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0岁的人凌晨三点排名”,背后真正的玩家是谁?
随着最严防沉迷新规的实施,虽然腾讯回应称该账号半年内被触发17次,且均通过了腾讯健康系统的人脸识别验证,但仍未消除“他人曾代表他人的脸”和租借号的猜测。
这种声音不是来自空洞的风。近年来,租赁服务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除了未成年人,一些喜欢高端装备但不想自建的玩家也会租借或购买号码,还有一些游戏玩家会通过租借游戏账号来盈利。
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各大电商平台和手机应用商店均可搜索到游戏租赁店铺和app,其中不仅有大量每款游戏可用的租赁账号,而且商家宣称租赁账号均为实名认证。如果在游戏过程中触摸防沉迷人脸验证,可以退款。
记者注意到,尽管租售平台已投入实名验证系统,并强调“未成年人不能交易”,但仍为跳出防沉迷系统的监管提供了可能。调查中,黑灰产平台换脸软件业务依然存在。据卖家介绍,超值版售价2500元。“验证的通过率90%,四大线都能过,游戏就更不用说了。”
对此,民间互联网安全机构网刀创始人曲子龙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暴露在我们面前的是未成年人租用账号的问题,但其实从外延上来看,如果租赁平台不能保证用户租用的账号实名信息与租赁平台的认证信息一致, 那么租赁平台的这种商业模式已经是在协助互联网用户绕过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的监管,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
买卖
千余个热门游戏的账号可以租用,一小时收费低至3元
8月30日,出台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新规,严格减少未成年人游戏时间,要求各网络游戏公司每天20:00-21:00,仅在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9月13日凌晨,果壳财经记者下载了华为手机应用市场游戏排行榜排名靠前的游戏app,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梦幻西游、迷你世界、斗罗大陆、Quest等。记者测试后发现,这些游戏都接入了实名验证系统。当记者以未成年人账号登录时,无一例外的弹出了防沉迷通知,称游戏不能玩。
而在网络上,我们可以通过租号买号的方式绕过无限网游的监管,给未成年人玩游戏开绿灯,让租号成为监管的对象。
9月,监管部门再次约谈腾讯、网易等游戏公司和游戏账号租售平台,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交易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我国防沉迷系统就已启动,但一方面限制收紧,另一方面租、借、买号等行业借机野蛮生长,以规避防沉迷。
9月13-14日,果壳财经记者发现,各大电商平台和手机应用商店都可以轻松搜索到游戏租赁号和销售号对应的商店和应用。其中,在租借平台上,可以租借的手游超过100款,端游数量甚至超过手游。
记者注意到,平台上每一款游戏都有数量庞大的账号用于租赁。《王者荣耀》《火影忍者》等热门手游以及《英雄联盟》《永恒劫》等热门端游显示,平台内可出租的账号多达5000个,适配系统包括安卓和苹果。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很多租赁店都经营了五六年以上,付费过万的商家不在少数。记者浏览发现,王者荣耀、火影忍者、原神、永恒劫是热门游戏类别,租赁价格从“首单免费”到几十元一小时的高端账号都有。
在调查中,贝壳财经记者测评发现,账号每小时3到14元的租赁均价比较常见,但对于租房者来说,最后支付的实际价格往往低于账面价格,因为很多租房者的机制是“推倒”上一个租房者,直到下一个租房者拿到号,租房者随时可以用租出的账号玩游戏。
记者购买游戏账号2小时后发现,实际游戏时间超过12小时,没有下一个租用者的“顶号”。
工商信息显示,安徽刀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租号玩的运营公司。据租玩官网介绍,是国内正规的租赁平台,注册用户超过5000万,高端游戏账号超过50亿。“在互联网上,我们以其独特的创新理念和平台反外挂安全技术,为账号主提供卓越的服务,做好用户与账号主的链接,充分保障账号安全,充分整合行业资源,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游戏体验。”
记者注意到,在知乎上认证为“安徽冯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商户经理”的用户曾发帖称,截至2020年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达6.22亿,较去年底增长1060万,占网民总数的56.1%。租号的租客已经达到3000万左右,还有很大的空白色市场。租一个1元就可以选择新的游戏体验,大大增加了租号的交易量。也可以把不经常玩的游戏发布出去赚租金。
“如果一个号主有很多游戏账号出租,当然可以赚很多;如果他有什么游戏账号,一天赚几百块很正常;只有一个账户出租的业主和有100个账户出租的业主的利润自然是不一样的。”一位用户说。
设防
租房平台变套路,实名订餐需人脸识别
9月13日,果壳财经记者登录交易猫、租a玩、电商平台上的租a卖店铺等游戏账号出租平台,发现几乎所有的租a号平台都表现出了十足的“求生欲”。记者在租赁平台下单时,会弹出提示:“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要求,请完成实名认证后继续下单。”
在电商平台上,记者私聊租赁店客服时,客服会自动回复禁止未成年人交易的提示,比如“本店不接受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不能下单,请好好学习!”
