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稳赚不亏,劳务行业也是如此。每年,30%成立不到一年的新公司面临倒闭。
还有一些曾经顺风顺水的老牌公司,短短一个月就资不抵债,瞬间消失。
与其他行业相比,劳务行业的起步资金门槛很低,甚至没有门槛。中后期也是和大企业合作,所以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这个行业不会亏本。
是的,一般不会亏,但是亏了就翻不了身了
绝大多数新公司进公司不久就被干掉了,有很大概率逃不过一个原因:被骗
新公司常见困境:没钱没人没经验。
其实在服务行业,一开始没钱没人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没钱没人,可能会让你的起步阶段更艰难,但绝对不会直接死掉。
两年的办公室租金,水电费,生活费,差旅费,大部分人都负担得起。
但是以现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平台的成熟,两年内能赚多少钱不能保证,但是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初期的招聘渠道,最不济也能赚很多乐趣。
但是,如果你没有经验,就很容易被骗。你不知道如何选择伴侣。如何鉴别公司是否可靠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当你遇到一个上游公司或个人简单地欺骗人们,他们不支付费用,消失在空气中。这时候承诺的员工拿不到退款,公司瞬间负债,现价成了常态。高峰期,20个人的费用出问题,完全可以把一个刚起步的劳务公司关了。
许多新手高估了合同的力量。他们以为不管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只要签了合同,约定了结算期限和标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现实情况是劳务行业对合同看得很轻,尤其是上游的派遣公司和下游的招聘公司之间,签不签合同无所谓。
甚至一些有经验的老手和老牌公司合作多年,月供上百万,但没有正式合同。
原因很简单。法律是解决劳务行业经济纠纷最昂贵的方式。
如果对方违约,不付款,不结算,你拿合同解决问题,你需要聘请律师,你需要付给律师20%-30%的高额佣金。
打过官司的朋友都知道,经济纠纷从起诉到拿到钱,拖上几年很正常,时间成本很高。这几年如果是小公司,可能因为资金链断裂,早就关门了。
而且大部分遇到一般结算费用问题的上游公司或者客户,并不是真心想骗,而是自身经营确实有问题。不是因为不想给,而是因为没钱,资不抵债。
如果工厂出现经营问题,没钱结算,即使官司打赢了,变卖资产强制执行,也要优先支付员工的工资和遣散费等。轮到人力供应商的时候,很可能就没有资产可卖了。
而且很多经营有问题的工厂,固定资产可能已经抵押贷款了。
如果一手派遣公司的操作出现问题,执行起来就更难了。劳务公司不像其他行业,根本没有固定资产,自己买写字楼的人就更少了。
所以不要以为签了合同就有保障了。选择优质诚信的合作伙伴,提前预测经营状况,是规避风险的最佳途径。
合同应该签,但是不应该靠。
如果是刚成立不久的下游小公司,启动资金很少,甚至有人向家人朋友借钱创业。
合作的上游调度公司不是骗子,也没有凭空出现a,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结算速度慢,或者没有结算。
我想我在这里,但我只是不付款。
如果拖延的时间足够长,金额足够多,这些小公司就会被活活拖死。
原因很简单。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什么级别,退票费都是要交下来的。
就算你是乡镇的小中介,人家也是自己招的。如果到时候拿不到费用,前期可能会付一部分,但是现在几万块的费用能付多久?
当我买不起的时候,就是我名誉破产的那一天。在当地继续招人几乎不可能,只好背上一屁股债关门大吉。
一些上游的调度公司也会因为做了一个大项目而投入大量的资金,只是因为客户迟迟不付款就会被拖死。
劳务行业的上游一手派遣公司和建筑行业很像,提前支付返程费。如果为了一个客户,前期人多,拖了三个月的付款期,一般的公司就撑不住了,拖了六个月的付款期,再大的公司也撑不住了。
如果是那些需要先行垫付的项目,拖垮一个派遣公司也是一瞬间的事情。
下游代理是你,员工的合法雇主是你,客户可以拖你,但是你拖了下游代理,信誉就没了,拖了员工工资,劳动监察就来了。
这种死法一般发生在刚起步的小劳务公司。
有时会因为合作上游调度公司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及时,造成批量人员滞留、降价或一些原本承诺的条件无法兑现。
车费、安置甚至口碑的损失,对于一个小的初创招聘公司来说,打击是很大的,生源的损失更大。
这种小公司如果失败了一批社工或者学生,在当地会传播的非常快,没有人会深究原因,谁负责,只知道你不靠谱。
有几次,他们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亏了钱。再加上口碑的逐渐恶化,一些公司就这样被扼杀了,带着怨气掉到了起跑线上。
这个行业90%的员工都交不了社保,因为客户给你那么多钱,市场招聘成本那么高。如果交了社保,那基本就是白交了。每个人都会为员工购买商业雇主责任险。万一身故,有的员工可以按社保标准缴纳,有的则达不到要求,需要你自己照顾。
甚至业内一些公司的员工疏忽大意,就少了这个人的商业保险,近百万的赔偿,哪个小公司都难以承受。
如果家属不认可缴费,继续闹事堵门,损失更大。
当直播招聘和内容招聘已经逐渐开始和传统的网络招聘平台竞争的时候,很多公司很多人觉得直播不好意思,不懂内容引流。
没有学习,就没有突破
继续在各大平台高成本买流量,高成本只能靠各种套路来填补,每年在一个公司一个地方从头再来。
再过几年,当我们看到网络新招开始成熟,想要迎头赶上的时候,才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已经被甩得太远了。
早在几年前,上游调度公司就发现调度业务越来越难做,只能赚不合规的钱,舔刀尖上的血。
面对市场体量小、利润率低的外包业务,一方面不想放弃传统的快钱但不知道能走多远的派遣业务,另一方面也不想尝试学习外包业务。
这两年外包业务盈利能力越来越强,派遣业务利润越来越低。想赶上,手里没有天赋积累,没有经验积累,只能继续走老路,看天气。
最终因为没有竞争力而被市场淘汰,像慢性病一样死去。
开公司做生意不是玄学。十年前开劳务公司可以靠运气做大做强,但现在的劳务公司要想长命百岁,必须靠认知水平和运营能力。
老手往往死于趋势,新手大多死于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