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下载安装(当微信、淘宝、抖音来到同一个群聊)



文|朱晓佩

编辑|林荫道网格

11月29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但是有一天,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可能会突然发现,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一天,微信正式发布了《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更新的说明》,并公布了与电商平台的互联互通方案。第二天凌晨,微信向一淘等平台完全放开了链接挑战。准备已久的淘宝也及时更换了商品页面,用户可以直接跳转到微信进行分享。

至此,一个长达八年的互相“封杀”时代宣告结束。当微信和阿里再次来来回回,一个互联互通的新时代格局正在孕育。

01、微信和淘宝断了“来往”

2013年11月22日,当时被称为“手机淘宝”的淘宝宣布正式关闭微信频道——用户从微信点击淘宝相关链接时,不能再直接跳转到淘宝购买页面,转而使用手机淘宝下载安装页面。

阿里在声明中称:这是“为了保护淘宝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控制交易风险。"

时任Taobao.com总裁的张宇对媒体表示,“最近有大量用户反映,通过点击微信朋友圈或营销号发来的链接,进入假冒淘宝店铺,陷入了金钱和商品空的陷阱。有的用户还误入钓鱼链接,其支付账户和密码被冒用,银行卡内资金被盗,威胁到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和安全。”

这个语句不是空的结果。

此时移动互联网刚刚起步,互联网公司的安全体系不健全,导致网络黑产猖獗。2013年,全球发生多起互联网安全事件,包括韩国政府等网站遭到多起大规模黑客攻击。经过几个小时的瘫痪,美国银行和彭博等金融机构的重要信息被黑客曝光。苹果、脸书、推特等科技巨头相继入侵,用户数据泄露。

但在更多人眼里,这只是一个借口。淘宝封杀微信的背后,其实是与移动互联网格局相关的竞争。

早在2008年,淘宝就禁止百度抓取网页。当时淘宝此举既保证了商家和用户的信息安全,又切断了淘宝店铺的免费流量来源,从而吸引网店商家选择自己的阿里妈妈广告推广。

然而,2015年之后,淘宝发布了百度的抓取——淘宝成为百度竞价排名的重要客户,百度搜索也为淘宝带来了出站流量——这似乎也在暗示,淘宝对微信的封杀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这一次,阿里屏蔽了微信。一方面,他希望将交易保留在自己的应用中,通过跳转到安装页面来提高自己的安装率。另一方面,希望助推阿里自己的即时通讯工具“来往”,与腾讯进行社交竞争。

今年9月,在陆兆禧担任阿里CEO的第四个月,阿里正式推出联系人社交,口号是“朋友就是联系人”。10月的一天,马云在阿里内部论坛上说,他家所有有手机的人,包括70岁以上的老人,都装了上网。“目前只要有人联系我们,来来往往不放心,下次就再也不联系了。”

建议每个阿里员工在11月底前拉100个好友来往。如果没有,春节就没有红包了。按照计划,如果每个阿里员工能发展100个好友,一个月后至少有200万用户来往。似乎阿里社交触手可及。

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腾讯,自然不愿意给别人做嫁衣,成为阿里的免费流量池,很快就屏蔽了淘宝访问腾讯的链接——不过,用户收到链接后,仍然可以复制地址,在浏览器或淘宝打开。

从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爱杀之路。爱的是对方的流量,杀的却是对方的入侵。

02、“无效”的入口

一开始,阿里完全掌控了主动权。

在让“通信”成为微信竞争对手的同时,推出了自己的内容平台“微淘”,并向第三方开发者和商家开放应用接口。

数据显示,微淘公测一个月就有超过100万商家账号,保持着每天2万新账号的增长速度,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商业公众账号平台。

当被问及何时重开微信频道时,手机淘宝说得很坚决,“微信一天不安全,我们一天不开放,我们只为安全开放”。

在这一点上,在阿里眼里,微信是对手。至于微信的流量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直到2015年前后,市场还认为腾讯在这场相互封杀中节节败退。微信虽然社交流量巨大,但对交易影响不大,否则拍拍也不会卖到JD.COM。

大众点评的经历似乎也支持了这一点。

2014年,大众点评被腾讯投资后,拿到了微信入口。当时外界认为是其咸鱼翻身的一大杀手锏,于是大众点评支付了价值6.9亿美元的股份。

然而仅仅过了半年,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媒体可能对微信入口期望过高。毕竟微信不是万能的,做生意本身还是要靠自己。