跳过,记者浏览热门游戏发现,所有可以租售的账号都号称实名认证,不会触及防沉迷成人账号。其中,在交易猫上租用的账号的安全信息会显示为“成人号”、“账号绑定身份证”等。
在电商平台上的租赁店,记者咨询了几个卖家,他们都表示这些账号可以正常时间玩,不会触发防沉迷措施。
9月13日23: 00到9月14日凌晨1: 00,果壳财经记者使用租来的王者荣耀游戏账号玩了两个多小时,确实人脸识别提示一直没有弹出。之后记者咨询客服,遇到实名认证需要人脸识别怎么办?客服说“不用测脸,退出游戏就行,余额可以通过支付宝退还”。
据查,为绕开未成年人门槛,在黑灰产交易平台上公开出售身份证实名信息。未成年人可以通过购买未登记的身份信息,或者直接输入父母、亲属的身份证,绕过实名认证程序。然而,9月13日,记者通过黑产提供的个人信息再次尝试以未成年人身份租号,发现部分租房平台上线了人脸识别。
在租房平台上,记者输入实名身份信息后,弹出提示称“为了进一步验证您的身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您需要完成人脸识别验证。”在交易猫平台上,记者购买成人游戏账号,跳转到支付宝支付链接时,弹出的建议是“刷脸登录后支付”。不过,记者注意到,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登录并支付。
目前在具体的注册过程中也会触发人脸识别。贝壳财经记者在电商平台上用20元租了一个王者荣耀账号后,客服告诉我们,由于王者荣耀和吃鸡游戏都是通过微信和QQ登录的,租用这些游戏的账号需要下载安卓版的“手机游戏注册器”。付款后,客户服务发送的登录密钥可用于登录游戏。记者下载后发现,所有的“注册设备”都需要实名认证。
记者实名认证通过后,进一步触发人脸识别,人脸识别与实名认证人信息不符,不会通过。只有实名认证和人脸识别全部通过,才能继续登录。
虽然出租号增加了防止未成年人“钻空”的门槛,但很多游戏平台在游戏登录时只验证账号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不验证游戏账号与用户身份的关系。
在曲子龙看来,从合规的角度来看,租房平台的运营模式已经违背了互联网“网络实名登记制”的基本原则。
他告诉贝壳财经记者,2015年和2017年,网信办先后发布了《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后续评论服务管理规定》,规范了“网络实名注册制度”,明确注册用户需要“后台实名”。用户实名的前提是保证账号用户与其实名认证信息一致。但租房平台的运营模式一直与相关法律法规相冲突。
北京闻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游戏出租号与网络实名注册制度相悖,每个人都应该注册自己的实名账号才能在游戏中开展活动,这样才能符合网络实名注册制度的要求。
“租号往往还有一些其他的需求,比如未成年人或者因为自己的一些违规行为而无法使用号码的人等等。,所以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可能。如果出租号也收了相应的租金,结果别人租了号做了违法的事情,那么原机主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赵虎说。
漏洞
Face经历了生意的退潮,有黑灰的产品不再接单
在监管风暴下,从事游戏租赁业务多年的郑毅(化名)告诉果壳财经记者,生意并不好做。
“每年暑假都是买号租号最忙的时候。以一款游戏为例。大概是V8水平。一个100皮左右的账号一个月能租300块,V9到V10一个月能租800块。但现在防沉迷措施越来越严格,对客户打击很大。”郑毅说,“有了线上人脸识别,很多主人账号触发人脸验证后,发现游戏玩家与主人本人信息不符,有些账号是强制防沉迷的。我遇到过太多这样的纠纷。”
曲子龙介绍,目前游戏租赁平台的账号主要来源于四个渠道:个人出租自己的账号、租赁平台注册大量账号后出租、市场上存在的黑客攻击的数据来源以及与游戏厂商合作开设的账号。
“租房平台的账号来源不一定是我自己租的。行业内的灰色行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工作室或租赁平台自行注册大量账号,然后通过游戏平台实名认证试图出租出去,还有职业黑客的不法分子,通过租赁平台将盗来的账号出租变现等。批量注册账号,实名认证身份信息从何而来,是否合规?这些已经涉及侵犯用户隐私的违法犯罪问题。”曲子龙告诉壳牌财经记者。
在租房平台推出人脸识别系统之前,腾讯是第一家试水人脸识别验证的游戏公司。
游戏圈流行一句话,“中国游戏公司只有三家,一家是腾讯游戏,一家是网易游戏,一家是其他”。腾讯第二季度财报披露,游戏收入增长12%,至430亿元。今年上半年游戏收入达866亿元。
2021年7月5日,腾讯健康系统正式推出“零巡航”功能。凡拒绝或未通过人脸验证的,将被视为未成年人,纳入腾讯游戏健康系统防沉迷监管,并被踢下线。
