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决定放弃年薪百万,辞职创业九个月的时候,我总结了一个经验和大家分享。这个心路历程,无论你是在创业还是还在职场打拼,都同样有用…
一个,为什么要放弃年薪百万的工作毅然决然的创业
1。不满足现状
在大公司升到一定级别,每天的工作就变成了开会,PPT,计划,部门之间的资源争夺,各种压力,变成了最讨人喜欢的那种职场油腻子。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做一些有挑战性,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每天浪费时间。
而且,我天生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当我发现我在做的事情已经不能帮助我学习新的东西,我的成长曲线开始下降,我想跳出舒适区。
所以,你是否创业,不是因为你在机会袭来的时候决定去做,而是因为你骨子里就有这个DNA,机会来了你自然会做出创业的决心。
所以,如果你天生不是对现状不满,就不要想着创业,不要因为工作不如意而创业。
2。副业收入超过主业收入
我不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所以在我决定未来有自己的事业之前,我尽量在工作之余开创一份副业,成为一名职业规划师,帮助职场人找到高科技的工作。从2019年到2021年,我已经连续两年稳定月入1万+以上,收入已经超过我的主营业务,证明我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这让我有了辞职的信心。
所以,在你有创业的想法之前,不妨先从副业做起,在你的业务收入是主业的几倍,且至少稳定一年的情况下,再考虑辞职去做小生意。
31岁的时候,我决定辞职自己创业。如果失败了,我还有机会重返职场。以我的能力,找一份年薪不错的工作并不难。所以我这个年纪还是有不错的资本的。
4。家庭收入支助
创业需要家人足够的支持,这样你才能前进。这时候我老婆新识字家庭的日常开销进一步降低了我的创业风险。我把我副业的钱作为我们家的安全存款。
综上,我做出了辞职创业的决定。整个思考过程不是教你如何分析商业,而是在做任何决定之前学会思考:
1)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
2)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你有没有尝试并得到结果?
3)做这个决定的后果是什么?
4)你有抗风险能力吗?你能承受这个决定的最坏后果吗?
二、辞职创业9个月后的10点感悟
从2021年3月底辞职开始,我做了很多事情。我做过正确的事,错误的事,成功的经历,失败的经历。以下是我的总结,可以对正在创业或者在职场打拼的你有所共鸣和帮助。
1。自律让你自由
创业和上班的区别就是自由。你没有老板催你交作业,也没有上班的概念。另一方面,你也失去了稳定的收入。带薪聊天带薪病假的日子已经不存在了。
只有保持自律,才能继续拥有这种自由。于是我每天七点起床,开始学习和工作,每天给自己的时间表都排得满满的。当我保持自律,坚持完成日常任务,看着银行卡上的信用,我就能一直守护着这份自由。
所以,即使你还在上班,我也希望每天叫醒你的不是打卡,而是你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上班会有周末,下班也会有小时。但创业不是。创业是7*24小时的游戏。你心里有上班下班的概念,只有今天任务完成与否的概念。
自从辞职创业后,周六只有半天休息,剩下的时间都要花在工作上。以前上班7点下班,现在平均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11分。所以,虽然你不会每天都要去办公室,但其实创业会更累,因为如果你在创业初期就停止工作,就意味着你没有收入。
3。保持健康
创业工作比上班强多了,如果不保持身体健康,最终会无法承受身体的压力。你要相信,一切都是奋斗,就像三国时期一样。三国为什么归司马?因为从寿命上来说,曹操66岁,刘备63岁,孙权71岁。
所以自从创业以来,不管多忙,每天都会坚持跑步一个小时。所以,希望你能抽出点时间来锻炼,不要为了前途和金钱而牺牲健康。
4。继续学习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但是往往在职场工作的时候,我们会给自己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比如我今天加班累了,我们先休息一下吧。但是在创业初期,没有办公室,没有团队,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我会不断的多学习,为了和外界保持链条,和社会保持脱节。
学习有两种方式:
1)读数
2)与专家交流
每天都要花几分钟看书,报各种课程,见各种人。只有这样,我才能与外界保持联系,接受新事物。不管你现在是创业还是工作,都要坚持学习,不要用忙碌来掩盖自己在学习上的懒惰。
5.做得更少,做得更好
我辞职做小生意后,会思考如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所以一开始去知乎输出,去瑶音拍视频,开个小红书账号,一下子就去社区了。但是经过半年的测试,发现因为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
因为每个平台部门都有自己独特的机制,需要时间去沉淀和学习,所以半年下来,我的智客平台也就一般般,没多少粉。小红书刚刚起步,在Tik Tok只有2000多粉丝,社区粉丝不多。
现在,我接受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原则,少做,更精。我确定了一个平台,小红书和Tik Tok是主要的直传阵地,每天都在这个平台上磕磕绊绊。由于我做的少,但是我静下心来做,结果开始慢慢变好。
所以在职场上也是一样,我们不想同时做很多事情,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一个取舍,集中精力做一两件事,过几个月再看,你会发现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6。积极思考非常重要
你听说过墨菲的名字定律吗?“事情只要有可能出错,就会出错。”根据墨菲定律的延伸解释是,如果你担心某件事会发生,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这不是迷信,而是因为人容易受潜意识的影响。如果你每天都想看看可能会发生什么,你还没战斗就输了,那你就一定会失败。在我做小生意的9个月里,最难熬的是12月和11月,赚了13万。然后我就担心了,12月底我的收入会下降吗?