大众点评突然又说要靠自己,因为微信给大众点评带来的流量转化是有限的。



易观数据显示,大众点评虽然接入了微信和手机qq,但流量的导入并没有大幅提升其交易量。2014年上半年,大众点评的市场份额仅比去年同期增长4%,远远落后于美团19%的增长。

有微信入口的大众点评在成长上输给了没有微信入口的美团。还是那句话,微信入口不是一切。否则,戴志康的半年微生活不会毫无建树,鳄龙也不会在酒店和机票领域节节败退。

这可能也是很多电商一开始鄙视微信流量的原因,包括JD.COM。

同样是在2014年,腾讯入股JD.COM后,还给予后者微信五年独家一级电商入口。然而,在过去的五年中,JD.COM只是不太重视这个入口,微信APP中显示的只是网页版的JD.COM商城。

直到2019财报电话会议上,刘才真正关注到这个入口,表示要打造一个全新的专门针对微信生态的模式,尤其是针对低线城市的女性和用户,例如,以低扣点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更丰富的产品。

03、“万能”的入口

直到2017年前后,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声音坚信微信入口不是万能的,没有电商基因的腾讯做不了电商。

但是一篇论文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2016年9月,来自华盛顿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复旦大学的四位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Mega到底有多Mega?通过机器学习和经济学测量聊天的溢出效应。

在这篇论文中,他们结合了机器学习和计量经济学,证明了微信对其他app的溢出效应非常有限:在排名前100的app中,腾讯新闻和淘宝都受益于微信流量。

教授的研究有力证明了微信流量的电商价值。腾讯一定能找到做电子商务的方法,不管是自己做还是别人做。

事实上,从Paipai.com转移到JD.COM开始,腾讯已经意识到做一个电商很难,并准备通过投资或收购的方式在体外扶持其他公司,盘活生态中社交流量的电商价值。

或许是JD.COM没有重视微信入口,流量转化效果不理想,促使腾讯寻找新的电商合作伙伴。或许,腾讯把内部经常使用的赛马模式搬到了投资上。

总之,2017年2月,腾讯投资拼多多C轮,将聊天场景资源完全开放给拼多多。这时候,如果一个很久不联系的朋友突然给你发来一条信息,内容大多是“帮我砍一刀”。

拼多多也没有辜负腾讯的期望。在微信流量的支持下,未来两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看看阿里和微信的相互“封杀”。与其说一淘屏蔽了微信的接口,不如说一淘失去了原本可以从微信获得的流量。

根据美团、JD.COM、拼多多等交易平台在微信上获得的共享流量和交易量,CICC研究部推断,如果淘客和微信互联互通,流量和交易量的增量至少可以达到6.3%和2.6%。

大众点评失败的微信入口为什么会“养”出一个拼多多?

王兴早期对腾讯和大众点评合作的评论透露出一个线索:“微信将是沟通的入口,它可以承载很多东西,但我不认为它可以承载一切。还是要看用户对它了解多少,主要功能是什么。”

淘宝下载安装免费

通过微信的传播,包括《猫里的神经》在内的几款小游戏、小应用的用户都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但生命周期还不够长。

这说明了微信流量的一些特点——微信的用户喜欢游戏,不是单纯的分享,拼多多的设计有明显的游戏特色;微信作为一个巨大的流量池,可以在短期内让一个产品的流量激增,但不能保证用户的长期留存。对于一个贸易商家来说,要有长期的用户沉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产品。

04、神仙打架

微信和淘宝互相屏蔽的同时,腾讯系和头条系,淘宝和Tik Tok也互相隔离自己的应用。

2018年,这个原本被双方封锁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然而,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发布了一条名为“庆祝小成功”的朋友圈,并在评论中写道:“TikTok抖音Q1 Apple Store是全球下载量第一的商店”,“微信封杀和微视抄袭的借口,阻挡不了微信Tik Tok的步伐”。