但是人脸识别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措施,漏洞还是存在的。目前,在黑灰产平台中不难找到出售人脸生成软件的卖家的经营信息。
9月14日,果壳财经记者用相关关键词搜索黑灰产平台,发现绝大多数人脸识别业务的卖家都是“人脸识别软件”的卖家。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通过租房平台的人脸验证流程时,卖家表示只要找到自己的头像,然后购买软件,就可以在弹出的人脸验证时进行“自我认证”,价格为1299元。
另一个卖家说,他手里的人脸识别软件分两个档次,普通版600元,通过率85%,高级版售价2500元。“验证的通过率90%,四大线都能过,别说游戏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逐渐加码的严格监管下,人脸识别大大增加了未成年人租借的游戏成本,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如果说实名认证系统是一扇门,那么人脸识别系统就是一面墙。只要你有钥匙,你就可以打开门,面对一面墙。虽然可以翻一两次,但如果每次都翻,成本就太高了。”郑毅决定不接游戏里的“非凡脸”业务,理由是成本太高,不合法。
8月底,果壳财经记者联系到一位从事“代人刷脸”业务的黑灰人士。对方表示,微信用户只需支付80元(QQ用户120元),让“素材”(即未注册的成年用户)将自己的身份信息绑定到游戏账号,就可以通过人脸识别验证。
这也让游戏玩家成为收割的对象。一旦绑定了“素材”的身份信息,游戏账号后续的人脸识别就只能通过“素材”进行验证,而且每项服务都是要收费的。黑灰产表示,如果后面弹出人脸验证,他会以40元一次的价格提供后续服务。
9月13日,果壳财经记者再次联系黑灰产方,发现对方已经删除了所有与人脸验证相关的信息。当记者询问是否还能做这个生意时,对方表示不再接受新客户。
隐忧
采集未成年人面部信息时如何守住隐私底线?
对于人脸识别,曲子龙认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可靠方案是在游戏开始时进行人脸识别验证,验证用户的人脸信息和实名认证信息是否为同一人,然后合理限制单个手机设备最多可以登录的账号数量,既可以限制租赁平台的账号,也可以限制“专业培训”。
然而,根据8月20日通过的《个人信息保护法》,14岁以下未成年人的生物特征和个人信息被列为需要“个人同意”的敏感信息。人脸识别在游戏行业应用广泛。会不会给隐私保护带来隐患?
贝壳财经记者在9月13日进行的测试中发现,在要求人脸验证的过程中,无论是租赁平台还是“手游注册器”,都必须同意其使用信息,并确认其授权。其中,租号玩平台接入了百度的人脸采集SDK,“手游注册器”也需要同意其“个人信息处理授权”并确认授权后才能继续使用。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评测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告诉果壳财经记者,厂商一定要严格控制人脸识别和身份识别是否是自己的技术,甚至要对这种技术做一定的检测、评测和备案保障,这样过程中不会过度采集和留存未成年人的人脸信息。“如果排除游戏厂商想为未成年人赚钱的想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阻止未成年人玩游戏?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停止游戏。当然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希望公众能提出更好的意见。保护未成年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让所有的公众都知道困难和矛盾,共同努力。”
“游戏资产本身就是我们的数字资产。大部分银行app都是人脸识别登录。我们会觉得比账号密码更安全。为什么游戏不能?隐私的核心仍然是数据检索吗?如果保存了会用在哪里,是否超出授权范围使用,只会涉及隐私。”曲子龙告诉记者。
某头部游戏公司员工李宇(化名)告诉记者,他支持用人脸识别技术来防止沉迷,这是唯一更有效的方法。谈及部分未成年人利用成年人身份信息绕过防沉迷系统,他表示,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比如验证后发短信到父母手机等。,这也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
新京报记者罗一丹,编辑王金玉校对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