然后12月我状态不好。我每天来回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果然12月份的收入大幅下降。因为你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担心最坏的后果会发生,整个状态无法达到高点,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动力,情绪低落。
不是迷信让你得到不好的结果,而是抑郁让你得到不好的结果。
很多人在决定做一件事之前,都会列出所有最坏的结果。如果你列出所有最坏的结果,你的潜意识会让你对这件事失去信心。当你去做的时候,有很大概率会发生这些事情。所以,在决定做一件事之前,我们要问自己:如果我做了,会得到什么好的结果?列出这些好的结果,积极的推动你前进。
7。志存高远,但几乎要接受自己
你做任何事都是先定一个目标,但每个人都在追求一个合理的目标。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当你在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的时候,其实是在设定一个小目标。你想的是我有多少资源,能做多少事。
但是如果你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你想的是我需要做什么,我需要争取什么资源来实现这个很高的目标?那你就围绕这个高目标努力吧。
比如我定了一个月收入一万,那么我就围绕着月收入一万把我要做的事情拆了,然后围绕着这个目标努力一整月。
但如果我围绕月入5万的目标拆解任务,我一个人是不可能突破5万的。你可能会问“如果我达不到一万的目标怎么办?”没事的。学会接纳自己可能会差一点。毕京,你定了月收入10万,最后却做到了7万,总比你只达到了“合理目标”要好:月收入1万,不是吗?
追求一个很高的目标,但是接受不一定能实现。至少你可以达到超出“合理目标”的结果。
8。愿意花钱突破自己的认知
人永远赚不到比自己知道的更多的钱,即使赚到了,也会失去所有的知识。
放眼整个社会的我们自己,我们真的是太小的一个个体,我们真的知识太少。所以当我们知道的不多时,我们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呢?你怎么能事事成功?相反,大概率失败是常态。
所以,为了提高我们成功的概率,我们不得不不断创新,突破自己的认知。即使我现在没有主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我还是会坚持把月收入的10%-20%投资到自己的大脑里来支付学习,和牛人们交朋友,接近他们,学习他们的思维和方法,减少犯错的概率。
例如,今年,我花了19.8万元报名参加了Tik Tok的一个课程。当我在他们的指导下拍摄短视频的时候,我才知道对方使用的拍摄方式和我完全不同。我只知道上个月我在Tik Tok走了多少弯路。
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每个月能把工资的1%投入到自己的大脑中,通过付费学习来突破自己的认知。一年后,你会发现和身边那些更优秀的人差距是非常大的。
不一定要花钱,要花钱投资自己。
很多人总是把钱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往往忽略了时间的重要性,但是钱丢了可能还会回来,但是时间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应该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
我见过太多人为了省钱牺牲自己的时间,比如为了几百块十块钱的房租,搬到离公司很远的房子,然后每天通勤2-3个小时。试想一下,如果你一个月花几百块,1000块,却省下2-3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就算每天加班也不会晚回家吗?还有很多时间去做提升自己的事情?
我创业后,只有一个人,要处理很多杂事。比如我要设计海报发到朋友圈?我在找兼职设计师。当我想做一些图的时候,我会直接告诉他要求。一张100-200元的海报就够了,这样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永远做最重要的事,其他能用钱解决的事,不要浪费时间。
10。永远知道你的止损底线
经济学中有一个未命名的理论: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时,不仅看这件事对自己是否有益,还要看自己过去有没有在这件事上投资。
但实际上,你过去在一件事情上投入的东西(时间、金钱、资源),其实和你现在的决定无关,因为已经投入了,而且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很多人会陷入这个魔咒。每次想放弃的时候,他们都会对自己说:“我花了那么多钱,时间和精力。”导致很多事情继续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到了失控的时候才止损,损失更大。
所以我在创业的时候,就和老婆协商了这件事的底线:就是收入不够的时候,要动用积蓄,积蓄已经花到只有一万安全车存款的耐候了,就直接告诉我创业是失败的,反正我会重新回到职场找工作。
当我知道自己止损的底线时,我会放手一搏,因为我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
在你自得其乐的时候,如果跌了,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止损底线。没到底线就拼命往前冲,到了底线就及时停下来,果断退出。
1。自律让你感到自由
2。创业是7*24小时的游戏
3。保持健康
4。继续学习
5。做得更少,更精确
6。积极思考非常重要
7。志存高远,但几乎要接受自己
8。愿意花钱突破自己的认知
9。时间比金钱更有价值
10。永远知道你的止损底线[/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