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怎么切换账号登录(社区团购翻不过去三道坎)

编辑导语:社区团购的形势已经逐渐稳定,但还是有很多人不再看好这个行业。根本原因是社区团购现在面临商业模式的逻辑冲突。本文对其进行分析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拼多多怎么切换账号



社区团购的发展近年来开始放缓。

同程、美食会、十会、橙心优选等公司的转型和掉队,正在将社区团购推向洗牌的下半场。

正如《晚邮报》的文章所说:

公司投入了几万员工,几百亿亏损,也没有出路。以前他们做好100、1000件事,对应的是几十亿、几百亿的利润。今天,他们要做1000件或者10000件事情,试图把成本降低一毛钱甚至一分钱,以求更接近利润——但这就是现实。

社区团购“九不”监管后,放缓盈利成为所有公司的想法,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业内人士摇头表示没有希望。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原来的互联网业务回归了零售业务,原来的社区团购存在商业模式的逻辑冲突。

这些冲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 交易环节靠人,但人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 市场切入依赖高频需求,高频需求越多,赚钱越少;
  • 规模增长靠社群运营,零售是后端供应链最重要的考验。
  • 以下是拆解分析,欣赏~

    一、交易链路倚重于人,可人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前阿里巴巴CEO卫哲曾经说过,不要被大和快所迷惑,商业的本质是效率。纵观商业史上所有的重大失败,除了那些系统性风险,大部分都是因为企业成长的低效率。

    商业史上第一次效率大跃进,应该是1913年在福特汽车高地工业园区建立的第一条生产线。

    福特通过流水线作业,标准化了每一个生产环节,使得一辆T型车的装配效率提高了8倍。在此之前,装配一辆汽车需要728个工时,而汽车的年产量只有12辆。

    在后来的商业发展中,“标准化”成为高效率的象征。

    创新商业模式,再造运营模式。创业者在这些顶层设计中唯一需要记住的是,你的每一个环节是否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标准化?

    显然,社区小组没有。

    这个行业的交易环节很简单。首先,平台招募社群领袖——领袖建群开店——吸粉引导用户下单——汇总订单需求,统一从平台采购——从平台上游采购,分发给领袖——最后,领袖将产品分发给每个用户。

    整个过程之后,团长就成了连接需求和供给的枢纽。可惜,领导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至于社区平台,以团长的招募标准来说,最好有一定的运营能力,在社区的网络影响力也要不错。

    理论上我们村长很适合做这个。

    事与愿违。目前就社区群平台负责人而言,退休阿姨和闲散宝妈占了很大比例。素质好一点的可能是楼下个体便利店的老板,或者菜鸟驿站的工作人员。

    打之前松鼠负责人的招聘政策之一就是0学费学习社区的运营。

    据媒体报道,在这些运营培训中,出现了松鼠会全国掌门人管理中心负责人车海燕的身影。几十个城市来回穿梭,讲述一线实践经验,分享社区新零售发展路径。

    此外,大部分社区平台还会在线培训团长的操作技巧,培训时间大致为7天。7天后,团长将正式开业,平台将通过补贴的方式帮助团长获客。

    总之,平台要培养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现实是平台在这个社区只有一个负责人,但是这个负责人在这个社区有不止一个微信群。通过平台的补贴导流,团长通过平台赋能,另建社群,携带私货,这种情况很常见。

    另外,你辛辛苦苦培养的领导,可能下一秒就去找竞争对手了。

    随便打开一个社区群的微信小程序。用户只要切换社区,就能看到当前城市所有团长的姓名、店铺地址和联系方式。这也方便了新兴平台挖角。目前团长每月提成大致在3000-10000元,给了竞争对手很大的提价空间空。

    如何杜绝做免费的头部培训学校?这对社区团体来说是个难题。

    二、市场切入倚重高频刚需,而越是高频刚需越不赚钱

    上校的问题之后,就是选品的问题了。

    如今在互联网商业的逻辑下,首先要制造一个爆款,引起社会关注,从而提升平台的品牌影响力。

    然而,社区团体要遵循这种思路要困难得多。目前这个行业提供的SKU不超过100个,大部分都是刚需高频产品。这些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低,毛利低。如果非要在这些产品中打造一个爆款产品,要做到保本其实是很难的。

