量较少,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较低。与2019年的测试结果相比,相关产品在锅的质量、锅的结构、使用标记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改进空。
上海市消保委向相关生产企业提出建议,企业在加热袋等特殊包装材料的选材、结构设计、使用标志、防范措施等方面坚持最高标准、最严格要求,最大程度消除产品安全风险。此外,还应普及自热方便食品安全知识。
对于消费者,上海市消保委最后建议,对使用后的自热方便火锅垃圾进行妥善处理。加热袋用完后要冷却后再处理,不能堆放,更不能再与水接触,防止二次反应。
编辑:崔璇
校对:蒙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