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特殊场景涨到6元/小时。专家称市场已经饱和,未来应该会达到价格平衡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部分商圈发现,共享充电宝每15分钟1元、4元/小时的收费已经较为普遍,而一些特殊场景则涨到了6元/小时。多位消费者爆料称,端午小长假期间,在高铁站和国内热门景点租用的充电宝,一般收费6元一小时。
共享充电宝4元/小时正常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潘鹤林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质上,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未来是存量博弈。通过提高时租价格来提高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可持续的。定价在10元/小时以上会让需求退潮。
调查
4元/小时的共享充电宝成为常态
记者在西单、三里屯、大望路合生汇等商圈发现,共享充电宝随处可见,用柜机换怪兽充电、街电、来电、小电、美团等品牌非常方便。但计价方式和价格略有不同,4元/小时的租价成为常态,有的地方涨到6元/小时。
运营共享充电宝的企业客服人员解释,充电宝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收费规则,按照扫码显示的价格收费。
上午10点开门后,西单老佛爷商场西门服务台后面有三个美团充电宝柜亮着灯。扫码显示,定价规则为2元/30分钟,即4元/小时,每24小时封顶30元。大厦二楼的收银台也安装了美团充电宝;在地下一层的中书阁书店有一个怪物充电柜。价格4元/小时。
西单商场、君泰百货、西单大悦城等的共享充电宝。确实都涨价了,个别租赁点每小时收费甚至高达6元。君泰百货三楼怪兽充电显示屏3分钟内免费,2元/30分钟,24小时28元顶;在西单商场地下一层,真功夫餐厅美团的收费规则是前5分钟免费,1.5元/30分钟,每24小时20元;下一家餐厅,十三烧烤馆,前2分钟免费,4元/小时,每24小时20元。大望路合生汇6楼美团的收费方式,前5分钟免费,1.5元/30分钟。
在北京R&F广场的购物中心,有美团充电和捷电两个共享充电宝。美团共享充电宝的收费规则是前5分钟免费,3元/30分钟,相当于6元/小时,每24小时封顶20元。
吐槽
充电10次等于买了一个充电宝
部分特殊场景共享充电宝涨至6元/小时。有消费者惊呼,“我记得上次租充电宝也就1-2元/小时。怎么涨了这么多?”4月份在上海迪士尼租充电宝,6块钱一个小时,确实有点贵。充10次电可以买一个全新的充电宝。"
另一位女网友发微博称,“在机场租充电宝5块钱半小时的收费,让我学到了很多。现在出门不用口红,就一个充电宝!”
消费者王女士称,中午突然发现手机没有充满电,只剩下20%的电量。她本以为共享充电宝很便宜,但第一次用的时候就“惊讶”了。充满电大概用了2个小时,花了8块钱。她自己的电动车要10个小时慢慢充电才要个30块钱。
响应
商家:与商家逐一协商定价
多家共享充电宝厂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共享充电宝企业开始新一轮集体涨价”的说法并不准确,充电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地区、不同场景、不同门店运营策略不同,业务需求不同,运维成本不同,充电标准也不同。共享充电宝每个点的定价都是和商家逐一协商的,甚至同一个商场不同商家的价格也会不一样。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平台是共享充电宝涨价的主要推手;现在随着共享充电宝定价机制的改变,店铺也有了一定的定价权。比如商家要求更高的分成,共享充电宝后台会调整免费时长和充电价格。
以怪兽充电为例,公司招股书显示,2020年,公司向合作商户支付的费用(佣金和入场费)占当期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的58.1%。monster 2019年收入20.22亿,2020年收入28.09亿,同比增长38.9%。但调整后净利润由2019年的2.07亿变为1.13亿。
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共享充电宝成本居高不下,对场地位置要求高,多设置在大型购物中心、餐饮娱乐场所、医院、火车站等人流量大、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的场所。搭建一个共享充电宝站点,需要向商家支付一定的入场费,站点的收益要和商家分成50%左右,所以运营成本在不断上升。
另一方面,共享充电宝的营收增长令人担忧。现在过度涨价也会造成用户自带充电宝或者减少租用时间。因此,共享充电宝公司不能无限期地将运营成本转嫁到租赁费上,导致企业盈利能力难以提升,净利润率较低。(记者闫)据
专家意见
通过提高时租价格来提高利润水平是不可持续的
据机构测算,2020年,中国在线共享充电宝设备数量已超过440万台,用户数量超过2亿。今年以来,“共享充电宝”涨价的消息不断传出,从1元/小时涨到6元/小时,甚至有的景区涨到了10元/小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潘鹤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质上,共享充电宝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通过提高时租来提升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盈利水平是不可持续的,10元/小时以上的价格会让需求退潮。
潘麟表示,共享充电宝涨价是共享充电宝企业急于在IPO前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此外,共享充电宝的所有参与者普遍认为,培养用户习惯的过程已经结束,用户已经对共享充电宝产生了依赖。这个时候提高收费,在增加利润的同时不会影响用户数量。
他说,“这种定价机制不合理,但可持续。不合理是因为充电宝单价很低。租金太高的话,会影响使用频率。不能只看热点地区对充电宝的需求,充电宝会在大量长尾场景下闲置。可持续是因为现阶段用户对共享充电宝的依赖依然存在,尤其是用户出门不带充电宝的习惯已经形成。说白了,客户怕麻烦,可能会让共享充电宝的模式可持续。”
共享充电宝市场有没有可能因为更多企业进入市场而降价?对此,潘鹤林表示,本质上,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很多线下门店都在配置共享充电宝,未来是存量博弈,所以投资人关注的重点不是共享充电宝的单一业务,而是共享充电宝能否通过其他领域实现流量变现,提高用户粘性。预计投资人也会进入共享充电宝行业,但主要投资二级市场。
对于“共享充电宝”的价格走势,潘和林预测,共享充电宝是刚需,但10元/小时以上会让需求退潮。“个人认为共享充电宝未来应该会达到一个价格平衡,大概5-10元/小时。”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