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凉水吃火锅”自热小火锅可以说是网络名人美食。这种火锅不需要火和电,只需要一瓶水,15分钟左右人们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火锅。因其操作方便,口味众多,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这种自热方便火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自热火锅的加热原理
自热式即食火锅主要由配料、配料锅、锅盖、外锅和加热袋组成。自热火锅自热的关键在于无焰加热装置,利用自热袋中的物料(主要由铁粉、铝粉、氧化钙、焦粉、活性炭、生石灰等组成。)与水接触并发生反应,释放的热量使上食锅内的食物吸热后温度上升。
自热火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有人对自热火锅样品进行过实验,测试其安全性。实验包括外观和包标识的检查、锅体表面温度、加热包遇水释放的气体、加热包的二次加水反应、加热包的成分和含量等指标。
加热后,部分样品初始反应剧烈,温度上升较快。从各点最高温度来看,外锅内底中心温度普遍较高,都在70度以上,最高温度为90度。检测还发现,30%的样品食品盒在加热过程中,食品锅底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
结果表明,自热式即食火锅产品具有自热、持续高温的特点。对于这类产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加热袋的安全管理,我国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规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测试组检测了加热包与水反应时释放的气体,发现其中含有氢气。根据实验模型,在封闭的汽车内,自热式即热火锅使用过程中释放的氢气,一旦遇到火源,如点燃香烟、打开空、启动发动机等,会有潜在的爆燃危险。
因此,在使用自热火锅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严格按照提示操作,尤其不要在汽车等封闭狭小的环境中使用,以免出现明火。自热火锅的锅盖上有一个通气孔。如果通气孔堵塞,很容易引起小爆炸,甚至烫伤人。每个人都必须打开通气孔,并确保它有一个释放压力的地方。如果家里用玻璃餐桌,最好在自热食物下面加隔热垫,防止玻璃爆裂;千万不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
此外,使用后的方便火锅垃圾应避免大量堆积或直接接触水,并按照生活垃圾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分类,使用过的加热袋应按照有害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