    以目前社群群体为主的生鲜品类为例。《Xi日报》记者曾打开一个社区群APP,发现里面有很多水果蔬菜,价格也不高,有的甚至比菜市场还便宜。

    为什么菜市场可以把生鲜做到最便宜?那些小摊贩半夜两三点才向郊区发货,中小批量采购运输时损耗率可以控制在个位数。

    生鲜行业难,根本症结在于如何规范非标产品。

    在分布式资源管理的趋势下,蔬菜和水果仍然很难成为相对统一的商品。它们从生产开始就很难控制。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苹果也不一样。仓储、运输、品控也比普通商品更难,每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个性化成本。

    整个流程运行下来,行业平均损耗率在30%左右。

    【/S2/】2016年有一个统计,4000多家入驻的生鲜电商中,4%持平,88%亏损,7%巨亏,只有1%实现盈利。

    到2019年,大萝卜、鲜之友、迷你生鲜、原便利网等生鲜品牌都出现了资金链、裁员、关门等问题。,本来就是无利可图的生意。当社区团平台上的生鲜品类比菜市场便宜时,一般说明平台在赔钱补贴。没有品多多的命,他得了烧钱的病。社会的竞争力最终是资本。

    这已经是To VC的业务了。

    上海一位创业者在2019年5月表示,对于一个以卖菜为主的本地App的下一轮融资,平台根本不在乎亏损,只在乎GMV等数据。这个平台还在上海设立了团购部。上游采购到生鲜商品后,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卖给竞争平台。

    创业者说,“这根本不是零售业务,而是互联网业务。”

    针对这个环节,其实我之前分析钱阿姨的时候就有过交流。在品类和渠道抢占了先天红利之后,钱大妈需要解决的是整个生鲜行业最大的问题——亏损。

    为什么传统生鲜零售的损失率这么高?这就需要透析这个行业的物流环节。

    《政岛决策参考》刊登了每日优鲜创始人徐峥的内部讲话。文章称,生鲜电商物流环节一般使用三个冷链:

    一、冷源冷链,即公司在枢纽城市建设大型冷库。

    二、制冷剂冷链,即公司使用冰袋、冰板、泡沫箱等保冷措施的配送过程。

    第三,时间冷链,即从下单到送到用户手里的时间限制,以保证不会断裂。

    没有这三个冷链,损失率必然会增加。但盛远资本的彭志坚曾表示,三个冷链的物流成本在30元左右,占整个公司销售成本的30%-40%。

    优鲜天天推出的前置仓模式是取消制冷剂冷链,直接在小区内建仓,保证1小时送到用户手中。这样平均每天的生鲜成本可以降到10元以上。

    这样它的客单价可以轻松盈利100元左右。

    对此,盒马鲜生在测试了90多个前沿阵地后,其CEO侯毅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公开表示,前沿阵地是伪命题。

    侯毅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前仓模式客单价上不去,损失率下不去,毛利率不确定。

    Retal就是Detal(零售就是细节),生鲜损耗需要从整个供应链控制的细节入手。西斯国际执行总监刘宝红曾在他的《供应链管理》一书中提到过12字真言:前端防杂,后端减重,中端控乱。

    总结钱阿姨的失落,可以从这里说起。

    第一,前端抗噪。

    硅谷有很多中餐馆,数量多,便宜,难吃。最后的结果就是过一段时间换老板。原因是菜单品种太多,有120多种炒菜可供选择。选择3种,价格18美元。

    由于SKU的复杂性,商家需要采购少量不同的原料供用户采购。导致相应品类的采购规模小,议价能力低;SKU太多,库存压力大,损失率高。

    这些小店还不如一个只卖包子的小摊赚钱。

    同样,SKU太多也是生鲜行业亏损和成本的推手。目前钱阿姨只有500多个SKU,门店一般放200-300多的产品。

    第二,车尾重量减轻。

    企业获取资源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给供应商,第二种是自己做。

    刘宝红说,当企业无法选择和管理供应商时,他们不得不采取垂直整合模式,这导致了重资产运营和低投资回报率。

    这些案例在生鲜行业并非没有。2015年底,自建蔬菜基地锦绣生鲜上线,2016年后杳无音信。翻阅天眼查,可以看到一份2018年5月的法律诉讼文书,其法定代表人李文亮因无力偿还12万元货款及其利息,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钱阿姨直接和供应商合作。据媒体《零售有三只眼》报道,每天15:00前,钱大妈的门店向总部提交第二天的订单,订单汇总后,统一向供应商下单,凌晨送到钱大妈自己的配送中心。

