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卖冰盾盾周边的天猫奥运旗舰店,国内滑雪品牌南恩也经历了一个忙碌的“冬奥季”。天猫旗舰店销售额比去年翻了三倍多,南恩成为2月天猫滑雪行业“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南恩的创始人耿邵峰生平第一次尝试滑雪。“能买到滑雪用品的地方很少。很多人穿着牛仔裤和外套去滑雪场。”2013年,他离开互联网行业,在淘宝上创立了南恩滑雪服装品牌。今年冬奥会期间,一些比赛项目在耿的家乡张家口举行。冰雪运动也从大众走向了大众,产业蓬勃发展。经过近十年的深耕,南恩从淘宝、天猫下线,线上也实现了多平台运营。“品牌在天猫的销售额占电商的70%,绝对是业务的主阵地。”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委托的《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从冬奥会申办成功到2021年10月,全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预计,中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
2017年,天猫开始关注冰雪行业。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奥运会的全球合作伙伴。随后,国际奥组委在天猫开设了全球首家奥运官方旗舰店。天猫举办首届冰雪节。
“目前平台已经形成了健康、多元化的品牌生态。天猫对品牌的服务不仅限于销售,而是逐渐延伸到产业上下游。”天猫滑雪行业老二王小源告诉记者。2021年,超百个奢侈品牌在天猫推出滑雪新品。Fact、HellyHansen等海外专业品牌通过天猫进入中国市场。国产新品牌业务活跃,2021年数量翻了三番。同时,天猫正在尝试开放TMIC(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和犀牛的智力能力,在供应链上与品牌一起开发新品。
“一墩难求”只是冬奥会经济的开始和缩影。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中国旅游业受益十年。全民健身让中国的体育消费蓬勃发展,一批国产体育品牌相继涌现。专家表示,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冰雪经济黄金十年的起点。
冬奥将成为超级“种草者”,“同款淘”将被火冰雪吞噬
冰墩到底有多热?冬奥会闭幕当天,天猫奥运官方旗舰店补货百万冰墩,当天售罄。很多话题冲上了热搜。
整个冬奥会期间,超过1亿人次涌入天猫奥运官方旗舰店,在冰墩周边抢购,实力演绎“一墩难求”。冰墩效应也“影响”了天猫杭州亚运会官方旗舰店,一批亚运周边产品“秒空”。
阿里巴巴奥运数字人冬奥宣布正式冬冬。自2月4日20时起,每两小时开始直播。自天猫奥运旗舰店入驻以来,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涌入直播间观看《冬冬的码头》。网友调侃“送冬冬踩缝纫机加班做冰墩。”
左手追冬奥会,右手淘同款,消费成为年轻人参与这一盛会的新方式。
据悉,冬奥会特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必须经过北京冬奥组委批准,官方网购渠道为奥运天猫官方旗舰店。公开数据显示,北京冬奥组委开发了5000多个特许商品,整个冬奥周期内特许商品收入预计超过25亿元。
全民对冬奥会的热情不止于冰墩。
2月8日上午,顾艾玲夺冠,同为单板滑雪品牌派系的天猫旗舰店销售额激增,7日全天增长近一倍,相比6日增长超过7倍。店内最受欢迎的是顾爱玲同款雪板,尤其是标志性的红龙纹“胜利雪板”,库存“岌岌可危”。
派系中国市场总监宁告诉记者,为了防止奥运会的过度商业化,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参赛运动员的表现不能作为比赛期间的广告。爱玲夺冠当天,流量的涌入和销量的增长,是消费者在淘宝主动搜索的结果,而非品牌营销投入。
事实并非孤例。奥运会开始后,顾爱玲在奥克利的旗舰店“雪镜”销量开始大幅增长,她的参赛作品一度缺货。2月9日,奥克利天猫旗舰店销售额同比增长超600%。
冬奥会期间,天猫滑雪相关产品比去年春节同期翻了两番多。这不是“突发奇想”。天猫滑雪品类三年翻倍。
“全能的淘宝拥有最丰富的商品,成为反映社会热点的棱镜。同时,中国消费者在淘宝和天猫消费冰雪相关产品的习惯和心智也逐渐形成。”王小源说。“这离不开品牌、创业者和天猫。”
奢侈品牌,运动品牌等。跑进市场,有些商家的电商销售额70%来自天猫。
“2013年初,滑雪有多小?从忙的12月到春节,我们差不多可以关门了。”耿笑着说道。当时滑雪场主要在北方,雪季持续3个月左右,消费者以“尝鲜”游客为主。滑雪品牌只是少数几个国际专业品牌。
不过,耿仍然看好滑雪市场的前景。入淘一年后,南恩开了天猫旗舰店,进入品牌运营。
2015年,北京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天猫滑雪品类销量相应上涨,迎来第一波高峰。“南恩销量激增,最明显的变化是来自南方的消费者大幅增加。”
“滑雪本来就是小众圈的爱好。天猫的商业影响力让冰雪节成为雪圈的大事件。”耿邵峰说,南恩的滑雪服在冰雪节上被多次推荐。“对于品牌来说,相当于权威背书。”
天猫自身的经营策略也开始转向新的产品和趋势。2017年,天猫小黑盒上线,为消费者推荐夏普商品和新品。同时,TMIC(天猫新品创新中心)成立,为商家提供一系列产品和工具,利用消费者洞察开发新产品。《2021线上新品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去年,天猫“追新”的消费者达到1.2亿。
