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作为青岛的“母亲产业”,曾经为青岛赢得了“上天”的美誉,诞生了一批优秀的纺织企业,留下了浓厚的纺织基因。
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岛纺织企业在继承中奋进,抓住时代机遇,成为行业领导者。倪虹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经过22年的努力,她已经从一个针织内衣批发商成长为一个颇具竞争力的互联网科技内衣集团。
开创高端商务内衣定制新模式,开发海藻纤维内衣新材料,建设智能透明工厂,通过不断改革开辟企业转型之路,实现企业快速成长。
如今,倪虹已升级为恒妮智造,但她的初心不变,坚持品质与消费者需求至上,重新定义内衣穿着新需求,精心打造人体第二皮肤,只为做一个贴近用户的四季内衣管理专家,并以此为基础,走向更高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新模式:开创高端内衣定制先河青岛倪虹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以产品批发为主。因为没有品牌支撑,公司生产的服装只能跟着市场走,慢慢发展。公司董事长车云鸿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和对市场的敏锐观察,迅速付诸行动。1998年,他注册了“倪虹”商标,开始了公司的品牌之旅。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车云鸿意识到产品升级才是品牌发展的硬道理。在时尚界,高级时装是高品质的象征,也是尊贵身份的代名词。看到了巨大市场潜力的车云鸿带领R&D团队推出了全新高端定制品牌“HONNY”,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高端商务内衣定制品牌。
“中国有近14亿人口。据不完全统计,身材不标准的人应该超过1亿,市场潜力巨大。”恒智造(青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佳告诉记者,恒妮的内衣定制有市场,也有优势。
智恒打造创新升级五大核心平台。
恒妮积累了20多年,积累了4000多万用户数据。通过整合信息流、创新升级流程再造,最终实现了数据链的智能驱动个性化定制和柔性智造。
恒妮定制了一套内衣,最初需要几天时间制作。经过两年的磨合和改进,现在从网上下单到发货只需要四个小时,产品满意率越来越高,达到96%以上。
“定制价格和标准成衣价格一样,所以很有竞争力。”吴佳表示,公司对定制内衣的前景越来越有信心。“很多海外华人对内衣有需求,但在国外很难买到。现在他们可以一键下单,在恒妮内衣APP和微信商城的平台上输入自己的身高、体重、年龄和穿衣喜好进行定制。
目前,该功能已覆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省,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新材料:海藻纤维实现向海洋要棉花世界70%的海藻资源在中国,中国70%的海藻资源在青岛。青岛企业利用海洋海藻资源具有独特优势。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2016年6月,通过与青岛大学合作,恒妮智造成功将海藻纤维产业化,打通了蓝海生态产业链,并将其应用于服装领域,成为全球首家将海藻纤维用于内衣的企业。
“海藻纤维是个好东西。具有抗菌、保湿、护肤、富含负氧离子、远红外加热、防火阻燃等显著功能。它可再生、可降解、零污染、零排放。它是一种满足消费者巨大健康需求的天然纤维。但是不耐酸不耐碱,做衣服的时候染色是个大问题。”吴佳介绍,一种海藻纤维的成功,是因为100种纤维尝试的失败,多年的研发,无数次的失败。好在恒妮坚持下来,实现了向海洋要棉花的梦想,并于2017年开始量产海藻纤维内衣。
随着研发的深入,海藻的损失率逐渐降低,且该产品行业壁垒较高,因此为企业获得了可观的毛利率。吴佳说,目前海藻纤维产品已经覆盖内衣、袜子、家居服、保暖服等,销售份额从最初的5%增长到60%以上。最值得骄傲的是,恒妮芝做的海藻纤维服装已经走出国门,销往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认可。
新工厂:恒尼智造科创中心将崛起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亨尼智造来说,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重要核心就是互联网加智能制造透明工厂的去中介化。在移动互联网链接的智能工厂中,通过智能订货、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仓储、智能物流五大核心平台的创新升级,恒妮智能制造实现了国内外市场同步订货的个性化定制,以及去中介化的创新。
无菌车间允许打开时穿亨尼知止制造的内衣。
“我们的衣服打开包就可以马上穿。”吴佳说他们的内衣在出厂时就像食物一样干净。因为亨妮芝有无菌智能生产车间,内衣生产在无菌车间操作,装袋前会彻底消毒,消费者拿到后不用再用水冲洗身体。
目前,恒妮赵志计划建设一个更大的无菌智能生产车间。据介绍,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建设恒妮智能科技创新中心,该中心将涵盖科技创新中心、工业物联网中心、智能共享工厂、双创孵化中心,配备功能实验室等一系列实验室,R&D中心将重点研究新材料、商品、版本、流行趋势、人体大数据分析等。
初心不改:22年不变的高标准高品质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恒妮赵志,每天有近2万件内衣出厂,每件产品出厂前都经过层层检验,确保100%通关。公司从德国、日本等国引进现代化检测设备,为产品的高品质奠定了基础。从织造、设计、裁剪、缝纫、检验、入库到包装成品出厂,七道工序每一道都要经过自检、互检、组检、抽检,人人把关,确保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事实上,恒妮知止制造的质量底线是从原材料层面开始的。业内人士都知道同样是纯棉材质,但是纱线编织不同,舒适性、耐磨性等特性不同,价格差距也很大。恒妮智造创始人车云鸿一直坚持品质。
该厂一位负责人回忆说,十几年前,棉纱价格突然大幅上涨,大多数纺织服装厂为了降低成本,都改用26或32支的粗梳棉,但董事长车云鸿却坚持用40支精梳棉。“董事长说宁可不赚钱,也不能降低质量,砸自己的牌子。”时至今日,这位负责人回忆起当初的情景,依然感到激动。
工匠故事:连做16版 每件定制衣精益求精2019年,池春玲进入企业20年。她从一个缝纫工成长为厂长,也见证了企业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
在池春玲20年的职业生涯中,严格标准、精益求精是一贯的企业准则。“我记得从我进厂的第一天起,师傅就告诉我,不要想着走捷径,省事,要扎扎实实按照标准去做,等质量有了保证再谈其他的。”
池春玲第一次接触纺织和缝纫,师傅的话就刻进了她的骨髓。她说,她经常在带新工人或管理其他工人时说这些话。代代相传的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精神,也许是倪虹在22年后变得更加华丽的原因。
池春玲记得,2017年,公司接到一份内衣定制单。剪完之后,班长被刷工艺单“蒙”了。“这根本不是内衣。客户要求拉链、衣领和口袋,衣领要求不同的颜色和准确的尺寸。完全是一件技术复杂的外衣!”池春玲说,为了完成订单,他们一群人在24小时内做了整整16版,也就是16件成衣,获得了大家的一致满意。“其实做第五件的时候,客户所有的定制细节基本都满足了,只是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完善,就一版一版的改进,直到第十六件才完成。”当然,收到这件衣服后,顾客的满意度也是“高不可攀”,评论中反复使用几个“惊喜”来赞美恒妮知止的工艺和服务质量!
来源 |青岛晨报记者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