    此后,钱阿姨在内部分拣、打包、配送,五点半前送到各门店。在这个环节,钱阿姨可以直接控制供应商的损失。如果提货时损失率超过4%,供应商将面临处罚。

    除了4%的损耗,5:30前上架的商品如果有损耗,店家可以直接把商品退回钱大妈总部,保证店家进货零损耗。

    第三,中间控乱。

    前端和后端都受损后,最终考验的是店家自己的计划预测。每天15:00下单,如何保证单量不会造成库存太多,缺货太少?

    首先是了解消费特点。钱大妈可以知道自己所在小区2个月内的消费特点,预估每个店的日消费。店铺成千上万,每一家都有不同的消费特点。钱阿姨需要各个店长做统计预测,然后上报总部。

    其次,保证你不隔夜卖肉,股票当天就要促销。即使钱阿姨还有剩余库存,每天19:00也会上演大促。19:00打九折,19:30打八折,开到23:30,店内所有商品免费送。

    数据显示,钱阿姨目前的损失率在5%-10%。永辉超市在生鲜减负方面做的最好,损耗率4%,生鲜盒马10%,传统超市20%-30%。

    三、规模增长倚重社群运营,而零售最为考验后端供应链

    忘了社区团体,忘了到家到店,被这些花里胡哨的互联网游戏包装的本质其实就是零售业务。

    利用互联网在社区中进行分组,改变了哪些零售形式?

    首先是先卖后买的预售模式。通过团长的订单反馈,社区团平台会上游采购,然后直接发给团长。这种交易流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品的损耗,甚至可以实现零库存。

    其次,利用熟人网络的裂变加速市场增长。邻居在微信网络中的加团,本身就是模仿拼多多的聚单模式,可以降低获客成本,快速打开市场。

    只是这些巧妙的社会化运营,往往让平台失去了本质——这还是零售业务。当所有新鲜好奇的套路讲完,市场最大的考验就是供应链。

    早在2019年9月,京东。COM的友家店,社区群项目,无法登录、注册、转发,疑似故障。后来,AI Finance报道称,JD.COM开始调整业务方向,更加专注于供应链,包括仓储和商品。

    一味追求规模是没有意义的。社区团购更重要的是想办法从供应链端直达消费者。

    由此看来,永辉超市依托永辉生活App的社区群业务似乎更有底气。

    其B2B平台菜市鲜2017年收入超过10亿。在重庆、北京、福建、四川、安徽等地建立生鲜中心工厂,拓展餐饮+医药+监狱+教育+银行等300家企业的大宗业务。

    通过专业买手制度,永辉超市以生鲜供应链著称,这群人才是真正的零售商。此前,永辉农业公司的林提出,蔬菜什么时候采收才能保鲜时间长一点?

    经过永辉买家多年的反复试验,发现:

  • 4月凌晨收菜;
  • 7月天不亮就收菜;
  • 九月,前一天晚上要收菜;
  • 不同的菜,不同的地区,需要不同的采菜时间。
  • 这些都是零售业务,是弯腰捡钢铲的业务。

    不幸的是,传统零售商对互联网竞争并不敏感。永辉App在供应链方面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在互联网营销方面不如美团优选、淘菜菜等。

    当然,美团游喧和淘菜菜都在后端供应链保障上做了很多工作,选品、包装、质量都比对手好。

    从整个运营节奏来看,盛兴首选是最稳定的公司。通过对湖南市场下沉模式的验证,打磨了多年,以运行出一条最优路径。

    但还是那句话:互联网人不懂零售,零售商不爱互联网——社群群体洗牌后的新一轮崛起,又回到了“人”。

    人是最大的非标产品;人也是你最好的商业模式。[/s2/]

    作者: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鲸研品牌实验室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nJQVJ8KM0qJ7-rwLl0bLvw

    本文由@鲸研品牌实验室授权,以产品经理的身份发布给大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