此外,此前数据显示,经过近二十年的积累,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月活跃用户超过9亿。早在2020年,淘宝和天猫就有近2亿年消费超过7000元的消费者,年留存率达到98%,消费者忠诚度高。消费者规模庞大,高净值人群在行业内保持绝对领先优势。
“滑雪作为一种典型的新消费潮流,针对的是‘追新’人群。同时,滑雪有一定的门槛,消费者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和天猫平台很契合。”颜对说道。
天猫长大后,南恩也入驻了其他电商平台。但是专门负责天猫旗舰店运营的员工有20多人,比其他平台都多。“雪季,天猫上的业务量很大。”邵峰透露,线上业务占所有渠道的70%左右,而天猫占电商业务的70%以上。
这和戈斯基的情况差不多。今年雪季,天猫旗舰店同比增长400 ~ 500%。在电商业务中,天猫约占go ski 70%的业务量。
天猫滑雪市场品牌数量持续增长。两年来,共有88个国内外品牌入驻天猫,包括MACKAGE、BOGNER、FUSALP、FACTION、X-Bionic等国际专业品牌。天猫已经成为国际新品牌登陆中国的第一站,包括PeakPerformance在内的众多知名户外运动品牌也在洽谈合作。
跨界滑雪已经成为天猫上的新潮流。2021年,普拉达等近百个时尚品牌在天猫奢侈品销售滑雪运动装备,包括服装、头盔、滑雪板等。传统运动品牌也开始布局滑雪品类。安踏、李宁等。都在竞争天猫上的滑雪新品。新品牌创业活跃,2021年品牌数量同比翻番。
冰雪运动品牌如何在后冬奥时代抓住新机遇?
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吴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滑雪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这一时期将持续10到15年,然后达到成熟期。
在后冬奥会时代,冰雪运动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王小源分析,3亿人上冰雪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想象空,但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更了解消费者,更快满足新需求,对品牌运营非常重要。
“与创业之初相比,团队规模扩大了10倍。春节旺季,我们不打烊,夏天也定期上新品。”颜对说道。Nanen已经从早期的滑雪周边配件扩展到全系列的滑雪装备产品。根据天猫的消费洞察,品牌目前的定位是年轻化、时尚化、功能化的滑雪装备。“产品为王,然后我们的重点就会放在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
双减后,冰雪运动成为家长重点培养孩子的兴趣方向。青少年滑雪和女性滑雪正成为新品牌创业最活跃的领域。
去年双11第一天销售额暴涨300%的新品牌Vector创始人告诉记者,创业之初,该品牌针对的是中国95%的市场,包括初学者、体验者和家庭旅行。后来,Vector通过天猫洞察到女性和亲子消费的潜力,相继开发出高价值的滑雪服、护具、滑雪内衣,成为行业的“黑马”。
LDSKI深耕淘宝10年。经理李表示,虽然过去有滑雪服产品,但该品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参照天猫提供的趋势洞察,LDSKI调整了市场策略,加大了滑雪服的推广力度。2021年,LDSKI在天猫上的销量翻了两番,实现了品牌年轻化。
青曲数智联合天猫发布的《2022滑雪运动品类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滑雪市场进入稳步扩张期,“雪厚坡长”。滑雪行业有两大趋势值得关注。首先,室内滑雪场的建设将延长雪季,全年都可以滑雪。2021年,飞猪滑雪夏季订单量增长130%,90后年轻人是反季节滑雪的主要消费群体。重庆、成都、杭州等南方城市滑雪热情高涨。另一方面,青少年滑雪的增长速度和成年人没有区别。
滑雪又被称为“白色鸦片”。在业内人士看来,滑雪“只有一次,无数次”。消费者存量损失很小,增量不断上升。随着青少年的成长,消费能力的提高,未来市场肯定不会止步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的运动服装行业相比,滑雪装备包括雪板、雪镜、头盔、雪鞋、滑雪杆等细分品类,技术门槛和生产难度都不低。对于品牌来说,R&D创新能力和供应链协调能力对于品牌的持续健康运营非常重要。
“这也是天猫努力的方向。”王小源说。目前天猫正在尝试与有供应链能力的商家合作,开放TMIC(天猫新品创新中心)的能力,深入供应链进行新品创新。对于滑雪服品牌,天猫也会尝试整合犀牛的柔性制造能力。
据悉,TMIC的商业能力已在美容护肤行业得到验证,新品研发周期从平均18个月缩短至6个月,成功率提升至60%。犀牛工厂可以订100件,7天发货。从趋势洞察到新品研发,甚至制造,深厚的商业能力正在成为天猫的护城河。
总的来说,奥运会可以拉动旅游、消费、文化等一系列产业的产出。这些产出会在经济中循环,产生“乘数效应”。
“后冬奥”时代,中国冰雪产业将形成“由南向西向东扩张”的趋势,形成遍地开花的新消费特征。冰雪的市场拓展会催生更多更强的配套产业。据国家体育总局预计,2022年中国滑雪场数量将超过1000家。市场在扩大,设施在完善,冰雪消费的动能也在激活。预计到2025年,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
冰雪产业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