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党鹏成都报道。
“你看,没人。”12月2日,在成都城南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拉夏贝尔店的销售员无奈地表示,虽然店内很多新品都是5折,但还是比不上网上的降价促销。
这是拉夏贝尔(603157)为数不多的线下店。嘘,圣拉夏贝尔)。财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拉夏贝尔在全国拥有349家门店,最高峰时达到近万家。
在网店萎缩的同时,拉夏贝尔最近被三个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至于是否会有破产清算,截至发稿,《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次联系并发送采访函未果,但其公告称“本次债权人申请公司破产清算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除了内部管理失控,其现状主要是在资本的帮助下,快速扩张出了问题。”服装行业观察人士马刚告诉记者:一是将加盟模式转变为直营模式,迅速扩张到近万家,但管理和人才跟不上;二是品牌扩张的盲目多元化,主品牌和新孵化的品牌未能成长起来。
资本援助下的张之路扩张
成立于1998年的拉夏贝尔在2007年和2009年两次融资后开始迅速扩张。截至2017年底,拉夏贝尔的门店数量已达9448家,年营收104亿元,成为当时中国营收最高的女装上市公司。
早在2004年,拉夏贝尔就开始了多品牌战略,随后在资本的帮助下,构建了“多品牌+直销”的模式。
“从加盟模式到直营模式,是很多服装品牌在资本驱动下采取的一种方式。”马刚说,早期为了快速扩张,通过加盟、批发的粗放模式扩张门店。上市后,拉夏贝尔因为资本的期待和对产品、会员、促销的统一掌控,逐渐转向直销。“但公司管理跟不上,人力资源不足以支撑万家门店,所以达到巅峰后很快就下滑了。”
记者注意到,2010年前后,是服装行业快速扩张的时期,包括李宁、特步、361、报喜鸟、杉杉等。在资本的帮助下,直营店数量少则3.5万家,多则8.9万家。
同时,拉夏贝尔借助10000家店铺开始推进多品牌战略。通过大规模收购和品牌创建,拉沙佩勒的女装品牌包括LaChapelle、Puella、Candie 's、7Modifier和LaBabité,此外还有三个男装品牌和8EM童装品牌。不仅如此,还通过控股公司拥有或推出Siastella等品牌,通过合资、参股等方式支持或参与MairaLuisa等品牌的发展。
然而,多品牌并没有给拉夏贝尔带来业绩增长,反而在2018年出现了亏损。"可以说,拉夏贝尔盲目多元化和扩张."马刚说,为了把钱花出去,除了开店,就是推出多品牌,但是没有人才梯队和强大的管理能力,导致主品牌做不好,同时新孵化的品牌也变得繁琐。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主品牌LaChapelle营收仅为1.2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64.44%;男装品牌营收2430.5万元,同比下滑58.87%。其他品牌营收下滑超过80%。
“不管是直营店还是加盟店,关键是核心品牌的竞争力。”战略定位专家许表示,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一开始也是特许经营或加盟模式。博登、李宁、安踏也是多品牌。博登在危机后砍掉了部分子品牌,专注主品牌站稳脚跟;安踏和李宁做了主品牌之后,才带动了其他品牌的发展。“如果拉夏贝尔的核心品牌不强大,其他品牌就会消亡。现在大环境不好,在拉夏贝尔关店也是及时止损的一种方式。”
破产清算的不确定性
11月22日晚间,拉夏贝尔发布了关于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的提示性公告。债权人提出破产请求的理由是拉夏贝尔与三家公司存在合同纠纷。这种债务纠纷对拉沙贝尔来说已经司空见惯。11月30日,拉夏贝尔梳理了纠纷清单,涉及未决/未了结诉讼案件44件,未决诉讼案件涉及金额约5.57亿元(含已披露的重大诉讼案件),其中租赁合同纠纷13件,买卖合同纠纷9件,加工合同纠纷5件。