这条朋友圈恰好被腾讯董事会主席马看到并评论:“可以理解为诋毁”。

这也成为今日头条与腾讯矛盾正式公开的标志。双方甚至对簿公堂。

Tik Tok曾在起诉声明中称,自2018年4月起,腾讯旗下产品微信、QQ以“短视频整改”为由,被封禁分享三年。

但其实很多腾讯的产品,包括QQ音乐、QQ浏览器、知乎、好看视频、小红书等。,也受到分享的限制,不提供微信中可以直接打开的服务。不过略有不同的是,有的可以用小程序呈现,有的需要复制链接才能在微信或qq外打开。

腾讯回应称,也将起诉字节跳动及相关公司侵犯平台生态和用户权益。据《IT时报》测试,如果用户在头条社交工具多闪里发微信链接,Tik Tok账号和多闪账号的私信功能都会被立即封禁。

Tik Tok和淘宝曾经是亲密战友。在Tik Tok,你可以挂淘宝的商品链接,用户可以直接跳转到淘宝购买。然而,随着Tik Tok电子商务体系的成熟,去年10月,Tik Tok宣布开始切断第三方平台的商品链接。

回顾平台互相封杀的历史,是企业发展和阶段性竞争的必然产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想通过筑起高墙把用户留在自己的应用中。

在互联网野蛮生长的初期,这种做法非常普遍,某种意义上也有积极意义。比如微信对外链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聊天环境的清晰和用户的隐私。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相互屏蔽已经不符合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的社会潮流。



一方面,相互屏蔽造成数据孤岛,影响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神仙打架,也是伤害池里的鱼。尤其是一些依赖各个生态的中小创业者,更是惨不忍睹。比如微信和淘宝的战争,对曾经依赖微信作为生态系统的淘宝客打击很大。一些小淘客已经转型为“京东。COM客户”,有的已经从这个行业消失了。

在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看来,今年的许多“反垄断”案件将成为推动互联网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案件。“无论谁赢谁输,对于净化互联网平台市场秩序,促进平台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诚信、公平、公正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有机统一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05、新的格局

自9月份以来,互联互通成为业内最受关注的话题。

激进的观点甚至认为,或许有一天,支付宝和微信可以互相转账,不同的聊天工具也可以互相发消息。不过,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学院教授焦海涛认为互联互通可能还需要一个合理的边界,而不是完全的数据共享。

事实上,互联互通不仅是社会发展倡导的趋势,也是各大厂商的呐喊。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到成熟阶段,依靠人口红利快速增长已经成为过去。无论是传统巨头还是新应用,都进入了缓慢增长阶段。

最近各厂商发布的三季度财报也印证了这一点:阿里、美团、拼多多的业务增长均不及预期。相比之下,2019年开始重视微信入口的JD.COM表现良好,用户数增至5.52亿。

事实上,微信一直是JD.COM新用户的重要来源。虽然早期的JD.COM并不关注微信流量,但其2019年2月的财报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新用户来自微信。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微信流量对于电商的外溢是有效的。

对于增长疲软的应用程序来说,拥有超过12亿用户的微信是一个流量富矿。如果微信的大门能够打开,允许其用户与聊天伙伴分享链接,很可能会带来新的活跃用户。于是,很多腾讯生态之外的应用,垂涎微信开门,犹如久旱逢甘霖。

这种期待在今年双11前达到顶峰。

从10月14日开始,李佳琪和维雅的团队在微信群聊和朋友圈展开了一场双11的爆款产品“文档大战”。随后,阿里也发布了一份“内部处理天猫双十一超级爆款榜持续更新ing”。据阿里称,最多时有2600多人同时在浏览这“三份文件”。

终于在双11预售夜,李佳琪和维娅被空PK分开了。在12个小时内,2.5亿人涌入李佳琪的直播间,1.9亿人前往维亚的直播间。这组创纪录的直播电商数据,除了淘宝和微博连续几天的流量汇聚,也有来自微信平台的流量贡献。

至于微信,只有与淘宝、Tik Tok沟通,吸引更丰富的内容生态,才能真正发挥“做一条河,与你链接”的愿望。

于是,微信的大门重新打开了。

当淘宝、JD.COM、美团、拼多多、Tik Tok、Aauto Quicker、小红书等支持交易的平台在同一个流量池中竞争时,现有的格局必然会被重新排序。

一方面,谁能抓住这个重新排序的机会脱颖而出,取决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有了互联互通,各个应用也可以重新规划商业模式,专注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再也不用卖货求内量了。

无论如何,一个高墙“不相连”的旧时代已经过去了。互联互通的新格局才刚刚萌芽。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