记者注意到,在一系列诉讼中,大部分是向商场追讨租金的诉讼,主要集中在拉夏贝尔近两年的大规模关店。从公布的案值来看,拉夏贝尔的店面租金确实很高。其中,位于北京王府井的门店,面积205平米,月租金67650元,物业费12300元,也就是说不包括人工工资在内的基本开支每个月将达到8万元。
“虽然服装行业的毛利率很高,比如拉夏贝尔基本都是60%到70%,但是高昂的人力成本、店面租赁费、推广费直接吞噬了店铺的净利润。”成都服装行业的石先生表示,尤其是疫情和线上平台的压力,直营店和加盟店这种线下为主的模式受到严重挤压。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拉夏贝尔的门店总数从去年底的959家直接下降到349家,关闭740家,新开130家。记者在百度地图上搜索了成都的拉夏贝尔店。虽然有10多家店,但实地采访后,已经撤了3家。
财报显示,拉夏贝尔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仅为3.65亿元,同比下滑78.16%,净利润亏损达2.89亿元。目前,拉夏贝尔总资产28.89亿元,总负债38.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34%。
不仅如此,“拉夏贝尔的核心问题在于公司治理不完善。”马刚说。11月16日晚间,拉夏贝尔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监管局《关于对新疆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整改措施的决定》,经检查发现,公司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会计核算、年报编制等方面存在募集资金管理不规范、2020年度业绩报告披露不准确、2020年度财务报告存在会计差错等诸多问题。
寻求在线推广的新途径
“买700送600”和“3件8.5折,账单7.5折”。从双十一到即将到来的双十二,拉夏贝尔的线上推广力度越来越大。事实上,有些产品完全缺货,原价799元一件的纯羊毛大衣,现价199元。
这种促销方式让线下门店更加难以忍受。“都是看一眼就走,说网上便宜。”销售员说。
事实上,拉夏贝尔为了实现回款,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库存清仓。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底存货为4.39亿元,到今年三季度末,存货已降至2.02亿元,而三季度报废存货为639.6万元。
而网店在急剧萎缩的同时,除了旗舰店,还有拉夏贝尔正品店、时尚品牌店、各种子品牌店等其他网店。再加上有几十家授权网店,所以推广体系完全不一样。
"这也是拉夏贝尔的一个亮点."马刚表示,现在影响拉夏贝尔的不是运营体系,而是供应商和不同利益代表的实现需求,会对价格体系和渠道产生很大影响。
事实上,品牌授权是拉夏贝尔寻找出路的新模式,解读为“从重到轻”。2020年9月,拉夏贝尔公开表示,线上业务由“规划设计-独立采购-平台运营-线上销售”的传统模式改为“品牌授权+运营服务”。
记者从接近拉夏贝尔高层的人士处了解到,这种模式一度受到南极电商的青睐。为此双方在去年进行了多次谈判,但在签约的最后一步,拉夏贝尔放弃了。“可能它的创始人邢家兴觉得自己做比让南极电商控制好。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南极电商的这种模式已经探索了很多年,在行业内也是独一无二的。”该人士表示,虽然拉夏贝尔可以弥补南极电商除家纺和保暖内衣之外的短板,但双方能否磨合则是另一回事。
“拉夏贝尔,还有挽回的余地吗?肯定有。”许表示,拉夏贝尔需要重新准确定位,找到独特的差异化定位。和Zara,HM或者相关品牌有什么区别?差异化的独特灵魂是什么?消费者不得不购买的原因是什么?
许认为,拉夏贝尔的现状在于其战略定位出现偏差,创新不足,缺乏自己独特的差异化定位。“在战略定位上,与其更好,不如不同。”许表示,当ZARA用高性价比或者流动性去挤压它,再加上近几年的行业危机,就会出现“退潮了,才能发现谁在裸泳”的局面,资本的抛弃也会加速拉夏贝尔的衰落。